[拼音]:Bali
[外文]:Paris
法国首都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最大的城市。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市区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217.6万(1982)。以巴黎为中心的巴黎区,面积约1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7.3万(1982)。其范围包括市区、上塞纳等近郊3省以及远郊4省的一部分。
地理条件巴黎位于巴黎盆地中央,跨塞纳河两岸,距河口375公里。塞纳河由东南向西北穿过城市,水位稳定,少洪涝之害,全年不冻,利于航行。勒阿弗尔为其外港,便于海外联系。通过塞纳河支流和运河网可与东部阿尔萨斯、洛林、北部工业区及其他大河联系,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水运联系也很方便。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季不热(7月平均气温19.1℃),冬季较温和(1月平均气温3.4℃)。年降水量619毫米,分配均匀,夏秋季稍多。
发展简史巴黎在 2000 年以前为塞纳河中的西岱(斯德)岛和其他小岛组成的一个渔村, 由高卢族巴黎西部落居住。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占领,取名为琉提喜阿。高卢-罗马时期,随着经济、行政和宗教职能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展,居民点向河流左岸的丘陵坡地发展。公元3世纪,日耳曼族入侵,破坏了早期的发展部分,居民点又撤回到岛上,后得名巴黎。公元12世纪起,卡佩王朝建都巴黎,右岸成为一个商业中心,左岸逐渐形成一个宗教、文化区。由于长期作为国家的首都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从14世纪初的25万人,到17世纪末达50万,1836年巴黎和近郊的人口已超过100万。19世纪中期,在老城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使市区面积再次扩大,达到90平方公里。1921年市区人口达290万。此后,城市向郊区分散扩展,市区人口开始下降,特别是塞纳河沿岸的老城区,自20世纪中期起,人口显著减少。同时,郊区人口迅速增加,卫星城镇不断兴起,形成以巴黎为核心的巴黎区。
巴黎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策源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诞生地。现为中央许多行政机关、党派团体和省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以及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的驻地。
经济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工商业城市。1982年就业人口达456.1万,其中第三产业占69%,工业和建筑业占25%以上。工业企业集中,部门结构齐全,拥有全国工业就业人数的1/5以上,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4。工业以机械、化学、电子、有色金属占主要地位,电子、化工、汽车工业发展很快,但传统工业如化妆品、服装、纺织、印刷、食品等仍有重要意义。在地区分布上,以近郊工业区的产值比重最大,并有向远郊发展的趋势,市中心的产值比重在逐渐降低。机械工业在就业人数、工厂数目、产值等方面都居各工业的前列。汽车制造业是最主要的工业部门之一,是法国主要的汽车生产中心,工厂多分布在郊区。建筑业也是有特色的部门,由于城市建设和人口、经济的发展,其就业人数居各生产部门之冠。第三产业部门占重要地位,从业人员在280万人以上,占总就业人员的61%。财政、金融、证券、保险、商业十分繁荣。
巴黎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也是西欧重要交通中心之一。铁路线以此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联系全国各地。市区有6个大型车站,其中西北部的圣拉扎尔是重要的客运站。环城铁路与向外辐射状的铁路线相连,构成一个围绕城市的铁路网。城市和近郊区交通以地铁和公路为主。全市有地铁180多公里,300多个车站,日客运量 400多万人次。还有环城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组成稠密的公路运输网,公路日客运量300万人次,拥有400万辆旅游车和50万辆货车。巴黎也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港和欧洲最大的内河港,1981年内河货运量达1400万吨,主要承担建材、燃料、油制品和农产品的运输。又是重要国际航空港之一,南部的奥利机场和北部的夏尔·戴高乐机场连接国内、国际航线,1981 年客运2800万人次。虽然交通运输不断改善,但由于频繁的经济活动和人口移动,交通拥挤仍然是巴黎整治计划中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名胜古迹巴黎的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举世闻名。塞纳河沿岸的古城区是最精华的名胜区,右岸自西面的戴高乐广场到东面的国家广场,间有著名的爱丽舍宫、协和广场、罗浮宫、巴士底广场等,稍北还有共和国广场、巴黎公社社员墙(拉雪兹神甫墓地内);西岱岛上有巴黎圣母院;左岸有埃菲尔铁塔以及西南部的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至1345年建成,圣母院正面分3层,教堂内部大厅长130米、宽50米、高35米,整个教堂为一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藏有13~17世纪的许多艺术珍品。罗浮宫原为宫殿群建筑,是经历几个世纪的改建和扩建而成的,以收藏古典绘画和雕刻闻名,1793年改为国立美术博物馆。戴高乐广场在香榭丽大街的西头,有12条大街四射,并有一条环形大街串通;广场中间为凯旋门,拱门高49.41米,宽44.84米,厚21.96米,墙壁上有大幅浮雕,凯旋门下有无名战士墓(见彩图)。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象征,建于1887年,呈四方狭长的金字塔形,重7000多吨,高320米,共分四层,分别在57米、115米、276米和300米处设平台,前三层可供游览,第四层设有气象站,顶部架有天线,是法国的电视中心(见彩图)。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15公里的凡尔赛镇西部,从1624年路易十三在此建成狩猎场,到1789年成为一富丽堂皇的豪华宫殿,几经扩建,1837年改为国家历史博物馆,宫殿色彩鲜明,大厅金壁辉煌,雕像精美,花园素静,在整个111万平方米的建筑中,园林占100万平方米。1919年在这里签订了凡尔赛对德和约。
功能分区市区由20个区组成。市区中心为行政区,是总统府、总理府、市政厅、议院、国家各部等行政机构和使馆集中的地方,也是名胜古迹密集的游览区。塞纳河右岸是工业、商业和住宅区混杂的地区,工业以传统的印刷、出版、服装和奢侈品等部门为主,右岸西部是商业和高级住宅区,东部是工人、职员居住区。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是著名的文化区,这里有建于1253年的巴黎大学、国立图书馆等文化科学机构,70年代以来又新建了一些高等学校等文化设施。城市的东西两端,即万塞讷和布洛涅树林也是现代化的高级住宅区。
近郊是巴黎主要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其中,西部的上塞纳省,汽车、武器、飞机工业特别发达。西北部以金属加工、电子、车辆制造为主,在塞纳河沿岸,工厂林立,连接成片,主要工业新城有楠泰尔、拉代凡、叙雷讷等。著名的雷诺汽车公司,位于巴黎西南郊塞纳河河曲地区(布洛涅-比扬古)。北部是重工业区,从热讷维耶到博比尼,有黑色冶金、动力工业。东部和南部工业发展水平不如西部和北部。东南部的塞纳河谷的维特里周围地区是新工业区。
巴黎远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的地区,是巴黎整治计划中工厂企业郊区化的主要开发区。工业以轻工业占优势,机械、电子、车辆制造等部门也较重要。工业布局的变化,也导致第三产业部门向郊区发展的趋势。
- 参考书目
- Pinchemel, Philippe, La region parisienne Paris, P. U. F., 1979.
- P.霍尔著,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译:《世界大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2。
参考文章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篇300、400字读后感作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6篇800、900字读后感作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5篇1100、1200字读后感作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篇400、500字读后感作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5篇1300、1400字读后感作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6篇1000字读后感作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6篇900、1000字读后感作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6篇800字读后感作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9篇读后感作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篇500、600字读后感作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