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洲介绍

关于亚洲介绍,第1张

关于亚洲介绍

[拼音]:Yazhou

[外文]:Asia

世界第一大洲。全称亚细亚洲,古代亚述语意为“日出之地”。全洲大陆与岛屿面积约4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其中半岛面积约1000多万平方公里,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岛屿面积约 27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北美洲。

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北 3面分别濒临太平洋、 印度洋和北冰洋, 西南亚的西北部滨临地中海和黑海。大陆最北点在泰梅尔半岛的切柳斯金角(北纬77°44′),最南点为马来半岛的皮艾角(北纬1°15′);岛屿的最北点在北地群岛(北纬81°),最南点在努沙登加拉群岛的罗地岛 (南纬10°45′)。 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大陆最东点为楚科奇半岛上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5′), 最西点为小亚细亚半岛的巴巴角(东经26°10′),所跨经度亦最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

亚洲和欧洲陆地相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为亚、 欧两洲的分界。亚、非两洲原以苏伊士地峡相连,后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接近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亚洲和北美洲远隔太平洋,但在北端分开两洲的白令海峡宽仅86公里。

亚洲幅员辽阔,内陆到海岸的最远距离超过2500公里。大陆海岸线总长 69900公里,海岸类型复杂。太平洋岸具有内外双重海岸,外围岛弧海岸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属褶皱型的海岸,海岸线与构造线平行、山地濒临海岸,大陆架狭窄。内侧大陆边缘海岸,南北也有不同,苏联远东和朝鲜半岛的海岸与外围岛弧海岸同属一个类型;中国海岸在杭州湾以北,除辽东、山东两半岛属山地丘陵海岸(岩岸)外,多属平原海岸,地势平坦,岸线较直,缺乏天然港湾;杭州湾以南主要属基岩海岸,海岸曲折,水深湾宽,多天然良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还有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印度洋岸由于板块移动拉伸的作用,形成了断层海岸,海岸线与构造线平行或斜交,沿岸有陡峭的崖壁。红海岸线也是典型的断层海岸。黑海海岸是与沿岸山脉走向平行的纵海岸;爱琴海东岸是与沿岸山脉走向垂直的横海岸。北冰洋岸在奥列尼奥克河口以西,多为沉降海岸,河流入海处形成许多海河弯,泰梅尔半岛沿岸多峡湾型海岸;河口以东多河口三角洲海岸。

地形结构与地质基础

亚洲大陆原非一块完整的陆块,它经历着从小到大、从分散到聚合的成陆过程。根据各区地质基础和地质发展史的差别,可分为六大构造单元:

(1)南亚大陆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 原系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自中生代中期才分裂成独立的地块。

(2)中轴大陆区,为东西向延伸的古地块,主体为塔里木-中朝地块。

(3)北亚大陆区,即西伯利亚地块。这 3个大陆区在前寒武纪经历多次强烈的褶皱运动,岩浆侵入和变质作用,奠定了亚洲古陆台的基础,从寒武纪以来构造上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地层以稳定沉积类型为主。在各大陆区之间,属于构造上比较活路的陆间区,这里既有分隔各古陆块的沉积海槽,也夹有一些相对稳定的中小型地块。陆间区在地史上某些阶段常有剧烈的地壳运动,包括褶皱、差异升降和海底及陆上的火山喷发活动。 ④南亚陆间区,位于中轴大陆区以南,昆仑-秦岭山系为其东段北界。

(5)北亚陆间区,位于中轴大陆区以北,是横贯东西的复合大地槽,即乌拉尔-中亚-天山-蒙古-大兴安岭大地槽,其中还含有中间小地块,如哈萨克斯坦地块。

(6)环太平洋区,是亚洲大陆濒太平洋带,北起楚科奇半岛、堪察加半岛,经日本群岛至东南亚弧形岛群,在构造上属于亚洲大陆东缘、西太平洋的岛弧-海沟系。今日的大陆轮廓和大地形单元的分布格局,是上述大地构造单元通过各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不断发展深化的结果。

在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地形显示下列特征:

(1)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全球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全在亚洲境内;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素称“世界屋脊”。但死海地沟又是全球陆地最低处,死海水面低于地中海水面 392米。

