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aixibao
[外文]:leucocyte
人体和动物血液和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Leuco一词源于拉丁语,意即白色,cyte即细胞。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白细胞能吞噬异物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白细胞依细胞质内有无颗粒,分为粒细胞与无粒细胞两大类。粒细胞依其颗粒染色特征不同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细胞又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依其功能又分为若干种。成年人白细胞数为每立方毫米5000~9000,其中中性粒细胞占60%~70%,嗜酸性粒细胞占1%~4%,嗜碱性粒细胞占0.5%~1%,单核细胞占3%~8%,淋巴细胞占20%~30%。幼儿血液中白细胞数高于成年人。不同生理状态(如妊娠期)会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变化。有炎症时,血中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加。
白细胞及其他血细胞在胚胎发生中,最早都是来自于卵黄囊中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多能造血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首先增生分化成为各系的定向干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来源于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的定向干细胞,进一步分化为原单核粒细胞与原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来源于各自的定向干细胞。淋巴细胞中两个重要的亚类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定向干细胞。在个体发育中,最初在卵黄囊血岛造血,后在肝脏、脾脏、胸腺等器官造血,最后,主要在骨髓造血。白细胞的各定向干细胞经过一系列繁复的分化、增殖过程,形成不同类型的白细胞,然后进入血液循环。血中的白细胞进入组织中,成为组织器官的白细胞。
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原始无脊椎动物,如海绵动物、腔肠动物只有含有颗粒的变形细胞。圆口纲动物七鳃鳗开始出现淋巴细胞。高等脊椎动物的白细胞分化更为多样。白细胞的形态、数目在不同的种属之间差异很大,如鸡、鸭、鼠和兔等,中性粒细胞也能被酸性染料染色,所以叫假嗜酸性粒细胞。狗的嗜酸性白细胞中颗粒较少,而马的则颗粒大,数量多。猫、大鼠和小鼠血中一般看不到嗜碱性粒细胞,而兔的嗜碱性粒细胞则比人多 5~10倍。此外,各种粒细胞细胞核的形态、颗粒的形态结构,不同种属也有所不同。
白细胞是一个庞大的血细胞家族,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多样的,但是,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机体的防护、免疫和创伤愈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尽管它们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成分,但它们功能的发挥,更多地体现在循环管道外的器官组织中。在功能方面它们与这些器官组织中的许多细胞成分如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密切相关。
中性粒细胞
大致呈球形,直径10~15微米。赖特(Wright)氏染色细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细胞核呈杆状或2~5个不等数量的分叶状。正常情况下,杆状核和各数量分叶状核的中性粒细胞有固定的比例。在电子显微镜下,中性粒细胞颗粒有 3种类型。Ⅰ型颗粒,也叫初级颗粒,直径约 0.4微米,颗粒中含有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β-葡萄糖苷酸酶等。这类颗粒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下的嗜天青颗粒。Ⅱ型颗粒,直径0.3~0.4微米,颗粒内有呈条纹的层状结构。Ⅲ型颗粒,又名次级颗粒,直径小于 0.3微米。颗粒中含有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吞噬素、胶原酶、乳铁素等。中性粒细胞Ⅲ型颗粒占80%,Ⅰ型Ⅱ型占20%。在发生过程中,Ⅰ型颗粒比Ⅲ型颗粒较早出现。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糖原颗粒,极少量的线粒体,高尔基器呈痕迹状,粗糙内质网与游离核蛋白体偶尔可见,这样的结构,说明中性粒细胞已极少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内还有微丝与微管。中性粒细胞在正常情况下的寿命约 8天,其中大部分时间生存在骨髓内,在血流中,它的半衰期估计为6~8小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主要有趋向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引起中性粒细胞趋化的物质,叫做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液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变形运动无定向地穿过毛细血管内皮向周围组织移动,但当有细菌侵入或发生炎症时,中性粒细胞在趋化因子刺激下,可向细菌侵入或炎症发生的部位定向移动和集中。除细菌释放的某些多肽物质、炎症部位组织的分解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是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外,炎症部位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还能激发产生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释放中性粒细胞不动因子,进一步吸引中性粒细胞,并使已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停留下来。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的机制是,趋化因子在组织中扩散存在浓度分布梯度,在趋化因子与中性粒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时,造成在细胞表面结合产物数量分布的不均一性。最后影响中性粒细胞中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体系的收缩,引起细胞质流动,伸出伪足向趋化因子浓度较高的方向移动。