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ehuixue
[外文]:geodesy and cartography
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有的国家称它为测量学,有的称为测量与制图学。在中国称为测绘学。
测绘学的应用范围很广。在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地籍管理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土地测量和测绘各种类型、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以供规划和管理使用。在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利、交通等国民经济建设中,则必须进行控制测量、矿山测量和线路测量,并测绘大比例尺地图,以供地质普查和各种建筑物设计施工用。在国防建设中,除了为军事行动提供军用地图外,还要为保证火炮射击的迅速定位和导d等武器发射的准确性,提供精确的地心坐标和精确的地球重力场数据。在研究地球运动状态方面,测绘学提供大地构造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的几何信息,结合地球物理的研究成果,解决地球内部运动机制问题。
研究内容
测绘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及其表面的各种形态。为此,首先要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重力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坐标系统,用以表示地表任一点在地球上的准确几何位置。地球的外形非常近似于一个椭球,在测绘学中即用一个同地球外形极为接近的旋转椭球来代表地球,称为地球椭球。地面上任一点的几何位置即用这点在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度和点的高程表示。测绘学中研究测定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地球椭球参数,以及地面点的几何位置的理论和方法的这一分支学科称为大地测量学。
有了大量地面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就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地表形态的测绘工作。其中包括地表的各种自然形态,如水系、地貌、土壤和植被的分布;也包括人类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各种人工形态,如境界线、居民地、交通线和各种建筑物的位置。由于地表形态的测绘工作是分别在面积不大的测区内进行的,在同一测区内可以既不考虑地球曲率,也不顾及地球重力场的微小影响。研究这种理论和技术的分支学科称为普通测量学。
测绘地表形态,特别是测绘大面积的地表,可以采用摄影方法或电磁波成像的方法,以获得地表形态的信息。然后根据摄影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将获得的地表形态信息以模拟的或解析的方式进行处理,使转变为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原图或形成地理数据库。这就形成了又一门分支学科──摄影测量学。
各项经济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部分建筑物建成后的运营管理中,都需要一定的测绘资料或利用测绘手段来指导工程的进行,监视建筑物的变形。这些测绘工作往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采取专门的测量方法,有时需要特定的高精密度或使用特种测量仪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和技术的分支学科,就是工程测量学。
海洋环境中进行的测绘工作,同陆地测量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测量工作主要在船上进行,并且大多采用声学或无线电方法;所以,海面上的定位、海底控制网的建立、海面形态和海底地形测量、海洋重力测量以及海图编制等都不同于陆地的同类工作。此外,海图同陆地的地图在用途上也不尽相同。由此,在测绘学中又形成一个专门学科,称为海洋测绘。
测图过程所得到的成果只是地形原图或海图的原图,还要经过编绘、整饰和制印,或增加某些专门要素,才能形成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或海图以及各种专题地图。为此,必须进行地图投影、地图编制、地图整饰和地图制印等项工作。研究这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的分支学科称为地图制图学。
发展简史
测绘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古埃及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淹没了土地界线,水退以后需要重新划界,从而开始了测量工作。公元前2世纪,中国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叙述了禹受命治理洪水的情况:“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说明在公元前很久,中国人为了治水,已经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了。