(2)地貌类型复杂,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洲面积75%。低于海拔 200米的平原和丘陵仅占25%。从各种外力地貌来看,除有各种流水地貌外,北亚的冻土地貌,中亚、西南亚干旱气候区的风沙地貌,中南半岛和中国西南地区的岩溶地貌,中国华北、西北的黄土地貌,高山带雪线附近的山地冰川地貌,均很典型。

(3)地形结构中南部高,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多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相结合;帕米尔高原和亚美尼亚火山高原是 2个突出的山结;大陆东缘还有独特的岛孤带。根据各部分地质与地形的差异,可分为 4个不同的地形组合区:

北部区

以大平原和切割台地为主,包括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哈萨克丘陵和图兰低地。

西西伯利亚平原

位于亚洲西北部,介于乌拉尔山脉与叶尼塞河之间,构造上属西伯利亚地台,在古老的基底上平铺着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漫淹本区的白垩纪海,曾由图尔盖古海峡南通古地中海(特提斯海)。第四纪以来经历了以上升为主的升降运动,南部地区隆起较大,图尔盖古海峡地区转化成分水岭;北部则相对沉降,形成海河湾式海岸。大部地面海拔50~150米,地势低平,沼泽广布。

中西伯利亚高原

位于北亚中部,介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构造上属于西伯利亚地盾和地台,围绕阿纳巴、阿尔丹太古代变质岩地盾,有古生代地台型沉积。古老的褶皱基底从中生代以来经历多次升降运动,以上升占优势,致河流切割强烈,河谷纵横,阶地发育,如下通古斯卡河和安加拉河河谷,即有 9~14级阶地。地形主要是海拔600~700米以下的具有网格状水系的切割台地。

哈萨克丘陵

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图兰低地之间。构造上属于北亚陆间区的中间小地块,久经侵蚀,海拔一般300~500米,地面平坦,只有个别的起伏和断崖,还分布着盐沼和沙丘。

图兰低地

位于中亚内陆盆地,地势低洼,且有不少地面低于海平面。第三纪以前本区尚被古地中海所淹没,中新世以后成为陆地。

南部区

以古老台地为主,包括阿拉伯台地、德干高原、中南半岛中部高原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恒河平原。

阿拉伯台地

位于阿拉伯半岛,属于前寒武纪古陆,寒武纪以来几乎没有受到褶皱变动,古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都保持平整,仅具有单斜构造,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第四纪初随着东非、红海、死海大断裂地沟带的形成,本区西部有大规模的基性岩浆涌出地面,形成广大的熔岩台地。

德干高原

为印度半岛的主体,属前寒武纪古陆,久经侵蚀,地势西高东低。西部边缘的西高止山海拔1000~1500米,东部边缘的东高止山海拔500~600米,高原内部深受河流侵蚀切割,多残丘、地垒和地沟。西北部有广大面积被晚白垩系的熔岩所覆盖,有方山地貌。

中南半岛中部高原

又名掸邦高原。主要由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石灰岩层构成,并有大花岗岩体侵入。为一山地性高原,被南北纵行河流切割,岩溶地貌发育。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位于西南亚的中部,介于伊朗高原和叙利亚台地之间,原为波斯湾一部分。由于受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冲积,逐渐形成今日的冲积平原。“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区”。

印度河-恒河平原

又名印度大平原,构造上属于新褶皱山前拗陷地带。原为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一部分,由印度河、恒河及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印度河与恒河的分水岭海拔仅250米左右。

中部区

以山脉与高原为主,位于北部区和南部区之间,东接太平洋岸山地,西至小亚细亚半岛,面积约占全洲 1/2以上。帕米尔山结为许多山系汇合区,东延的山系有喜马拉雅山系、昆仑山系、天山山系和阿尔泰山系,并从萨彦岭向东遥接雅布洛诺夫山脉;西延的山系在与亚美尼亚山结之间,围成伊朗高原,在亚美尼亚山结以西,围成安纳托利亚高原。亚洲中部高大山系,多挟有山间陆块,其隆起者为高原(如青藏高原),沉降者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

