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qiu ciceng
[外文]:Earth,s magnetosphere
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围并受地球磁场控制的区域。它是地球控制区域的最外层,也是直接承受太阳风扰动的区域。
地球磁层的概念最早是英国地球物理学家S.查普曼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他根据地磁台记录到的磁暴的形态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推测太阳常常喷发出由带电粒子组成的微粒流,而在微粒流经过地球时,带电粒子受到地磁场的偏转作用,形成一个被它包围的空腔。1939年,瑞典物理学家H.阿尔文计算了带电粒子在地球磁场和均匀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也提出在地球周围存在一个被带电粒子流所包围的空腔。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人造地球卫星对地球附近的磁场和带电粒子所进行的探测,证实了地球磁层的存在,并描绘了它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如图)。
结构磁层由磁层顶、等离子体幔、磁尾、中性片、等离子体片、等离子体层等部分组成。另外,在磁层顶外面还存在弓激波和磁鞘。
磁层顶是磁层的外边界,其向阳一侧约呈一椭球面,地球位于它的一个焦点上,背阳一侧是略扁的向外略张开的圆筒形。该圆筒形所围成的空腔称为磁尾。在磁层顶的两侧,平均磁场的大小和方向、起伏磁场的幅度、带电粒子的密度和温度都有明显的差别。磁层顶位置一般用它两侧的总压力平衡条件来推算。总压力是等离子体的动压力、静压力和磁压力之和。磁层顶外侧的太阳风等离子体的动压力,远比静压力及磁压力为大。磁层顶内侧磁压力远大于等离子体动压力和静压力。因此,近似的平衡条件为太阳风动压力和磁层顶内侧磁压力相等,由此来确定磁层顶的位置和形状。在平静的太阳风中,磁层顶在日地联线上离地心的距离大约为10个地球半径,在两极,磁层顶离地心的距离约为13~14个地球半径。磁尾的截面半径约为20个地球半径,它的长度可达1000个地球半径。太阳风在发生激烈扰动的时候,密度和速度都可能大大增强,磁层的体积亦随之被大大压缩,这时日地联线上的磁层顶位置可能退缩到离地心只有六、七个地球半径的地方。即使太阳宁静的时候,地球轨道附近的太阳风平均速度也高达300~400公里/秒,而这里的阿尔文波速和声速只有30~40公里/秒左右。因此,当这个超音速的等离子体流受到磁层阻挡时,在磁层的上游方向约几个地球半径处,形成一个相对磁层顶静止的弓形驻激波,称为弓激波。太阳风等离子体通过弓激波后,经压缩和加热,充满弓激波和磁层顶之间的空间,形成磁鞘。
磁层的磁场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在磁层顶被偏折而形成磁层顶电流,它的效应是将地磁场屏蔽在磁层顶以内,在离地心四、五个地球半径以内的区域,由于地磁场很强,它的影响还不显著,地球磁场基本上仍是偶极子磁场,只是向阳面和背阳面有些不对称。在这以外的区域中,磁场完全偏离了原来的偶极子磁场结构。在向阳侧正午子午面上,有两个点叫中性点,南北半球各一个,位于纬度约60°处。中性点附近区域磁场很弱。通过中性点附近区域的磁力线,与地球表面交于纬度79°附近。从地球表面纬度更高的区域出来的磁力线,向背阳方向弯曲,成为磁尾中的磁力线。在磁尾中,磁力线几乎和赤道面平行,在赤道面以北磁力线指向地球,称为磁尾的北瓣;在赤道面以南磁力线背离地球,称为磁尾的南瓣。在赤道面附近形成一个与赤道面平行的磁场强度很弱的区域,叫中性片。由磁尾的这种磁场结构推测,在赤道面可能存在电流片。在地球轨道附近的行星际磁场只有约5纳特,对磁层顶位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它对磁层内磁场结构的影响却非常大,在这一问题上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一种认为,磁层内的磁场不与行星际磁场沟通,磁层因而是封闭的,即所谓“闭磁层模式”。另一种认为,行星际磁场能够通过扩散或其他过程进入磁层,并和磁层磁场叠加在一起,行星际磁场的方向、强度以及它进入磁层的程度的不同,可以使磁层磁场有不同的结构。按照这种理论,磁层磁力线是和行星际磁力线沟通的,即所谓“开磁层模式”。
磁层的电流磁层中大尺度电流有 4个系统。
(1)磁层顶电流。是由太阳风粒子沿磁层边界偏折或漂移流动而维持的。它的存在使得磁层具有十分明显的边界。向阳侧磁层顶的电流密度约在10安/公里2的量级。
(2)中性片电流。是由等离子体片粒子漂移所维持的,它把磁尾分隔成磁场方向相反的两瓣。在20个地球半径磁尾处,电流强度有 105安/地球半径的量级。
(3)环电流。是绕地球的东西方向流动的电流,是由捕获在地磁场中的低能质子(几万电子伏)所维持的。环电流的向地球侧的内边界比较分明。磁静时环电流总量约106安,而发生磁层亚暴时可增强数倍。
(4)场向电流。是沿地磁力线流动的电流。它是磁层与电离层间电学性能耦合影响的主要渠道。
磁层中大尺度电场总是与磁力线相垂直的,其强度非常弱,只有毫伏每米量级,而且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很激烈。磁静日电场有3个主要区域,即开磁力线区电场、闭磁力线区电场和共转电场。开磁力线与极盖区相连。开磁场区电场主要是晨昏电场(也称对流电场),即由黎明区指向黄昏区。闭磁力线区电场方向在黄昏部分指向极区,在黎明部分指向赤道。共转电场是由于地磁场内带电粒子随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层内的共转电场是沿径向并指向地心的。
