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地理教育介绍

关于中小学地理教育介绍,第1张

关于中小学地理教育介绍

[拼音]:zhong-xiaoxue dili jiaoyu

[外文]:geographical education in school

自17世纪中叶开始,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学家J.A.夸美纽斯提出在学校增设地理教学科目以来,地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地理教育可分为3个发展时期。

(1)“百科知识”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方中小学地理教育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外扩张和通商贸易的需要,教学内容以介绍世界地理知识为主。1658年,夸美纽斯主编的《世界图解》是一本带有插图,授予儿童有关自然、人类活动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知识的启蒙读物,曾译成多国文字,在150多年间对学校地理教育持有广泛影响。

(2)现代地理开创时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50年代,西方以德国A.von洪堡为代表的地理学家,开创了近代地理科学的新时期。学校地理教育也逐渐形成以自然地理为基础、区域地理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在人地关系中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为主。殖民主义国家和德、日、意军国主义国家,还通过地理课对学生灌输对外侵略扩张思想。苏联十月革命后,小学、初中地理课程侧重自然地理,高中为经济地理;在思想教育方面,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作用。

(3)现代地理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世界人口剧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际市场竞争剧烈,因此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学校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80年代,西方国家和苏联中小学地理教育改革的趋向是:a.教学思想。以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性问题为教学基础,而不单纯是传授地理知识。b.课程设置。加强学科综合性,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如苏联在11年制学校中,将小学地理并入自然课;七、八年级将分设的“苏联自然地理”、“苏联经济地理”综合为“苏联地理”。日本中小学将历史、地理、公民综合为社会课,理、化、生、地综合为理科。联邦德国地理教材中,五、六年级讲授“我们发现世界”,七、八年级讲授“地球及其生存的共同规律”,九、十年级讲授“环境的组成”。在区域地理方面,日、美等国突破分洲列国志的叙述,选择重点地域、典型国家作有关人地关系和政治、经济特征的分析。c.思想教育。树立全球性观念,如“环境保护”、“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等,并重视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教育。d.教材。文字叙述减少,地图、照片、插画、统计图表、模式图、示意图增多,加强直观性和趣味性。e.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注入式,采用启发、问题讨论、游戏、程序教学、实地考察以及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加强地理技能的训练,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中国中小学地理教育始于19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所办的少数教会学校。1876年上海自办的正蒙书院(相当小学)以及上海南洋公学、天津中西学堂均设有舆地课。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后,中小学各年级正式设置地理课,初小课本为看图识字的地理常识,高小和中学的教材沿袭传统地方志的编纂法,内容包括全国的疆域、山川、政体和各省所辖州、县、城市等。世界地理多以英、日等国饺材编译而成。1901年,张相文编写了中国最早的《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学本国地理教科书》,1908年编写了中国最早的自然地理教科书《地文学》。1929年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在《地理教学法》一文中提倡地理教育应首先立足本土地理,培养学生面向世界,以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并训练学生实测地形、气候的本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小学地理的课程设置为小学五、六年级以中国地理为主,初中以中国和各洲自然地理为基础,高中为外国和中国经济地理。思想教育方面:加强了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小学地理教育曾被缩减,1978年后,中小学逐步恢复了中国和世界地理课程,高中地理有重大改革,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主线,讲授地球的宇宙环境、地表的圈层结构、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意义和途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78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