帕米尔高原

南界兴都库什山脉,北界阿拉依山脉,是第三纪造山运动形成的高大山结,一般海拔4000~5000米,拥有许多高峰,如中国的公格尔山(7719米)、苏联的共产主义峰(7495米)等。由于大规模的最新隆起,使帕米尔成为现代山地冰川最发育的地区之一。

青藏高原

位于大陆中南部,是由一系列东西横亘的高大山脉组成的山地性高原,高原面可分两级,较高的为山原面或山顶夷平面(海拔5000~5200米),被夷平的最新地层为早第三纪砂页岩。较低的为湖盆宽谷高原面(海拔4500~5000米),出露的最新地层主要是晚第三纪湖相层。第四纪以来,高原大幅度抬升,在山麓、湖滨广泛发育更新世巨厚的砂砾岩层。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互相碰撞造成的,因为印度板块以很小的角度斜插到亚洲板块之下,两个板块重叠,乃形成青藏高原巨厚的地壳和高峻的地势。

喜马拉雅山脉

位于青藏高原南缘,平均海拔6000米,自北而南可分 4条不同宽度的平行山带,北部带为特提斯喜马拉雅,主要由早古生代~早第三纪的海相地层构成。中部带为高喜马拉雅,平均海拔6000~7000米,主要由古老的结晶岩系组成,现代山地冰川发育。南部带为低喜马拉雅,海拔3000~4000米。再南为西瓦利克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1000米左右。

天山山脉

位于中亚内陆的断块隆起山地,南与昆仑山脉之间挟有塔里木盆地,北与阿尔泰山脉之间挟有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是天山山脉中一个山间断陷盆地,艾丁湖海拔-155米,是中国最低的地方。

蒙古高原

东界大兴安岭,南界阴山山脉,西接阿尔泰山,北接萨彦岭、肯特山和雅布洛诺夫山脉。高原平均海拔1580米,大部为单调的台地,古老的夷平面可分3级,即杭爱准平面(海拔3000米)、蒙古准平面(海拔1800米)和戈壁准平面(海拔1500米)。地表结构主要为岩石裸露的垄岗与浅平洼地相结合,垄岗代表基岩的侵蚀面,浅平洼地主要是白垩纪~第四纪的堆积层。

亚美尼亚火山高原

位于伊朗高原与安纳托利亚高原之间,是一个多火山的熔岩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大阿勒山(海拔5165米)是个死火山。南部的凡湖,系由熔岩堵塞而成。

伊朗高原

位于帕米尔高原和亚美尼亚火山高原之间,是一个被边缘山脉围绕的山间高原,具有许多小内陆盆地。北部边缘山地主要有厄尔布尔士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一般海拔3300米。达马万德山是一个死火山,海拔5604米,为伊朗最高峰。南部边缘山脉主要有扎格罗斯山脉和苏莱曼山脉,一般海拔3000米,高原内部大部海拔为900~1500米。

安纳托利亚高原

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也是一个山间高原,北侧的克尔奥卢山脉海拔2500~2800米,南侧的托罗斯山脉海拔3000~3500米,高原内部海拔约1300米。

东部区

以北东走向的山脉和平原为主,位于大陆东缘,包括 3条相间排列的北北东走向的巨型隆起带和3 条巨型沉降带:第一隆起带是由一串岛链组成的弧形构造,北起堪察加半岛,经环太平洋岛弧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是东亚大陆边缘濒太平洋强烈褶皱带,以新生代沉积岩和火山岩广泛分布、中酸性岩大量侵入和现代地震活动频繁为特征。第一沉降带由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及南海组成, 均有较厚的新生代沉积。 第二隆起带由锡霍特山、中国东北东部山地、斜贯朝鲜半岛的山地直至武夷山脉组成。第二沉降带由布列亚盆地、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和北部湾组成,主要为白垩纪~早第三纪沉积。第三隆起带由朱格朱尔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及雪峰山脉等组成。第三沉降带由呼伦贝尔-巴音和硕盆地、陕甘宁盆地及四川盆地等组成,主要为晚三迭纪~侏罗纪的地层。

