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ubuxi xiajiang
[外文]:Forbush decrease
银河宇宙线强度受太阳活动影响的一种突发性的短期调制现象,又称宇宙线暴,缩写为FD。1938年,美国物理学家福布希利用电离室首先发现这一现象,因而得名。其特点是:强度下降快,恢复慢,持续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以上,大FD幅度可达背景强度的百分之十几。在第二十太阳活动周(1964~1975年)期间所进行的空间观测表明,FD是由耀斑和冕洞中的高速流在行星际空间所造成的强磁场区引起的,与行星际激波关系密切。1963年,美国天文学家帕克提出行星际激波引起FD的概念。地球上观测到的FD的主要特点:
(1)大FD常在大耀斑后24~60小时发生,全球可见,幅度随纬度减小而减小;
(2)各向异性明显;
(3)下降期能谱的形式为I∝E-r,其中γ为0.2~0.8,E为能量。恢复期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可用"描述;
(4)下降幅度随耀斑日面位置的分布有明显的东、西不对称性,这多半是行星际激波的东、西不对称磁场结构所造成的;
(5)存在有统计意义的暴前上升现象,这就有可能为研究行星际激波和磁暴预报提供信息。此外,在FD过程中常观测到短暂的小的上升和阶梯形下降,这都与磁暴主相环电流引起的粒子刚度下降和激波结构有关。FD前后伴有广泛日地物理现象发生,如耀斑、冕洞、Ⅳ型太阳射电爆发、磁暴、电离层通讯干扰、强能暴粒子事件(ESP)以及可能的天气现象出现等。因此,它是人们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场的结构、电离层电讯条件变化等的有力手段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