测绘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逐步深化,要求对地球形状和大小进行精确的测定,因而促进了测绘学的发展。地图制图是测量的必然结果,所以地图的演变及其制作方法的进步是测绘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测绘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测绘方法和仪器工具的创造和变革。从原始的测绘技术,发展到近代的测绘学,其过程可由下列3个方面来说明。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科学认识,是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最早提出地是球形的概念开始的。两世纪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作了进一步论证,支持这一学说,称为地圆说。又一世纪后,亚历山大的埃拉托斯特尼 (Era-tosthenes)采用在两地观测日影的办法,首次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长,以此证实了地圆说。这也是测量地球大小的“弧度测量”方法的初始形式。世界上有记载的实测弧度测量,最早是中国唐代开元十二年(724)南宫说在张遂(一行)的指导下在今河南省境内进行的,根据测量结果推算出了纬度1度的子午弧长。
17世纪末,英国牛顿(I.Newton)和荷兰的惠更斯(C.Huygens)首次从力学的观点探讨地球形状,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椭球体,称为地扁说。1735~1741年间,法国科学院派遣测量队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北欧的拉普兰进行弧度测量,证明牛顿等的地扁说是正确的。
1743年法国A.C.克莱洛证明了地球椭球的几何扁率同重力扁率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关系。这一发现,使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又进了一步,从而为根据重力数据研究地球形状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通过对各处弧度测量结果的研究,发现测量所依据的垂线方向同地球椭球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差异不能忽略。因此法国的P.S.拉普拉斯和德国的C.F.高斯相继指出,地球形状不能用旋转椭球来代表。1849年Sir G.G.斯托克斯提出利用地面重力观测资料确定地球形状的理论。1873年,利斯廷(J.B.Listing)创用“大地水准面”一词,以该面代表地球形状。自那时起,弧度测量的任务,不仅是确定地球椭球的大小,而且还包括求出各处垂线方向相对于地球椭球面法线的偏差,用以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1945年,苏联的M.C.莫洛坚斯基创立了直接研究地球自然表面形状的理论,并提出“似大地水准面”的概念,从而回避了长期无法解决的重力归算问题。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测定,经过了球—椭球—大地水准面 3个阶段,花去了约二千五、六百年的时间,随着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和测定的愈益精确,测绘工作中精密计算地面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逐步有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不断丰富了测绘学的理论。
地图制图的演变地图的出现可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由于人类从事生产和军事等活动,就产生了对地图的需要。考古工作者曾经控掘到公元前25世纪至前3世纪画在或刻在陶片、铜板或其他材料上的地图。这些原始地图只是根据文字记述或见闻绘成的略图,不讲求比例尺和方位,可靠性很差。据文字记载,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用于地政、军事和墓葬等方面。例如《管子·地图篇》记述:“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公元前3世纪,埃拉托斯特尼最先在地图上绘制经纬线。1973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绘制在帛上的地图,是公元前 168年之前制作的。这些地图虽是根据已有资料和见闻绘制的,但它已注意到比例尺和方位,讲求一定的精度。公元2世纪,古希腊的C.托勒密所著《地理学指南》一书,提出了地图投影问题。100多年后,中国西晋的裴秀总结出“制图六体”的制图原则,从此地图制图有了标准,提高了地图的可靠程度。16世纪,地图制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明代的罗洪先和德国的G.墨卡托都以编制地图集的形式,分别总结了16世纪之前中国和西方在地图制图方面的成就。从16世纪起,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角测量方法的创立,西方一些国家纷纷进行大地测量工作,并根据实地测量结果绘制图家规模的地形图,这样测绘的地形图,不仅有准确的方位和比例尺,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能在地图上描绘出地表形态的细节,还可按不同的用途,将实测地形图缩制编绘成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中国历史上首次使用这样的方法在广大国土上测绘的地形图,是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完成的《皇舆全图》。现代地图制图的方法有了巨大的变革,地图制图的理论也不断得到丰富,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又朝着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的方向发展,使成图的精度和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测绘技术和仪器工具的变革17世纪之前,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例如中国的绳尺、步弓、矩尺和圭表等进行测量。这些测量工具都是机械式的,而且以用于量测距离为主。17世纪初发明了望远镜。