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ulüyixi
[外文]:polyvinyl chloride
氯乙烯的聚合物。英文缩写是 PVC。聚氯乙烯是塑料品种中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品种,1980年世界产量约为1 100万吨,占塑料总产量的17%左右。它与其他塑料的最大不同点是成本较低,并且可以加入不同量的增塑剂,生产从软质到硬质的多种聚氯乙烯制品(见彩图)。
简史
氯乙烯聚合最早在1912年有所报道。1939年由德国法本公司正式作为商品出售。1937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开始应用增塑剂生产软质聚氯乙烯。现在生产的聚氯乙烯制品有90%为均聚物,10%为氯乙烯的二元或三元共聚物。
结构和性质
聚氯乙烯的分子量一般为3~12万。分子主要是头-尾连接,平均每50~60个链节带一个支链。树脂的密度为1.35~1.45克/厘米3;玻璃化温度约80~85℃,使用温度一般为-15~60℃。低温聚合(如-50℃)可减少支链,提高结晶度和玻璃化温度。
聚氯乙烯树脂有优良的耐酸碱、耐磨、耐燃及绝缘等性能;但光、热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光照下可析出氯化氢,引起变色发黄,同时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迅速下降。因此,加工时须加入稳定剂。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主要是金属皂,如硬脂酸或其他脂肪酸的镉、钡或锌盐。
聚氯乙烯的溶度参数约19.4~19.8焦1/2/厘米3/2,能溶于环己酮、四氢呋喃、硝基苯、二氯乙烷, 以及丙酮-苯混合溶剂中。
聚合反应
单体氯乙烯经自由基加成聚合成为聚氯乙烯,反应如下(见烯类加成聚合):
聚合方法
聚氯乙烯可用悬浮、本体、乳液和溶液等四种聚合方法生产,其中以悬浮聚合为主,约占总产量的80%。本体聚合由法国圣戈贝恩公司开发(1956),工序缩短,设备简化。乳液聚合主要用于生产糊状聚氯乙烯或乳液,用于制造人造革、金属或纸张涂层材料和建筑涂料。溶液聚合则不常用。
悬浮聚合在搅拌和分散剂的综合作用下,单体分散成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聚合。聚合结束后,淤浆液经汽提脱除残留单体、离心、洗涤、干燥,即得树脂成品。由于氯乙烯有毒,要求聚氯乙烯树脂中的单体含量在5ppm以下。树脂平均粒径要求约100~120微米。树脂颗粒形态对吸收增塑剂和塑化有显著的影响。其形态可以从球形到多孔疏松型,疏松型的表面积比球形高8~10倍,其吸收增塑剂能力大,加工性能好。选用聚乙烯醇、纤维素衍生物等复合分散体系,可制得疏松型树脂。采用过氧化二碳酸酯类、偶氮二异庚腈一类复合引发体系,如果引发半衰期适当,可以做到匀速或接近匀速反应。这对恒温 (±0.2℃)控制、保证树脂质量、提高生产能力都有好处。此法的优点是后处理和干燥容易,聚合物颗粒吸收增塑剂能力大,加工性能好。缺点是聚合物粘结釜壁需定时清釜,从而不能连续生产。
本体聚合此法不用水介质和分散剂,产品比较纯净。一般采用两段法生产:第一段在立式搅拌釜内进行,采用少量高活性引发剂,使聚合进行到7%~9%转化率。此阶段已形成一定形状的颗粒骨架,并保留有活性中心。第二段在水平搅拌釜内进行,使颗粒继续长大。聚合结束后,脱除残留单体,即得树脂成品。其性能和用途与悬浮法树脂同。
乳液聚合用乳化剂使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聚合。采用过硫酸盐或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聚合结束,脱除单体后,经喷雾干燥,即得粉状树脂成品,其粒径约0.2~2微米;或以乳液状态直接使用。
溶液聚合此法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最后树脂溶液可直接用作涂料和粘合剂。
分子量的控制聚氯乙烯的分子量主要由聚合温度控制。温度波动 2℃时,分子量可以波动1~2万。因此,保持聚合温度的稳定十分重要,一般要求波动小于0.5℃。这是由于氯乙烯单体容易发生链转移,其链转移常数Cm=7.5×10-4(60℃),比甲基丙烯酸甲酯的Cm=1×10-5(60℃)大75倍,而链转移速率受温度影响,温度高,则链转移速率高,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小。所以,控制聚合温度就可以控制所得聚氯乙烯的分子量。一般来说,聚氯乙烯的分子量分布比较窄,分子量分布宽度约等于2。由于单体链转移是链终止的主要方式(约80%聚合物链由单体链转移产生),自动加速效应并不导致生成过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是聚氯乙烯分子量分布窄的主要原因。
应用
高分子量树脂的力学性能好,多用于软质制品;低分子量树脂则容易加工,适用于硬质制品。硬质制品主要用于管材、板材、下水道和建筑材料。软质制品主要用于薄膜、电缆包皮、包装材料和容器等。
氯乙烯共聚物
最重要的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因流动性好,加工温度低,广泛用于唱片、地板料和涂料。如引入少量(1%~2%)失水苹果酸酐作为第三单体,可以增加对金属的粘合力,更适于配制涂料。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软化温度和强度都有所提高,溶解性能改善,宜作纤维。氯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流动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好,可做瓶料。氯乙烯与丙烯酸酯类共聚,可提高耐候性和耐冲击性。
- 参考书目
- L.I.Nass,Encyclopedia of PVC,Vol. 1~3, Marcel Dekker, New York, 1976.
参考文章
- 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废水治理
- 聚氯乙烯(PVC)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废水治理
- 为什么聚氯乙烯制品与酒不能接触?饮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