矿藏

亚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富集区多。主要矿藏有石油、煤、铁、锰、锡、钨、锑、铜、铅、锌、铝、金、银、钾盐、硫、磷、云母及宝石等。矿藏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受大陆发展过程和大地构造的制约。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居各洲首位,可分三大储油带:

(1)中部山地高原南北两侧储油带,北侧西起大高加索山脉北麓和里海西岸的巴库, 经伊朗高原北缘、 锡尔河、阿姆河上游、费尔干纳盆地,东至中国西北部。南侧西起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波斯湾,经伊朗高原南缘、印度西北部和恒河下游,东至缅甸西部,并南延到苏门答腊东北部和爪哇北部。储油层主要为第三系砂岩及页岩。波斯湾地区因地处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原是大陆块边缘海盆地,接受了中、新生代沉积,向东北又遇到扎格罗斯缝合线的阻挡,因此形成了著名的沙特阿拉伯-波斯湾大油气田,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60%,其中沙特阿拉伯一国就占世界总储量的 1/4。

(2)东部边缘山脉内侧、新华夏系沉降带储油带,北起萨哈林岛两侧,经日本北海道西部、本州西北部、中国东北、华北、东南沿海、台湾岛东部,南至加里曼丹东部和西北部,储油层主要为中生代湖相地层和新生代地层。亚洲东缘大陆架上有广阔的边缘海盆地,沉积了很厚的新生代地层,在岛弧的外围沿深海沟又有俯冲带构造,有利于大陆架油气田的形成。

(3)西西伯利亚鄂毕河中、下游储油带,含油层属白垩系的三角洲沉积,如苏联的秋明油田。

有色金属矿藏如锡、钨、锑的储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南岭构造带历经海西、印支、燕山与喜马拉雅等期造山运动的影响,岩浆活动频仍,钨、锡、锑、铜、铅、锌等矿特别富集,形成一条有色金属矿带。同时,从中国南部经缅甸东部、泰缅国境,到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与勿里洞岛,还有一条连续的锡矿带,构造上属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与环太平洋构造带的交接地带。锡矿储量约占世界总量 2/3,世界上七大产锡国中有 4个是东南亚国家。西伯利亚东南山地、贝加尔湖以东地区、锡霍特山地,也有因岩浆活动形成的锡矿。

根据矿藏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可分为三大区:

(1)北亚大陆区、中轴大陆区和南亚大陆区,前寒武纪经历多次剧烈的褶皱变动和岩浆活动,生成多种矿床。如铁矿(北亚的安加拉-伊里姆斯克磁铁矿,中国东北东部山地的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印度的比哈尔、奥里萨含铁石英岩型铁矿等)、锰矿(印度中央邦前寒武纪锰榴石英岩矿床等)、铬矿(印度的比哈尔、奥里萨,土耳其的埃拉泽,伊朗的北部和南部等)、贵金属(印度的戈拉尔、北亚的阿尔丹、蒙古的肯特山北麓都有原生金矿)和宝石(斯里兰卡的拉特纳普勒)等。

(2)北亚陆间区是旧褶皱山地区,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陆地升降和海水进退频繁,主要矿藏有煤矿(如北亚的库兹巴斯和通古斯盆地、中亚的卡拉干达、中国华北、印度德干高原东北部)、钾盐(如中亚乌兹别克的丘别加坦矿床和土库曼的卡尔柳克矿床)和有色金属(如哈萨克斯坦、外贝加尔、巴尔喀什湖以北地区)。

(3)南亚陆间区和濒太平洋地带是新褶皱山系,广泛存在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在大陆边缘海盆,也接受中、新生代沉积,矿种相当复杂,既有沉积矿床的石油和天然气,又有热液矿床及接触矿床的金、银、铜、铅、锌、汞、锑和气成矿床的锡。在基性岩石中有铬、镍。与火山活动直接联系的还有硫磺和硼砂。

气候

基本特征

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带俱全、气候类型复杂。

亚洲大陆面积广大,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又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有广大的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他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严寒,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具有强烈的大陆性。例如亚欧大陆同处北纬52°,气温年较差柏林19.1℃,而伊尔库茨克则高达38.7℃。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上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绝对最低气温曾达-71℃,年较差更高达60℃以上,上扬斯克绝对年较差曾高达101.8℃。

