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伞形科介绍

关于伞形科介绍,第1张

关于伞形科介绍

[拼音]:sanxing ke

[外文]:Umbellifer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个较大的科。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根通常直生,呈圆锥形,少数呈块状、球状或为成束的须根。茎直立或匍匐上升,通常为圆柱形,一般髓部充实,有时中空。叶互生,叶柄的基部具叶鞘,边缘通常为膜质;叶片通常分裂,为1回掌状分裂或1~4回羽状分裂的复叶,有时为1~2回三出式羽状分裂的复叶,很少为单叶。花两性或杂性,呈顶生或兼有侧生的复伞形花序或单伞形花序,少数为头状花序。伞形花序有伞辐数条至数十条,基部有总苞片,全缘或齿裂,很少羽状分裂;小伞形花序基部通常有小总苞数片至十数片,全缘或很少羽状分裂;花萼与子房贴生,萼齿5或无;花瓣5,基部狭窄,有时成爪或内卷成小囊,顶端钝圆或有内折的小舌片,很少延长成细线状;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2室,顶部有盘状或短圆锥状的花柱基;花柱2,直立或外曲,柱头头状。果实多为干果,呈卵形、圆心形至椭圆形,由2个背面或侧面扁压的心皮合成,成熟时两个心皮从合生面分离,通常成两个分生果,每个心皮有一纤细的心皮柄和果柄相连而倒悬其上,因此,2个分生果又称双悬果。外果皮表面平滑或有毛、皮刺、瘤状突起,棱间有沟槽,有时沟槽处略突起发展为次棱,5条主棱通常明显或突起,很少主棱和次棱(共9条)都全部发育的;中果皮层内的棱槽中和合生面通常有纵走的油管1至多条。胚乳软骨质,胚乳的腹面平直,凸出或凹入,胚小。花粉粒的形状和大小分5种类型,即:近菱形型,近圆形型,卵形,近长方形型,赤道收缩型。本科染色体基数x=4~12,染色体的非整倍性和多倍性在本科中相当普遍地存在。

分布

本科约270属 2800种。广布于北温带至热带和亚热带高山地区。中国约95属 580余种,产全国各地,以西部为最多,东南部较少,西北部产56属,其中有24属在国内仅产于新疆,如双球芹属(Schrenkia)、斑膜芹属 (Hymenolyma)、块茎芹属(Krasnovia)、狭腔芹属(Stenocoelium)、 苞裂芹属(Schultzia)、空棱芹属(Cenolophium)、 丝叶芹属(Scaligeria)等,它们多属于中亚以至西伯利亚成分。在中国西南部有52属,种类最为丰富,其中有15属为中国特有属,它们是滇芎属(Physospermopsis)、滇芹属(Sinodielsia)、舟瓣芹属(Sinolimprichtia)、 紫伞芹属(Melanosciadium)、小芹属(Sinocarum)、 单球芹属(Haplosphaera)、马蹄芹属(Dickinsia)、东俄芹属(Tongoloa)、 羌活属(Notopteryglum)(西北地区也有分布)、 矮泽芹属(Chamaesium)、环根芹属(Cyclorhiza)、川明参属(Chuanminshen)、滇藏细叶芹属(Chaerophyllopsis)、细裂芹属(Harrysmithia)、 弓翅芹属(Arcuatopterus),另有喜峰芹属(Cortia)和栓果芹属 (Cortiella)为喜马拉雅山区特有属。分布在西南地区的这些属种,多数为四川-云南-西藏成分。中国东北、华东和华中各有20属左右,华东产明党参属(Changium),辽东及山东东北部产山茴香属(Carlesia),皆为中国特有属。华南较少,约15属,包含有印度-马来西亚的一些属,如积雪草属(Centella)、 天胡荽属(Hydrocotyle)、山茉莉芹属(Oreomyrrhis)。 东亚与北美共有属为香根芹属(Osmorhiza)、鸭儿芹属(Cryptotacnia)、 变豆菜属(Sanicula)、水芹属(Oenanthe)等。