1617年,荷兰的斯涅耳(W.Snell)为了进行弧度测量而首创三角测量法,以代替在地面上直接测量弧长,从此测绘工作不仅量测距离,而且开始了角度测量。约于1640年,英国的加斯科因(W.Gascoigne)在两片透镜之间设置十字丝,使望远镜能用于精确瞄准,用以改进测量仪器,这可算光学测绘仪器的开端。约于1730年,英国的西森(Sisson)制成测角用的第一架经纬仪,大大促进了三角测量的发展,使它成为建立各种等级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方法。在这一段时期里,由于欧洲又陆续出现小平板仪、大平板仪以及水准仪,地形测量和以实测资料为基础的地图制图工作也相应得到了发展。从16世纪中叶起,欧美二洲间的航海问题变得特别重要。为了保证航行安全和可靠,许多国家相继研究在海上测定经纬度的方法,以定船舰位置。经纬度的测定,尤其是经度测定方法,直到18世纪发明时钟之后才得到圆满解决。从此开始了大地天文学的系统研究。19世纪初,随着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不断改进,测量数据的精度也不断提高,精确的测量计算就成为研究的中心问题。此时数学的进展开始对测绘学产生重大影响。1806年和1809年法国的勒让德(A.M.Legendre)和德国的高斯分别发表了最小二乘准则,这为测量平差计算奠定了科学基础。19世纪50年代初,法国洛斯达(A.Lausse-dat)首创摄影测量方法。随后,相继出现立体坐标量测仪,地面立体测图仪等。到20世纪初,则形成比较完备的地面立体摄影测量法。由于航空技术的发展,1915年出现了自动连续航空摄影机,因而可以将航摄像片在立体测图仪器上加工成地形图。从此,在地面立体摄影测量的基础上,发展了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在这一时期里,由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先后出现了摆仪和重力仪,尤其是后者的出现,使重力测量工作既简便又省时,不仅能在陆地上,而且也能在海洋上进行,这就为研究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提供了大量实测重力数据。可以说,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测绘仪器主要在光学领域内发展,测绘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也已发展成熟。
从20世纪50年代起,测绘技术又朝电子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首先是测距仪器的变革。1948年起陆续发展起来的各种电磁波测距仪,由于可用来直接精密测量远达几十公里的距离,因而使得大地测量定位方法除了采用三角测量外,还可采用精密导线测量和三边测量。大约与此同时,电子计算机出现了,并很快应用到测绘学中。这不仅加快了测量计算的速度,而且还改变了测绘仪器和方法,使测绘工作更为简便和精确。例如具有电子设备和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摄影测量仪器的出现,促进了解析测图技术的发展,继而在60年代,又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绘图机,可用以实现地图制图的自动化。自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测绘工作有了新的飞跃,在测绘学中开辟了卫星大地测量学这一新领域,就是观测人造地球卫星,用以研究地球形状和重力场,并测定地面点的地心坐标,建立全球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同时,由于利用卫星可从空间对地面进行遥感(称为航天摄影),因而可将遥感的图像信息用于编制大区域内的小比例尺影像地图和专题地图。在这个时期里还出现了惯性测量系统,它能实时地进行定位和导航,成为加密陆地控制网和海洋测绘的有力工具。随着脉冲星和类星体的发现,又有可能利用这些射电源进行无线电干涉测量,以测定相距很远的地面点的相对位置(见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所以50年代以后,测绘仪器的电子化和自动化以及许多空间技术的出现,不仅实现了测绘作业的自动化,提高了测绘成果的质量,而且使传统的测绘学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测绘的对象也由地球扩展到月球和其他星球。
中国测绘工作简况
自1950年起,中国的测绘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成就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家大地网、国家水准网、国家基本重力网和卫星多普勒网,并对国家大地网进行了整体平差。参加平差的点数,一、二等三角点和导线点以及部分三等三角点共约 5万个,有30万个观测值。在国家水准网中,已完成的一等水准测量约 93000公里,国家基本重力网包含约40个基本重力点和百余个一等重力点;卫星多普勒网由分布在全国的37个站组成。为了发展卫星大地测量技术,相继研制了卫星摄影仪、卫星激光测距仪和卫星多普勒接收机,并已投入实际应用。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测绘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中已完成了全国1:50000(部分地区1:100000)比例尺的测图工作,正在进行1:10000比例尺的测图工作。在摄影测量技术上已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并正在研制解析测图仪、正射投影仪,研究自动测图系统和航天遥感资料在测绘上的应用。在海洋测绘方面,采用了新的海洋定位系统。这些新技术和新仪器的使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测绘事业的发展。
- 参考书目
- 陈永龄:《大地测量学》,上卷第一分册,测绘出版社,北京,1957。
- I.I.Mueller and K.H. Ramsayer, Introduction to Surveying,Frederick Ungar Publ.Co.,New York,197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