陆地面积最大的亚欧大陆,濒临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广阔的海域。冬夏海陆的热力差异,以及高空行星环流季节变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明显地打破了对流层低层行星风带的分布,建立了亚洲强盛的季风气压场,引起海陆大气活动中心的强烈季节变化,使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季节转换,形成亚洲独特的季风环流系统。冬季,大陆低温范围很广,在西伯利亚南部和蒙古西北部,形成一个高压中心,通称西伯利亚冷高压或蒙古冷高压,此高压区略呈三角形分别向东北、东南和西方延伸,并形成冬季亚欧大陆高压轴。干冷气流由高压区向外吹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在太平洋岸多吹西北风,印度洋岸盛行东北风,北冰洋岸则吹西南风。晴朗严寒、干燥少雨雪、寒潮迭发、大风和霜冻等是冬季高压天气的特征。冬季大陆高压强大之际,也是阿留申低压低深之时,它以阿留申群岛为中心,范围扩及北太平洋的东西岸,是冬季西来气旋的总汇,在它的影响下,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西伯利亚东岸和日本群岛的迎风山坡,多降雨雪,也较温和。夏季,大陆强烈增温,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方向与气压梯度的分布同冬季相反,大陆高压系统消失,在最干热的印度西部、巴基斯坦南部、伊朗南部和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形成一个低压中心,通称印度热低压,同时,北太平洋高压夏季势强,与大陆低压之间,形成一个由东南倾向西北的斜坡,亚洲东部的东南季风,主要就是从该高压的西翼发出的。另一方面,夏季印度低压和赤道低压连为一体,与印度洋南回归高压带之间的气压梯度很大,因而吸引南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和澳大利亚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北上,转变为强大的西南季风。亚洲夏季气流,由海洋吹向大陆,降水比较集中,形成湿季。

气温与降水

冬季1月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2/3。大陆东北部为北半球的寒极 。冬季等温线走向围绕寒极,沿着东北—西南向延伸的亚欧大陆高压轴,呈向西南和南方凸出的弧形;等温线分布很密,气温梯度很陡,从低温中心的寒极到赤道附近的新加坡,南北温差高达81℃。夏季,大陆西南部成为一个热源,围绕干热荒漠出现35℃以上的闭合等温线;等温线分布比冬季稀疏,气温梯度比冬季缓和,例如 7月平均气温奥伊米亚康(14.8℃)与新加坡(27.4℃)仅相差12.6℃,南北温差要小得多。等温线走向大致与纬向一致,仅在东部沿海因受洋流的影响,使纬向分布受到干扰,有些线段与海岸平行。

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主要体现为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的趋势。赤道带附近为全年多雨区,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中国东南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和苏联远东区南部沿海为季风夏雨区。 年降水量多在600~1000毫米。个别迎风山坡,降水特别丰富,如位于印度东北部卡西山坡上的乞拉朋齐平均年降水量多达 11430毫米,为世界降水最多地区之一。西伯利亚的降水,随着远离大西洋的程度,从西(500毫米)向东(350毫米)递减。西南亚和中亚为终年少雨区,广大地区年降水量多在150~200毫米以下,形成荒漠。

主要气候类型

由于所跨地理纬度广、山地高原多、以及各部分所处海陆位置不同,亚洲各气候要素的变化极端,气候类型复杂。除大陆西岸的温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其分布。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亚洲气候主要可划分为12个类型:

