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康修尔猿介绍

关于原康修尔猿介绍,第1张

关于原康修尔猿介绍

[拼音]:yuankangxiu’eryuan

[外文]:Proconsul

古猿化石,仅产于东非早中新统(距今约1800万年)。1931年A.T.霍普伍德在肯尼亚的科鲁发现两种这类化石,1933年他命名为Proconsul africanusXenopithecus koruensis。1939~1940年间在肯尼亚的卡维隆渡湾一带又发现了这类化石,1950年W.E.L.G.克拉克和L.利基将它们命名为Proconsul majorProcsul nyanzae。1963和1970年分别在乌干达及肯尼亚又发现此类化石(见图)。40年间共发现100多个颌骨及牙齿,三具头骨和多种肢骨。最近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过去鲁辛加岛发现的龟化石中找到两片原康修尔猿的头骨破片,复原后,推算这类猿的体重约为11千克,脑量约为167.3毫升,比现生猿类都大。 1965年E.L.西蒙斯和D.皮尔比姆将这类化石作为森林古猿属的原康修尔猿亚属,包括三个种,即将P. africanusX.koruensis归并为Dryopithecus (Proconsul)africanus D.(P.)nyanzae、D.(P.)major。P. africanus的头骨较完整,对其了解的较多:其颅骨的骨嵴及隆凸不发达;相对颌骨及齿系,脑颅较小;由脑膜印痕反映出脑较原始;吻部窄而前突;头骨近于圆形,轻巧、纤细,与旧大陆猴较相似。从肢骨结构看,它可能是树栖的四足攀爬动物,但不能在树丛间迅速跳跃或悬荡。齿系结构基本具有猿类的性质。 前部齿不大,颊齿齿冠原始。 P.africanus 的抹刀形上中门齿及下门齿相似于人科的同类齿;颊齿尺寸相似于黑猩猩,特别上臼齿舌侧齿带的特征在黑猩猩中也经常可以发现。 P.major的下颌及下颌齿与大猩猩的较相似。 P.nyanzae的前部齿及第一臼齿较小,显得较原始。个体大小上,P. africanus最小;P.nyanzae居于中间;P.major最大。P.africanus可能是黑猩猩的祖先。P.nyanzaeP.major较相似,但前者较原始,可能是P.major的祖先。目前也有人提出P.nyanzae可能与Ramapithecus的祖先有关。原康修尔猿与非洲的西瓦古猿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与印度的西瓦古猿也有密切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27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