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地层学介绍

关于生物地层学介绍,第1张

关于生物地层学介绍

[拼音]:shengwu dicengxue

[外文]:biostratigraphy

主要研究生物化石的时空分布、地层形成发育规律和确定地层相对时代的学科。地层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地层学这一术语是比利时学者L.A.M.J.多洛于1904年首次提出的,意指应用古生物学方法研究的地层学。

主要概念

生物地层学研究中,所遇到的主要概念有:

化石顺序律

在整个地质时期内各种生物一个接着另一个按先后顺序出现。W.史密斯在1816年发表的名著《用生物化石鉴别的地层》中,首次提出生物顺序发生的概念,并指出,相同的层总是发现有相同的叠覆次序并且包含相同的特有化石。这就是说化石顺序律与地层层序律是一致的。

进化不可逆法则

生物顺序发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前进性的发展。1893年,多洛把生物前进性的发展称为进化不可逆法则。因此,化石是鉴别地层相对时代的最好工具。

生物进化的阶段性

生物化石在不同的地质年代中,显示着各不相同的特定面貌,而同一地质年代的化石却有着大致相同的面貌。这种生物阶段性的发展与地质历史的阶段性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就有可能用生物发展面貌命名大的地质年代,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

地质同时性

物种是形态稳定的生物分类单位,而化石种是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基础材料。在利用化石种作地层对比时,含有相同化石种的地层被认为是同期的地层。但一个化石种的持续期估计在50万年到 200万年之间,且不同化石种的时间延限不同,所以,以化石为基础的“地质同时”,不是一个精确的时间值。因此,生物地层学的地质同时性必须与通常的时间概念相区别。

进化速率

地层对比中衡量化石价值的主要标志。对进化速度快,如笔石、菊石、等类别的属种的时限只占“阶”的一部分,它们的结构特征更替迅速,可较精确地代表一定层位的相对时代,利用这种化石作地层对比的标准性较高;进化缓慢的属,如舌形贝(Lingula)(从奥陶纪延续到现代)等保守类型,用于地层对比的标准性就低。

先驱和孑遗

新化石类型广布以前的少量代表称为先驱;旧类型在绝灭之前的少量代表称为孑遗。新化石类型的出现和旧类型的绝灭都是地层划分的重要依据,但当新类型的出现与旧类型的孑遗分子混杂在一起,在地层划分上有争议时,一般优先考虑新类型,因为新类型的大量出现预示新阶段的开始。

生物相

地层中所保存的生物化石及其所代表的自然环境称生物相。生物相与岩相结合是恢复古环境的主要手段。只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称为狭生性生物,如珊瑚礁主要适应热带或亚热带环境适宜的海区,底栖的三叶虫等常限于浅海环境等。有重要指相意义的生物化石称为指相化石。

主要方法

生物地层学方法是解决显生宙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手段,随着先进技术的采用(如电子显微镜等),它在解决前寒武纪后期的地层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主要方法有:

标准化石法

地理分布广、代表地层时代较短的化石称为标准化石,用标准化石作地层对比是生物地层的传统方法。确定标准化石是一个实践经验积累的过程,经过实践检验的标准化石是地层对比的可靠工具。

化石群或化石组合法

共生在同一层位的化石称为化石群或化石组合。化石组合反映其所生存的地质时代的生物群面貌,同时也能指示古地理环境。用化石组合法研究划分对比地层,可全面考虑时限明确的化石属种作为代表,并结合与其他化石共存关系的研究,较严格地进行地层对比。各种生物化石所代表的时限,取其最稳定的。

种系演化法

为了在理论上说明“生物顺序”,就需要研究化石种的亲缘关系,恢复它的演化顺序。当我们从生物学的角度证明了甲种是乙种的祖先,就可无误地断定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所以,种系演化的研究为确定地层的相对时代提供理论依据。

