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捷克斯洛伐克介绍

关于捷克斯洛伐克介绍,第1张

关于捷克斯洛伐克介绍

[拼音]:Jiekesiluofake

[外文]:Czechoslovakia/呇eskoslovensko

欧洲中部内陆国。与苏联、波兰、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接壤。东西长770公里,南北最宽275公里。面积 127896平方公里。人口1547.9万(1984)。全国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下设10个州。首都布拉格。

自然条件

地形

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大部分地区海拔200~750米。全境可分为两大地形区:

(1)波希米亚高地。位于西半部,属海西构造区。东北、西北、西南被苏台德山脉、厄尔士山脉、波希米亚林山和舒马瓦山脉所环绕,山地海拔300~1000米;东部为海拔500~600米的摩拉维亚地区,由于四周高中间低,亦称捷克盆地。盆地内部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0米以下,可分为拉贝河平原、比尔森盆地、厄尔士山麓盆地和南捷克湖沼地带。

(2)喀尔巴阡山地。亦称斯洛伐克山地,位于东半部,是阿尔卑斯运动前期形成的褶皱山脉,由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山脉组成,山脉之间为河谷和山间盆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分为北、中、南三带。北带塔特拉山的格尔拉赫峰海拔2655米,为全国最高峰。山区有茂密的森林和良好的天然牧场。此外,位于波希米亚高地和喀尔巴阡山地之间的摩拉瓦河-奥得河上游走廊地带,是一条宽仅数公里的地堑谷地,自古以来即为中欧地区南北之间的交通要道。国土东南部多瑙河中游平原的一部分是境内最宽广的低地区,海拔150米左右,主要由多瑙河及其支流瓦赫河、赫龙河冲积而成,是重要的农业区。

河流

地处欧洲主要分水岭地区,河网虽较稠密,但大河很少,除多瑙河中游有一段在南部国境线上流过以外,主要是欧洲一些重要河流的上游或支流。全国最长的河流是流经波希米亚高地的伏尔塔瓦河,全长约430公里。斯洛伐克境内有摩拉瓦河(长358公里)、瓦赫河(长390公里)等,自北而南注入多瑙河。大部分河流水流湍急,不利航运,但水力资源较丰富,且源头相距不远,便于沟通。

气候

全境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夏季暖热,冬不严寒。年平均气温7~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5℃,绝对最低气温山谷地区达-40℃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5~19℃。 作物生长期在南斯洛伐克和下摩拉瓦地堑的较低地区约 180天,伏尔塔瓦河、拉贝河地区约160天,山地则不足120天。年降水量平原地区450~800毫米,山地800~1300毫米,塔特拉山地达1000~2000毫米。夏雨常占年降水总量的40%左右。由于国土东西狭长,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地区差异明显。波希米亚高地的气候大陆性特征较弱,夏季暖和,冬季不冷,年较差小,如布拉格1月平均气温-0.5℃,7月19.3℃,年平均气温9.3℃,年降水量499毫米。斯洛伐克地区的气候大陆性特征较强,夏季暖热,冬季较冷,年较差较大,如卢切内茨1月平均气温-2.7℃,7月20.1℃,年平均气温9.1℃,年降水量637毫米。

居民和发展简史

全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 121人(1984)。捷克地区工业发达,历史悠久,人口密度高,斯洛伐克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2.9%(1980)。主要民族成分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前者约占64%,多居住在西部;后者约占30.8%,多居住在东部。余为匈牙利人、乌克兰人、德意志人、波兰人等。官方语言为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居民部分信奉天主教。

9世纪建大摩拉维亚王国。以后,捷克地区形成捷克王国,斯洛伐克地区隶属匈牙利王国。16世纪初叶起,先后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1918年两地区合并,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9年被法西斯德国占领。1945年获得解放,翌年成立新联合政府。1960年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经济地理

1945 年以前,经济命脉主要被德、英、法、美等国所控制。捷克地区是欧洲发达的工业区之一,斯洛伐克地区的工业比较落后。1945年后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行计划经济,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50年代为10.9%,60年代为5.9%,70年代为6.4%。进入8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减慢。1983年比1982年增长2.7%。1945年以来,生产布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捷克地区进一步得到改造和发展,斯洛伐克地区的钢铁、机械和化学工业相继建立,农牧业也有较大发展。