磁层电场最主要的来源是太阳风。太阳风携带行星际磁场运动,通过发电机作用,在磁层顶处产生电场。磁层电场的另一来源是地球旋转,产生共转电场。此外,电离层风也能在地磁场中通过发电机效应产生电场,耦合到磁层中来。
带电粒子分布在磁层中存在大量带电粒子,能量较高的组成辐射带,能量较低的也聚集在几个区域内。在磁层顶的中性点附近,由于磁场比较弱,磁鞘内的带电粒子可以一直深入到地球附近,形成漏斗形的极尖区,或者认为它是在纬度方向有一定宽度的狭缝而叫极隙区。在向阳面磁层顶内侧也测量到等离子体,它们的特征与磁鞘等离子体不同,称为等离子体幔。在磁尾中性片两侧各存在一个等离子体密度较高的区域,叫等离子体片。它与赤道面平行,形状似平板,厚度约10个地球半径。在靠近地球一端,其边界在赤道面上离地心约七、八个地球半径,从这里沿磁力线像一对钳子一样伸向南北半球的高纬度,与地球表面交于极光卵形带。在低纬度区还存在一个等离子体层与电离层相连,紧紧地包围着地球。它是在1963年由卡彭特 (D.L.Carpenter)根据哨声记录中鼻哨的特点发现并命名的(见哨声和甚低频发射)。等离子体层有明确的外边界,叫等离子体层顶,等离子体密度在这里急剧下降,由内侧的102~103离子对/厘米3下降到外侧的100离子对/厘米3以下。当磁层处于宁静状态的时候,等离子体层顶在赤道上约位于离地心五、六个地球半径的地方,在黄昏部分稍稍向外突出,整个等离子体层顶是沿磁力线分布的。在磁层发生扰动时,等离子体层顶向地球收缩,扰动越大,收缩得越厉害。收缩到最小的时候,在赤道面上仅有2个地球半径。在等离子体层顶和磁尾等离子体片之间,等离子体密度较低的区域,称为等离子体槽。在极盖区,电离层的带电粒子沿磁力线向外扩散,形成向外的等离子体流,称极风或极地风。
磁层中的波动在磁层的等离子体中,存在多种类型的等离子体波,包括静电波和电磁波。这些波中,有的只是在有限区域内传播,随离波源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如离子回旋谐振波、离子声波等;有的能在整个磁层内传播,如阿尔文波、离子回旋波等;还有可以传播到磁层外的辐射波,如极光加速区中产生的千米波辐射。这些波有的在磁层顶由太阳风的扰动所激发,有的是由磁层内的不稳定过程所激发,还有的是大气中的雷电过程所激发。它们表现为周期在0.2~600秒之间的地磁脉动和频率在20千赫以下的哨声与甚低频发射,从地面和人造地球卫星上都能观测到。磁层中波的特性不仅反映了等离子体波的激发源特征,而且反映了传播路径上等离子体的特征。因此,对磁层中的波动的探测是了解磁层中等离子体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磁层的扰动太阳常常喷发出密度和速度都比平静时大得多的等离子体流,它引起地球磁层剧烈的扰动,即磁层暴。这时磁层被压缩,地球磁场也随之发生剧烈的变化,即发生磁暴或磁层亚暴。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和等离子体的分布亦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磁尾中的等离子体片变薄,厚度由五、六个地球半径变到二、三个地球半径,然后在磁层暴的后期再逐渐恢复。等离子体层顶向地球收缩,高温等离子体由磁尾注入内磁层,使等离子体片靠近地球的一端向地球移动。同时在离地心3~5个地球半径处形成环电流,它主要由能量为几万电子伏的质子组成,在地磁场中向西漂移而携带西向电流。磁层内磁场强度的起伏变化和磁场结构的变化,以及波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大量带电粒子注入极区高层大气,使高层大气中的中性成分激发或电离,导致电离层电子密度异常,引起电离层暴。
研究意义太阳活动通过等离子体和高能粒子对地球环境有重要影响。太阳风的粒子首先进入磁层,然后再通过磁层传递到电离层和高层大气,甚至影响到低层大气中的天气过程。
地球磁层是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和导d武器的主要活动区域,磁层环境对它们有着重要的影响。组成辐射带的高能带电粒子对人体和飞行器都可能造成辐射损伤。高温等离子体可以使飞行器充电,造成数千伏以上的高压,干扰飞行器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永久性的破坏。飞行器在等离子体中高速飞行时能激发等离子体波,成为探测飞行器的一种可能的手段。当飞行器具有磁矩时,地球磁场对它产生扭转力矩,改变飞行器的姿态。在已知地球磁场的条件下,又可以利用地磁场来测定和改变飞行器的姿态。
磁层暴时地磁场的剧烈扰动,可使地面上的输电线路、通信电缆和输油管道感生强大的电流并可能引起意外故障。磁层中的高能粒子注入极区电离层时,引起电离层的扰动,会干扰无线电通信。
所以,在空间物理学中对地球磁层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
- 参考书目
- S.-I.Akasofu and S.Chapman,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Oxford Univ.Press,London,1972.
- A.Egeland et al., Cosmical Geophysics, Univ.Forlaget,Oslo,197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