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ao Yutai
中国物理学家。1891年12月1日生于江西省临川县。1913年赴美留学,1918年获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1922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应聘到南开大学创建物理学系,担任系主任。1929~1932年到德国进行研究工作。1933年起任北京大学物理学系系主任,后又任理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物理学系系主任。1944~1946年到美国进行研究工作。回国后继续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和物理学系系主任等职,1952年起只任物理学系教授。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1947~1951年曾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后为名誉理事。1964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文化革命”期间,饶毓泰深受迫害、屈辱,1968年10月16日含恨逝世;1980年昭雪平反。
饶毓泰是实验物理学家。1922年他的博士论文是研究低压电弧的电子发射速率的实验成果,他所设计的电弧光源的电压,比通常的低,这是当时气体导电研究的一项新成就。30年代初期,从事碱金属原子的斯塔克效应的研究,在观测铷和铯原子光谱线的反斯塔克效应的实验中,观测到它们的主线系的分裂和位移现象。这一工作丰富了量子力学领域的实验数据。40年代,他在美国和他的合作者进行分子光谱的研究,系统地研究了ClO婣、BrO婣和IO婣的喇曼光谱,测定了光谱的退偏振度,从而确定出它们的自由基的结构;还研究了13C16O2和12C16O2分子振动-转动光谱,特别是用高分辨率的棱镜光栅分光光度计记录下难以分辨的w3的转动光谱,为研究同位素气体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开辟了途径。
饶毓泰也是教育家。他在南开大学创建物理学系,培养出许多优秀的物理学家。在30年代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加强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使物理学系出现了新面貌。在抗日战争艰苦环境中,西南联合大学教学和生活条件简陋,他坚持不懈,讲课认真,也培养了不少物理学工作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