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

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南以7月10℃等温线为界。大陆东北部因寒流逼近,地形多山,故南界南伸可达北纬60°;东西伯利亚夏季较暖,7月10℃等温线向北凸出,使大陆苔原气候带变窄。极地长寒气候全年受冰洋气团控制,冬季严寒,长达8个月以上,全年降水量较少(100~250毫米),积雪层薄,永冻层深厚。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在极地长寒气候带以南,包括西伯利亚广大地区;南界西段大致与北纬50°线相当,东段自贝加尔湖南侧向东北沿外兴安岭至鄂霍次克海岸。大陆性强烈,如雅库次克年较差可达60℃。冬季严寒,长达5~7个月,上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是北半球的寒极。严冬过后即入暖夏,7月平均气温可达10~20℃。年降水量西部较多(300~600毫米),东北部较少(200~300毫米)。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朝鲜半岛、日本大部和苏联远东区南部,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大陆东岸,区域范围深受海陆分布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南界秦岭淮河,西界和北界则沿大兴安岭和外兴安岭,直至朱格朱尔山脉东端。冬冷夏热,冬干夏雨,四季分明。冬季盛吹强劲的西北陆风,大陆上寒潮频袭,夏季盛吹东南海风,全年降水量60~70%在夏季,平原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山地迎风坡可达1000毫米以上。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东南部、日本南部和朝鲜南端,北界秦岭淮河,西界青藏高原东缘。冬冷夏热,冬夏季风明显交替,冬季处于大陆高压南伸的前方,又有南支急流通过,故气旋过境频繁,降水量约占全年10%;夏季随着海洋季风北进和极锋北退,梅雨区也从南向北推进;梅雨降水量约占6、7两月总降水量的70%;9~10月沿海一带还有台风雨。 因此本区降水量比温带季风区丰沛,长江中下游约为1000毫米,迎风山地可达2500毫米以上。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由于赤道两侧的热带辐合带随季节南北移动,北半球冬季,亚洲大陆高压强大,热带辐合带南移至赤道低压带以南,此时南亚和东南亚则全在东北信风吹拂之下,形成干季。北半球夏季,印度低压低深,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北伸,热带辐合带移至赤道低压带以北,摄引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变为西南季风,经过印度洋面,吹进本区,形成雨季。在雨季来临之前有个短暂的热季(3~5月)。降水丰富但变率大,年降水量为1000~1500毫米,向风山坡可达2000毫米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18℃,最热月为25~30℃。西南季风在中南半岛比印度半岛要早来1个月,即雨季从5月开始, 4月气温最高。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则从6月开始,从半岛南端入境北上,7月中旬才能达到西北部,6~9月为雨季,5月气温最高。

赤道多雨气候

主要分布于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南部,四周暖海环抱,同时地处太平洋、印度洋之间和亚澳两大陆之间,深受亚、澳季风风向季节转变的影响,因此和同纬度的非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多雨气候类型相比,本区又具有海洋性和季风性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小,多在1.5℃以下,年平均温度 25~27℃。受海风调剂,热而不闷。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分布于图兰低地、中国西北内陆盆地和蒙古高原东南部。因深居内陆,终年被大陆气团控制,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图兰平原北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塔里木盆地仅5~50毫米。降水变率大,一般年变率在40%以上,且降水常具有暴雨性质。

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分布于温带荒漠、半荒漠区外缘向湿润气候过渡地带,包括苏联中亚北部、中国西北荒漠边缘、黄河中游地区以及内蒙古和蒙古大部。西接欧洲温带草原带,东界大兴安岭和太行山,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多数集中于夏季,如乌兰巴托平均年降水量193毫米,84%集中于夏季3个月。气温的季节变化明显,夏热冬寒的程度仅次于同纬度的干旱气候。

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分布于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风调剂,气候干燥。冬季温度 5~10℃,夏季气温在南部低地可达30~32℃,具有由温带干旱气候到热带干旱气候的过渡性质。又因本区接近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气旋活动影响,有一定降水,如德黑兰冬春月份(11月至翌年4月)约占年降水量(207毫米)的88.4%。高原内部多为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的荒漠。

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型气候)

分布于西亚的地中海沿岸和伊朗高原西南缘,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分布于阿拉伯半岛、伊朗高原南部,并沿南缘进入印度半岛西北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的控制和东北信风的影响,气候干热,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毫米,年变率在 40%以上,日较差大,相对湿度低(10%以下),经常发生沙风暴。

高山气候

分布于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各高山地区。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地势高低而呈垂直变化。如帕米尔高原即具有严寒的强烈大陆性高山气候,这里冬季漫长(10月至翌年4月),在海拔 3600米左右,1月平均气温 -17.8℃,7月13.9℃;由于空气稀薄,虽然太阳高照,雪线却在4500~5500米,以上为高山永久积雪带。