用途

本科不少种类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如当归、川芎、独活、柴胡、前胡、北沙参、明党参、羌活、阿魏等。伞形科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香豆素类、精油和精油生源相关的非挥发性成分、聚乙炔类、黄酮类、苯丙烷类及苯乙烯类、酚及酚类、三萜皂苷、生物碱等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可用以治疗某些疾病,其中部分已获得初步疗效和成果。例如凯林(khnellin)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呋喃香豆素(furancoumarin)、欧前胡素(imperatorin)、佛手柑内脂(bergapten)用于治疗皮肤病白癜风;前胡素(peucedanin)、花椒毒素(xanthotoxin)和栓果芹素 (pragenin)具有抗肿瘤作用;白芷素(angelicin)、欧防风素(pastinacine)等具有解痉作用;欧芹素(ostruthin)、 欧前胡素、异茴芹素(isopimpinellin)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香豆素(coumarin)和伞形酮 (umbelliferone)有抗辐射的保护作用。某些种类有食用价值,为常见栽培的蔬菜,如芹菜、芫荽、胡萝卜、欧芹等。有的供做食品香料或工业用香料,如茴香、莳萝等。有的可做饲料,如欧防风。还有一些属于有毒植物,毒参(Conium maculatum)、毒芹(Cicuta virosa)等。

代表种

白芷

高1~2.5米,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形,2~3回三出式羽状分裂。茎上部叶简化仅有膨大的鞘。复伞形花序顶生及侧生,花白色。果实椭圆形。中国东北及华北有野生。根入药为中药材白芷,在国内均为栽培,可分为两大类型:

(1)主产四川的称为川白芷,产浙江的称为杭白芷,其原植物皆为杭白芷;

(2)主产河北的称祁白芷,产河南的称禹白芷,其原植物皆为祁白芷。有散风祛湿,排脓止痛的功能。

明党参

多年生草本。叶片广卵形,2~3回三出式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白色。果实圆卵形,油管多数。特产中国,产江苏、安徽、浙江及湖北东部、江西北部。生长在山地土壤肥厚地方或山坡岩石缝中。中药明党参为本种的干燥根,有润肺、和胃的功能。

羌活

根状茎粗壮,伸长呈竹节状,俗称竹节羌或蚕羌。叶为 3回三出式羽状复叶。萼齿明显,呈三角形。产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生长于海拔1700~4500米的林缘及灌丛内。本种干燥的根为中药羌活,有解表驱风寒、除湿止痛的功能。

新疆阿魏

多年生一次结果的植物,全株有强烈的葱蒜味。茎粗壮,有毛,叶柄基部有宽阔叶鞘抱茎;叶片3~4回三出式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复伞形花序常呈总状花丛,中央花序为两性花,侧生花序为雄性花与杂性花,花黄色。果实背腹扁平,油管大小不一。产新疆伊犁河谷地。本种植物的树脂为中药阿魏的代用品(正品为Ferula assafoetida,产伊朗、阿富汗等地),系在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分次由茎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渗出的乳状树脂,阴干而成,味辛辣,有消积、杀虫功能。

藁本

根状茎发达,具膨大的结节。叶片2回三出式羽状分裂。花白色,花柱长,反曲。分生果幼时两侧扁压,成熟时长圆状卵形,背腹扁压。产湖北、四川、陕西、河南、江西等省。生长于1000~2700米的林下、沟边草丛中,其他省区多有栽培。为中药藁本的原植物,有祛风、散寒、止痛功能。

北柴胡

多年生草本,茎实心。单叶全缘,叶片倒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复伞形花序多数,花序梗细,形成疏松的圆锥状。花瓣鲜黄色;花柱基深黄色,宽于子房。果实广椭圆形,棕色。产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各省。生长于山坡路边、岸边或草丛中。本种的干燥根为中药柴胡,除本种外,尚有红柴胡、黑柴胡或同属数种植物也都作柴胡入药。按产区和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前者根呈圆锥形,常有分枝,质硬而韧,不易折断。南柴胡根较细,常不分枝,根状茎部密被纤维状叶鞘残余,表面红棕色或黑色。体轻,易折断。性温,有祛风、散寒、止痛功能。

鸭儿芹

多年生草本。叶片 3裂。复伞形花序呈圆锥状。花瓣白色。产日本至中国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为民间用药,有消炎、解毒作用。

窃衣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体被粗毛。果实长圆形,有钩状的皮刺。分布于中国及日本。在中国分布甚广,华东、华南、华中以至西南、西北部均产。果实和根供药用,果实含精油,能驱蛔虫,外用为消炎药。

前胡

伞形花序多分枝。花白色。分生果卵状椭圆形。背腹扁平。产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生长于海拔300~2000米的山地、溪边和路边。其干燥根为中药前胡,有化痰止咳、散风热的功能。