生态地层法

研究一个地质年代中的化石生态系是生态地层学的任务。生态地层学目前已成为生物地层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被认为是地层学的生长点之一。一个层位的化石组成称为古群落,若干古群落与无机环境交织的有机联系称为古生态系。古群落或古生态系对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和地壳扰动特别灵敏。可以根据古群落的演变,恢复气候的变迁和地壳活动的韵律,因此可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通过对古群落的定量研究,比较群落的类似性,可较精确地对比地层。

数字分析法

近20年来,数字分析的各种方法已在生物地层学中广泛应用。1964年,A.B.肖把回归分析引入生物地层对比。肖引用距离公式,统计进行对比的各剖面中化石种的出现和消失之间的厚度,求出各个剖面间的对比方程。对比方程显示剖面所在地某一地质年代的沉积速率,并可做为时间对比的依据。多元统计方法如群分析、主成分分析、马尔可夫过程等都已有人尝试应用于生物地层问题分析,目前虽处于开创阶段,已日渐引起重视。

生物地层单位

一个生物地层单位,是指具有相同化石内容和古生物特征并与邻接的地层不同的一个层或岩层组。生物带是被普遍接受的生物地层单位。1856年,A.奥佩尔把带作为独立的时间地层单位。在这以前,地质学文献中“带”的术语已经使用,但较含混。奥佩尔则明确指出,任何地方以若干特定种为特征的某一层位,甚至可以在最远的区域具有同样的确定性,这种能确切地代表一定层位的化石,就是生物带。这个概念为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8届国际地质会议所接受,作为正式的地层单位。后来许多学者认为生物带的界面是穿时的,不能与时间单位相混淆。因此1937年,H.D.赫德伯格提出把时间地层、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 3类单位分列的方案。

1933年,W.J.阿克尔论述了生物带不同类型,赫德伯格在1971年、1976年先后进一步论述各类生物带的性质,主要分为:

组合带

以某一地层中化石组合内容为特征,并据生物面貌的变化规定它的界面。一个组合带可以根据所有各种化石类型,或仅根据某类化石而定(图1)。

延限带

以某一化石种、属或其他分类等级在地质年代中延续的时限作为生物带的范围,其界面由化石的出现和消失确定。若只考虑个别化石的延限,则为单个分类单位延限带(图2)。若考虑两个化石共同重合的时限,则为两个分类单位共存延限带(图3)。若考虑多个化石的共同延限,称为奥佩尔带(图4)。

顶峰带

以某类化石最繁盛为特征(图5)。而不考虑共生和延续限的一组地层,其界面多少有些任意性,往往参考岩层面位置加以确定。

谱系带

是由含有代表一般演化或发育线或趋势标本的地层体所组成的一种延限带类型,带的上、下由演化线或趋势现象的改变而限定(图6)。

存在的主要问题

许多学者常常把生物地层学与时间地层学(或称年代地层学)混为一谈。时间地层单位的概念是赫德伯格提出的,目前为国际地层划分分会采纳。按照国际地层分类分会提出的定义,“一个时间地层单位是一段特定地质时间内形成的岩层所构成的岩层体”,并且规定时间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时带。其中阶是时间地层的基本单位,阶是上下等时面限定下所形成的岩石,代表地质历史中的基本事件,适用于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对比单位。时带是可明确确定时间界面的最小单位,可以用化石、矿物、特种岩石等作为时带的物质内容。但有人(如J.M.汉考克,1977)主张“阶”是生物地层单位,理由是:

(1)A.C.多比尼(1842)提出阶的概念时,把阶与带作为同等术语使用;

(2)由于阶的实际内容是生物带的归并。因此,把阶作为时间地层单位与多比尼的概念不一致,而且实践上有困难。持这种见解的人同时怀疑另立时间地层单位的必要性。

参考书目
  1. C.O.邓巴和J.罗杰斯著,杨遵仪、徐桂荣译:《地层学原理》,地质出版社,北京,1974。(C.O.Dunbar andJ.Rodgers,Principles of Stratigraphy, John Wiley & Sons.Inc.,NewYork,1957.)
  2. E.G.Kauffman and J.Hazel, Concepts and Methodsof Biostratigraphy,Dowden,Hutchinson & Ross Inc.,Stroudsburg,197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30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