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强。当中性粒细胞与细菌等异物接触后,在接触部位周围形成隆起,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下凹。由于微丝等的收缩作用,使细胞膜把异物包进细胞内形成小泡──吞噬体或吞噬小泡。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还可通过调理作用实现。即在中性粒细胞表面有IgG的Fc段受体和补体 呌的受体。当细菌与相应抗体IgG结合形成抗体-细菌复合物或细菌与相应抗体 (免疫球蛋白 G或M,IgG或IgM), 补体呌结合形成细菌-抗体-补体复合物后,通过中性粒细胞的抗体受体或补体受体,使复合物先结合到中性粒细胞上,再进一步被中性粒细胞吞噬。调理作用可以加速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当细菌或异物被吞噬进入中性粒细胞形成吞噬体后,细胞质内的颗粒与吞噬体接触,颗粒内的物质向吞噬泡内释放。产生的啹O2和活动的卤化物可将细菌杀死。颗粒中溶菌酶,乳铁蛋白和强的酸度也具有杀伤和抑制细菌的作用,最后由水解酶把细菌消化。中性粒细胞在接受细菌产物、抗原- 抗体复合物难溶性晶状物和脂溶性物质刺激后,细胞的颗粒内容物也可以一定方式向细胞外释放,释放物除具有杀灭细菌、异物、诱导粒细胞的趋化运动外,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等物质还可分解血管壁基膜,结缔组织的胶原与d性蛋白,参与炎症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大致呈球形,直径为10~15微米,赖特氏染色使细胞质呈浅红色,细胞核为杆状或分叶形,细胞质中充满着鲜红色圆形颗粒,直径为0.5~1.5微米。电镜下,颗粒分两种。A型颗粒含有结晶样物质。B型颗粒较小,内容物均匀。两种颗粒是否是同一种颗粒发育的不同阶段,还不清楚。颗粒内有组胺酶,芳香基硫酸脂酶,磷脂酶D,磷脂酶B,血纤维蛋白溶酶,酸性磷酸酶,氰化物和不敏感的过氧化物酶等。嗜酸性粒细胞在骨髓和血液中的时间比中性粒细胞短,它主要分布于组织中。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寿命约2~4天。嗜酸性粒细胞可以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作用下产生趋化运动,并吞噬、杀菌和向体内释放其内容物。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内不存在中性粒细胞所具有的过氧化物酶、溶菌酶等成分,它的杀菌作用比中性粒细胞低得多。
寄生虫感染可引起过敏反应。在过敏反应趋化因子作用下,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到寄生虫感染和炎症反应区域,具有杀伤寄生虫的作用。同时,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释放芳香基硫酸脂酶,组胺酶,前列腺素PGE,缓解、消除过敏炎症反应,使组织恢复正常。
嗜碱性粒细胞
大致为圆球形,直径11~15微米,赖特氏染色细胞质呈极浅的棕红色,胞质中有散在的、大小不一的紫色颗粒,颗粒直径为0.1~0.2微米。细胞核为肾形或分叶形,但由于胞质中颗粒所遮盖,在光镜下,核的轮廓常不清。颗粒中有许多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小粒结构,颗粒中含有组胺,过敏慢反应物前体,过敏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过敏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前体等。嗜碱性粒细胞膜上有抗体IgE受体,可结合抗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IgE,当抗原再次侵入,抗原通过特异性抗体 IgE与嗜碱性粒细胞结合;激活嗜碱性粒细胞,引起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物释放到胞外──脱颗粒。颗粒内含物组胺过敏慢反应物(SRSA)等释放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呼吸道痉挛,肺应力降低等一系列过敏性炎症反应。在嗜碱性粒细胞表面还有乙酰胆碱的M受体,肾上腺素的 α受体与β受体。当这些受体与对应配体结合时,可以分别促进或抑制颗粒内含物的释放。
单核细胞
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直径为10~18微米,赖特氏染色细胞质为浅灰蓝色,胞质内有大小不等的直径约为0.1~0.2微米的紫红色颗粒。核呈肾形或马蹄形。在电镜下,细胞核中常染色质占有核的大部分。有1~3个核仁。细胞质中有粗糙内质网与游离的核蛋白体,有许多线粒体,高尔基器发育较好,可见中心粒,说明它是能进行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分裂等活动的细胞。单核细胞的颗粒相当于初级溶酶体,含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溶菌酶等。单核细胞有趋化、吞噬和杀菌作用,但因不能或极少产生杀菌力强的活性卤化物,因此,它的杀菌作用远不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不是终末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约40小时,而后离开血管进入周围组织中,分化成吞噬细胞。现在普遍认为机体组织中广泛存在的巨噬细胞及有吞噬功能的肝脏、枯否氏细胞、肺尘细胞、脾、淋巴结等的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在发生中均来自单核细胞,统称单核细胞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处理抗原参与免疫反应、分泌和参与脂类和铁蛋白代谢等功能。
淋巴细胞
存在于淋巴器官及其他器官组织中,是机体免疫功能最重要的细胞成分(见淋巴细胞)。
参考文章
-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的防治鸡
- 卡氏住白细胞虫病鸡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临床应用药学
- 卡氏白细胞虫病如何预防鸡
- 鸡病防治-原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鸡
- 产蛋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治鸡
- 自拟常山白头翁汤治疗鸡住白细胞虫病鸡
- 鸡住白细胞病的流行特点鸡
- 一起雏鸡感染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治鸡
- 鸡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与防治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