河流与湖泊

河网分布

亚洲河流的年径流总量为 13190立方公里,占世界的33.9%,居各洲首位。在地形结构和气候的影响下,长河众多,水系分布呈辐射状。内陆水系,包括无流区,面积广大,约占全洲总面积30%。河网疏密不均,在降水丰富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河网最密,流量也大,如长江河口年平均流量为32200立方米/秒,湄公河为14200立方米/秒;在降水稀少的中亚和西南亚,河网稀疏,有广大的内流区和无流区,流量也小,如锡尔河为473立方米/秒,约旦河为37立方米/秒。

山脉或高原是许多河流的源地,又常是水系的分水岭。以内陆荒漠为中心, 由帕米尔高原、 阿尔金山脉、蒙古高原东缘、阿尔泰山脉、哈萨克丘陵、图尔盖高原以及伊朗高原南缘的山脉围成广大的内陆水系。在内陆水系的外围。在朱格朱尔山脉、外兴安岭、雅布洛诺夫山脉、萨彦岭、哈萨克丘陵等以西和以北属北冰洋流域;在大兴安岭、横断山脉以东为太平洋流域;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托罗斯山脉以南为印度洋流域;还有少数短河注入黑海和地中海。

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太平洋流域

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和湄公河等,流向与构造地形方向一致,多东流入海。主要属于降雨补给的季风型河流,7~8月水量最大,水位最高,夏季径流量约占全年的40%以上,1~2月水位最低。秦岭淮河以南,降水多,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较小,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河水含沙量小,冬季又不封冻,利于航运、灌溉和发电。以北则水量季节变化大,夏秋水量充足,冬春水量较小,河水含沙量大,且有或长或短的结冰期。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约 1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约占年径流的70~80%,冬、春水量占20~30%。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485亿立方米。干流水量集中于夏、秋季,如流经兰州河段分别占年径流的37.7%和35.7%,冬季为枯水期,仅占10%左右。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年平均输沙量约为16亿吨。

印度洋流域

河流主要分两种类型:一为发源于青藏高原南侧的河流,有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等,为热带季风型河流,如恒河水量大部由夏季季风雨补给,最高水位在6~9月。一为发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亚美尼亚高原的河流,如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属于融雪水和雨水补给的河流,春季水位最高,夏季水位最低。

印度河全长2900公里,流域面积11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约2080亿立方米。河水补给以夏季季风雨(7~9月)为主(这时水位最高),高山冰雪融水为辅。3月底后河水迅速上涨,10月初水位下降,冬季为枯水期。

恒河全长2580公里,流域面积90.5万平方公里,河口流量(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合在一起)平均为3.0~3.8万立方米/秒。冬季为枯水期。 3~5月因冰雪融水而上涨, 6~9月因季风雨水位最高。 个别年份在10~11月,因飓风而形成三角洲上的洪水。

北冰洋流域

主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河水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春夏冰雪融化之际,水量非常丰富。 因处高纬,结冰期长(东西伯利亚可长达6~9个月),又因北流入海,各河上游先解冻,春季带有冰块的流水,常导致中、下游的冰上泛滥,形成广大沼泽地带。

叶尼塞河全长4102公里(以小叶尼塞河河源计起),流域面积258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 1.98万立方米/秒。有两种汛水 (融雪水和降水),各季径流总量之比是冬(12月至翌年2月)6%、春(3~6月)51%、夏(7~8月)22%、秋(9~11月)21%。 全河封冻常年发生在10~11月中旬,上游4月解冻,下游6月解冻。

内陆流域

较大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和塔里木河等,大部分发源于中亚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水源。阿姆河全长2540公里,流域面积46.5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1330立方米/秒; 每年有两次汛期,一在春季4~5月,一在夏季6~7月,最高水位在夏季;12月至翌年2月下游结冻。 短小的内陆河由于蒸发和灌溉,常在中途没于沙漠,如苏联哈萨克的楚河。沙漠边缘的内陆河水量很小,多为间歇河,只在春秋降雨时形成水流。在沙漠广布的内陆干旱地区,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5~20倍,形成广大的无流区。

