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guo xiandai dili kaocha
[外文]:Chinese modern survey of geography
始于20世纪20、30年代。40年代时规模增大,先后有嘉陵江流域、川东、汉中盆地等地理考察,并出版了考察报告。大规模的地理考察工作始于1951年的西藏考察,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成立以后更蓬勃展开。中国现代地理考察多数是以地学、生物学为主的综合性考察,亦有些单学科地理考察。30多年来,先后较大规模地进行了华南、西北、西南、黄河中下游、青藏高原和黑龙江等地区以及海洋、湖泊、山地、冰川、冻土等内容的考察,考察范围遍及全国。其中,前期考察多集中在科学资料缺乏的边疆地区,60年代以后逐步转入解决拟开发或已开发地区的地理问题。每年参加考察的人数达几千人。
青藏高原考察
自50年代初开始,以后考察工作一直不停(见彩图),重要考察如下。
西藏考察于1951年和1952年分两批考察西藏中东部的地理、地质、农业,主要成果有《西藏农业考察报告》、《西藏东部地质及矿产调查资料》等。
珠穆朗玛峰登山科学考察第一次于1959年进行,考察范围7000平方公里;第二次于1966~1968年进行,面积扩大为5万平方公里;第三次于1975年进行。考察成果有《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报告》,包括自然地理、现代冰川和地貌等 7个分册。首次建立了较完整的珠穆朗玛峰地区地层剖面系统,提出青藏高原板块构造模型;否定了外国学者关于喜马拉雅极高山地区具备重结晶的成冰作用的假设;分析提出了高海拔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并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的高程为8848.13米。
西部地区南水北摈考察于1959~1962年对川西、滇西北的横断山区内引水路线工程地质条件和引水地区自然资源综合开发进行了考察研究,成果有《川滇接壤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及生产力发展远景设想方案》、《甘孜阿坝地区远景经济开发意见》等。
西藏综合考察于1960~1962年考察了川藏、青藏公路沿线及那曲(黑河)、日喀则、江孜地区。这次考察首次估算了雅鲁藏布江年径流总量及水能蕴藏量,指出西藏存在两个铬铁矿成矿带,并发现以库水硼镁石和柱硼镁石为主的新类型硼盐。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分3个阶段:1973~1979年考察西藏自治区;1981~1985年考察横断山地区;1987~1991年考察喀喇昆仑山区(图1、2)。考察的中心课题是“青藏高原形成、演变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考察确定:自上新世以来,高原累计上升3500~4000米;指出高原隆升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物种群的分化,使之成为一些属的分化中心和分布中心;首次发现中国大陆上第一座湿蒸汽高温热田──羊八井地热田。已出《西藏自然地理》等34部专著,计2200万字。这项考察成果获1988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其他考察还有对长江源考察(见彩图)、黄河源考察、希夏邦马峰考察等。经考察,正式将沱沱河定为长江的正源;订正鄂陵湖、扎陵湖的名称和位置,建议以卡日曲为黄河正源。
热带、亚热带地区考察
包括:1952年选择引种三叶橡胶宜林地考察;1953~1962年云南紫胶资源开发利用考察;1957~1962年粤桂闽三省区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考察;1963~1966年云贵川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产合理布局考察;1963~1966年赣闽两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山地利用与水土保持考察;1980~1988年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等。南方山区综合考察分两阶段进行。1980~1983年考察长江以南6省(区),以丘陵山区资源合理利用为主要内容;1984~1988年考察长江以南 9省(区),以寻求丘陵山区开发治理途径为主要内容。主要成果有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丘陵山区资源合理利用、丘陵山区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南方山区农业发展战略考察研究等。
黄淮海平原考察
1954~1960年的土壤调查,纠正了黄淮海平原有机质缺乏的观点,指出旱涝、盐碱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提出以治水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方案。1980~1985年,“京津唐地区环境演变、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国土整治规划”、“京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与污染防治”、“南水北调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开发”等项目相继开展。这些考察提出了该平原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黄河下游治理的途径,农业结构调整意见和加速经济振兴的措施,以及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潜力大、投资省、见效快,应予优先开发的建议。
黄土高原考察
1953~1958年对黄河中游5省 (区)进行了水土保持考察。1984~1990年对黄土高原及其毗邻的 7省(区)进行以资源、环境、经济能力预测和工农业布局的战略设想为主要内容的考察。前者成果有《黄河中游黄土》、《黄河中游梯田》等,确定了土壤侵蚀分区、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原则和系统等。
黑龙江流域考察
较大规模的有1956~1960年以黑龙江水资源开发为中心和1973~1978年以荒地资源为中心的两次考察。第一次考察编制了1:50万地质透等图件;编写了流域综合开发远景方案;根据地区煤铁资源分布特点,提出了采用“钟摆运输”方式;依据新发现的松辽油田,提出建立大型炼油企业以及输油管道网设想。第二次考察以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较详尽地估算了荒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并作出经济评价。
