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放海绵纲介绍

关于六放海绵纲介绍,第1张

关于六放海绵纲介绍

[拼音]:liufang haimian gang

[外文]:Hexactinellida

多孔动物门的 1纲。主要特征为具硅质的六辐骨针(即三轴骨针),六个辐互相垂直相交于一点。骨骼中无海绵质。骨针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又称三轴海绵,玻璃海绵。大部为深海种,生活在200~8500米的海底。海绵体常呈辐射对称的瓶状、柱状、瓮状或漏斗状;组织疏松,构造精致,有许多种类基部具有须根状的骨针(称基须),直接插在海底软泥中。有的种类,如单柄海绵、拂子介等,其基须伸长成柄状,把海绵高高托离海底。这种骨针往往非常粗大,直径达数毫米,长达1米以上。已经采获的最长骨针达3米。

六放海绵的骨针可分为大骨针和小骨针。有些种类的六辐骨针互相愈合,形成固定的体壁骨骼。

六放海绵的解剖学与寻常海绵和钙质海绵不同,体表面为薄膜状的合胞体,没有扁平细胞。合胞体膜上有许多进水孔,薄膜状表皮内接膜垂,它实际上也是合胞体所组成的柔软组织,这里有原始生殖细胞及其衍生物,如贮藏细胞和生殖细胞等。

六放海绵,特别是六星海绵目,是化石海绵中最重要的一类。最早出现于寒武纪的岩层中,到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高峰。在初期结构中,骨针为四辐型,分散或疏松地联结成松骨形网,这说明六辐骨针是从四辐骨针演变而来的。现代的松骨类六放海绵大部分具有松骨形骨骼。

六放海绵纲下分两个目:

(1)六星海绵目(Hexastero-phora),例如马氏偕老同穴,产于中国南海和东海、菲律宾和日本水域;

(2)双盘海绵目(Amphidiscophora),例如有孔拂子介,产于中国东海和印度尼西亚水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84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