积雪草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细长,节上生根。花瓣卵形,紫红色或乳白色。果实两侧扁压,近球形。分布秦岭、长江以南各省。喜生于阴湿的草地或水沟边,海拔 200~1900米。朝鲜、日本、亚洲热带地区、大洋洲以及非洲、美洲均有分布。全草入药,有清湿热、解毒、消肿的功能。

天胡荽

多年生草本,有气味。茎细长,匍匐,节上生根。单叶互生。花瓣绿白色,有腺点。秦岭、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喜生于阴湿的草地、河沟边、林下,海拔 470~3000米。朝鲜、日本、东南亚至印度均有分布。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消肿、解毒作用。

独活

多年生草本。叶片1~2回三出式分裂;小伞形花序有花药20朵;分生果长圆形或近圆形。产湖北、四川、云南等地,生长于山坡阴湿的灌丛林下。本种的干燥根为中药独活,但中药材独活的原植物不止一种,尚有重齿当归(Angelica biserrata)等种类作为独活入药。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能(见图)。

防风

多年生草本,茎单生,二歧分枝。复伞形花序多分枝,形成聚伞状圆锥花序,花白色。分生果长圆形,背腹扁平,幼时具小丘状突起,成熟时渐平滑。产东北、华北地区。生长于草原、石质山坡及砂质地。本种干燥根为中药防风,有解表、散风除湿的功能。

芫荽

1~2年生草本,有强烈气味。花白色或浅紫色,花瓣倒卵形,花序外缘的花常具辐射瓣,果实圆球形。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嫩茎叶作蔬菜调料,也可入药,有透疹作用。果也可入药,有健胃、驱风、祛痰、解毒的功效,也可提取芳香油,含油约20%。

旱芹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强烈香气。花瓣绿白色。果实圆形或长椭圆形。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多有栽培。嫩茎叶供蔬菜,果实可提取芳香油,作调料和香精。

水芹

茎直立或基部匍匐,下部节上生根。叶片1~2 回羽状分裂。花白色。分生果筒状长圆形。原产印度尼西亚,中国各地有分布或栽培。多生于浅水低洼地方或池沼、水沟旁。嫩茎叶供蔬菜食用。全草民间也作药用,有清热利尿、降低血压的功效。

茴香

草本,茎灰绿色,有粉霜,多分枝,全株有浓香。花鲜黄色。原产地中海地区,中国各地广泛栽培。嫩叶可作蔬菜食用或作调味品。果实入药,有驱风、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之效。

莳萝

一年生罕为二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有强烈香味。花黄色。原产欧洲南部,中国东北、甘肃、四川、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嫩茎叶供作蔬菜食用,用作调味品。果实可提取芳香油,含挥发油2.8~4%,油的主要成分是香芹酮,为调和香精原料。果入药,有驱风、健胃、散瘀、催乳等作用。

蛇床子

一年生草本。花白色。中国各地广泛分布。生长于田边、路旁、草地及河边湿地。广布于北温带。种子入药称蛇床子,味辛,苦,性温,有小毒。有燥湿、杀虫、止痒、壮阳的功能,用于治阴痒白带、阴道滴虫、湿疹、皮肤痒、阳痿等症。

分类

1672年,R.莫里森首次根据果实的特征将本科植物划分为9属165种。C.von林奈在他的《植物种志》中(1753)记载45属,特别以总苞与小总苞的存在与否作为鉴别特征。1898年,O.德鲁德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伞形科分为天胡荽亚科(Hydrocotyloideae)、变豆菜亚科(Saniculoideae)和芹亚科(Apioideae) 3个科。这个系统至今仍为世界学者广泛应用。

伞形科与五加科的关系最为密切,J.哈钦森(1926~1934)将此2科置于伞形目(Umbelliflorae),他认为木本和草本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祖先;1959~1969年他进一步将本科分开为2个目:五加目(Araliales)为木本群,伞形目为草本群,并认为五加科来源于木本的Cunoniales,而伞形目来源于草本的虎耳草目。1945年,N.海兰德提出将天胡荽亚科提升为天胡荽科,理由是果实具有木质化的内果皮。1946年,M.鲍曼认为伞形科代表从五加科分化出来的族。它是热带原始五加科ProAraliaceae的后裔,但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发展较茂盛,花与果实较为进化。R.F.索恩(1968)追随前人,主张两科合并为一科。A.克朗奎斯特(1968)和А.Л.塔赫塔江(1969)同样认为这两科非常接近,而五加科较原始,应该保持两科的独立性。

参考书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7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81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