工业

捷克斯洛伐克是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5以上。工业产值中,重工业超过了轻工业。重工业主要是机械制造、采矿、钢铁和化学工业,轻工业中传统的纺织、制鞋、玻璃和啤酒酿造业也很发达。工业产品除国内消费外,还有较多的铁出口,而重要工业原料如铁矿、石油、棉花等则依赖进口。机械制造工业历史悠久,19世纪初期便在利贝雷茨、布尔诺、布拉格等地发展起来,现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产值约占整个工业产值的 1/3,外销产品占出口总额的 1/2。运输机械、重型机械等在国际上较有影响,电力机械、机床、摩托车、精密仪器等产品可以大量出口。布拉格、布尔诺、比尔森、俄斯特拉发、布拉迪斯拉发和科希策等地为主要的机械工业中心。钢铁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迅速,陆续兴建了一些规模较大的联合企业,成为欧洲主要钢铁生产国之一。1983年生产钢1502.4万吨,生铁946.6万吨。所需煤炭可以自给,但铁矿砂大多从苏联输入。钢铁工业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区:一为俄斯特拉发—卡尔维纳煤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2/3,生铁产量占3/4,俄斯特拉发为本区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二为以科希策为中心的地区,该区钢产量占全国1/5,生铁产量占1/4。化学工业部类齐全,主要产品有合成纤维、染料、塑料、橡胶、化肥、酸和碱等。拉贝河畔乌斯季和莫斯特有规模宏大的化工联合企业,生产有机产品和化肥等。俄斯特拉发以生产煤化工和基本化工产品为主。布拉迪斯拉发有石油化工。橡胶和塑料工业主要分布在哥特瓦尔德夫。木材化工则分布在中斯洛伐克。采煤工业是燃料动力工业最重要的部门。煤炭资源丰富,以褐煤为主。1983年产煤12738.5万吨,其中褐煤约1亿吨。硬煤主要分布在俄斯特拉发—卡尔维纳地区;褐煤主要产地为西北部的厄尔士山麓各煤田,其次为西南部边境的索科洛夫煤田和中斯洛伐克的汉德洛瓦煤田。电力工业以火力发电为主,主要分布在布拉格、俄斯特拉发、布尔诺等城市。水力发电不占重要地位。建有核电站。1983年发电量762.76亿度,其中核电约占 8.1%。纺织工业以棉纺规模最大,其次有毛纺和麻纺,主要分布在苏台德山麓的利贝雷茨及其附近城市,其次为布尔诺、布拉迪斯拉发等地;原料多依靠进口,棉花主要从苏联和埃及输入,羊毛则来自澳大利亚和苏联。制鞋工业主要生产皮鞋和各种靴类,白佳皮鞋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哥特瓦尔德夫及其附近地区的产量占全国一半左右。啤酒酿造历史悠久,比尔森、捷克布杰约维采所产的啤酒,以质地优良、香味醇厚著称于世。

农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60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1980年有集体所有制的农业合作社1722个,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200个。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过程的80%以上实现了机械化。1983年谷物总产量达110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每年仍需进口部分粮食。谷物生产以小麦和黑麦为主。小麦主要分布在拉贝河谷、摩拉瓦地堑、多瑙河低地和东斯洛伐克低地,1983年产小麦582.3万吨。黑麦主要分布在西、南波希米亚和捷克-摩拉维亚高地。大麦分布较广,除部分用作饲料外,也作酿酒原料。经济作物中甜菜种植面积最大,1983年甜菜产量 603万吨,主要分布在拉贝河谷和摩拉瓦地堑等地。亚麻是主要的纤维作物,产于捷克高地、北摩拉维亚及斯洛伐克丘陵地区。蛇麻草为传统的特种经济作物,制啤酒的重要原料,大部分供出口,产在布拉格和厄尔士山脉之间的地区。畜牧业较发达,以乳肉畜牧业为主,主要牲畜有牛、猪、羊。牛和猪主要分布在捷克和摩拉维亚地区,羊主要分布在斯洛伐克山地和其他山地牧场。

交通运输

国内交通以铁路和公路为主。铁路总长13142公里(1982),其中复线2866公里,电气化线3170公里。以中波希米亚、北波希米亚矿区和俄斯特拉发等地最稠密,斯洛伐克东北部最稀疏。公路总长 73881公里(1982)。水运以多瑙河运输为主,科马尔诺为全国最大河港。有石油管道通苏联伏尔加河地区。从苏联西伯利亚通往西欧的天然气管道穿过国境。航空线以布拉格为中心通往国内外各地。

对外贸易

经济属加工-贸易型,主要靠工业制成品换取所需要的燃料、原料和其他材料。外贸收入约占国民收入的 1/3。对外贸易的对象主要是“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约占对外贸易总额的70%以上,其中与苏联的贸易额占总额的44%。出口商品有机器设备、机床、车辆、船舶、化工产品、服装、鞋类和啤酒等。进口商品有铁矿石、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棉花和粮食等。

地区经济差异

(1)西部地区,包括捷克和摩拉维亚。生产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稠密,交通发达,城市密集,历来是全国的核心地区。本区约占全国面积的3/5、人口的3/5以上,工农业分别占全国的3/4和2/3。工业高度发展,生产技术水平高,部门结构复杂多样,是全国机械制造工业基地,生产冶金和采矿机械、电机、农机、机车、车厢、汽车等。主要工业中心有布拉格(机床、汽车、化工产品等)、布尔诺(农机、电车、机车、车厢等)、俄斯特拉发、比尔森、哥特瓦尔德夫等。本区也是全国主要农业区。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作物以小麦、大麦、甜菜、马铃薯为主。畜牧业以养牛、猪、家禽最发达。

(2)东部地区,即斯洛伐克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不足2/5。1945年后发展较快。工业以机械制造、冶金、化工、木材加工为主,还有造船、电机、精密机械、纺织等部门。主要工业以进口原料、燃料为基础,原油和铁矿砂均从苏联进口。主要工业中心有布拉迪斯拉发(炼油、化工、造船)和科希策(钢铁、重型机械、木材加工)。农业在本区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耕作区在多瑙河低地和喀尔巴阡山山间盆地,种植小麦、大麦、玉米、烟草和葡萄等。山区养羊业较发达。

参考文章

  • 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情况如何?地理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6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