新疆考察
主要有两次。第一次于1956~1959年进行,考察了新疆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及其分布规律,综合研究了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向,提出了农业发展远景及其合理布局的科学论证与轮廓性方案。成果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农业合理布局的远景设想》和14篇专题报告,以及11部专著。第二次于1985~1988年进行,考察研究了新疆的邮源开发与生产力布局,提出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生产力发展布局远景,并明确建设重点和时序。
此外,对新疆重点地区的荒地资源、塔里木河流域、罗布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进行了考察,澄清了百余年来国际学术界对罗布泊“游移”问题的争论,表明沙漠下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沙漠腹地发现有淡水资源。
湖泊考察
较大规模的有:无锡五里湖考察(1950),赣苏两省湖泊自然条件与资源考察(1958~1964),青海盐湖考察(1957~1960),洪湖、洪泽湖等考察(1960),青海湖综合考察(1961~1962),泊湖、黄湖、大官湖、龙感湖考察(1964~1965),藏北湖泊考察(1976~1979),中国主要大湖考察(1977~1978)等。内容涉及水文气象、湖泊地貌、水文化学、水质保护、水生生物等。取得成果不少,以青海盐湖考察为例,绘制了柴达木盆地水化学图;研究了盐湖资源的形成及迁移聚集条件;发现中国盐湖不仅有钠、钾盐等工业原料,还有硼、锂等稀有元素,盐湖卤水中还有重水分布。
沙漠、戈壁考察
1959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兰州沙漠研究所前身),于1959~1965年大规模考察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内容包括沙区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时期沙漠变化、沙丘特征及风沙运动规律等。1965年后转入防止沙害的专题考察。考察成果表明:中国沙漠主要是“就地起沙”,其物质来源于附近河流的冲积物和湖积物等;沙丘形成和移动与风的塑造密切相关。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即沙漠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由于人为活动的破坏,暗沙翻为明沙,如毛乌素沙地南部;一是原有沙漠在人为活动下加剧扩展,如塔克拉玛干沙漠。
冰川、冻土考察
大光模的冰川考察始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前身)考察了祁连山现代冰川的分布、类型与储水量,为中国现代冰川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60年代以来,先后考察了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天山、喀喇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青藏高原腹地的冰川,在世界上首创山岳冰川的一种分类法,即大陆性冰川、海洋性冰川和复合型冰川。对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冰川的考察,推翻了苏联一些冰川学家关于喜马拉雅极高山地区应当具备重结晶带的错误说法。对冻土的专题调查始于1957~1959年的黑龙江流域考察。以后,专门考察了青藏公路沿线昆仑山至唐古拉山段的冻土、大兴安岭冻土等。考察指出:纬度高、气候严寒是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发育的先决条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生成是高原隆起的结果,它的生成和保存温度比大兴安岭地区更低。
海洋考察
1957~1958年对渤海及北黄海西部海洋进行综合调查。1958~1960年对中国近海海域进行全国海洋综合考察。1974年综合考察西沙群岛海域。1976~1980年对太平洋中部特定海区进行综合调查。1978~1979年中国参加国际“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对中太平洋西部进行调查。1980~1985年对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进行综合调查。1983年进行北太平洋锰结核调查和南海中部综合调查。1984年进行南大洋和南极大陆考察,同年对南沙群岛海域进行综合考察。1985年开始对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海-气相互作用锅行考察。成果以1958~1960年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1980~1985年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为最显著,前者出版了《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10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图集》14册;后者完成了综合调查资料汇编以及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报告和图集。
南极考察
中国自1980年初派科学工作者赴澳大利亚的南极凯西站度夏考察以来,至1984年底先后派出40人次分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和日本等国的南极站参加考察,内容涉及气象、冰川、地质、地貌、地球化学、海洋物理、海洋生物、海洋地球物理等领域,撰写出40多篇科学论文,已出版《南极科学考察论文集》第1、2集。1984年11月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编队,进行了极地和南大洋科学考察,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图3,(见彩图)),考察队于1985年4月返回中国。1989年2月26日,中国在南极大陆普里兹湾附近的拉斯曼丘陵上建成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中国现以长城站和中山站为基地,开展对南极地区的常年科学考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