湖泊的分布与成因类型

按湖盆成因分类主要有构造湖(贝加尔湖、库苏古尔湖、死海等),海迹湖(里海、咸海等)、冰川湖(青藏高原上的多数湖泊)、火口湖(白头山天池、镜泊湖等)和风蚀洼地湖(中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地区一些湖泊)。按水文化学性质分,有咸水湖(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东部、死海等)和淡水湖(贝加尔湖、洞庭湖等)。亚洲湖泊可分为 5个湖群。

北亚湖群

多冰蚀湖(如泰梅尔湖)和热融湖(如勒拿-维柳伊低地湖泊)。由断层作用形成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湖泊(深1620米)和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面积 31500平方公里),有色楞格河等流入和安加拉河流出,是一个外泄湖(见彩图);

8月表层水温最高(9~10℃),冬季有3~4个月的结冰期;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保留有第三纪的淡水动物,湖中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特殊性和古老性。

中亚湖群

多大型的海迹湖(如里海、咸海)和构造湖(如库苏古尔湖、乌布苏湖)。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面积36.8万平方公里(1980),湖水补给70%来自伏尔加河。北部湖水较浅、较淡,有淡水鱼类;东部盐分很高,沿岸有大量石膏和食盐沉淀,有导源于北冰洋的海豹、鲑鱼等,也有地中海型的生物,如大叶藻类、银汗鱼等;伏尔加河三角洲沿岸,盛产海豹、鲟鱼和鲑鱼。

青藏高原湖群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群,如喀顺湖,湖面海拔5556米,为世界最高湖泊。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冰川作用是湖泊生成的主要原因,多数湖泊分布在构造洼地中,与构造线一致;也有一些湖泊是冰蚀湖或冰碛湖。地处高寒地带,湖水补给多来自高山冰川和冰雪融水。湖水不能外泄,属咸水湖。

长江中、下游湖群

多属河迹湖,是在构造断裂沉陷的基础上由河流积水而成。河水是湖水的主要来源,一般在夏季河流涨水时,湖泊水位抬高,冬季水位下降。因与河流相通,湖水能够外泄,多为淡水湖,具有调节江河水量、发展航运、灌溉以及水产养殖的有利条件。

西亚湖群

主要是构造湖。位于死海地沟中的死海,面积1049平方公里,虽北有约旦河、东南有哈萨河注入,但因蒸发量大,水面不断缩小,湖水含盐量高达300‰左右,比一般海水高6倍以上,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盐库”。

土壤、植被与动物界

土壤、植被的分布规律

亚洲土壤、植被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北亚向南至中亚的平坦地区,依次出现苔原-冰沼土、针叶林-灰化土、森林草原-灰色森林土、温带草原-黑钙土和栗钙土、荒漠草原-棕钙土和干旱荒漠-灰钙土和荒漠土。从北亚经东亚至东南亚依次出现苔原-冰沼土、针叶林-灰化土、温带落叶阔叶林-棕色森林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和黄壤、热带季风林-砖红壤化红壤和热带雨林-砖红壤。又由于受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构造地形等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土壤植被的分布从沿海向内陆变化,例如中纬地带的东亚和中亚,自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渐减,植被更替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具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亚洲中部的山脉和高原,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现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的垂直变化,又具有特殊的垂直带结构。

发育最年轻、种类较简单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分布在亚洲北部,如苔原-冰沼土、针叶林-灰化土。发育历史悠久,种类非常复杂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分布在亚洲南部,如热带季风林和热带雨林,它们受古热带植物区系自然历史因素的制约,迄今仍有白垩纪和第三纪的残遗树种(如水杉、银杏)和古老的风化壳。

主要的植被-土壤类型的组成与结构

亚洲植被-土壤类型的分布和更替关系,基本上和气候类型布局图式一致,且每一类型区既具有世界同类型区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的特性。

寒带苔原-冰沼土带

大致与极地长寒气候区相当。永冻层深厚,最暖月土壤的活跃层厚也不过几十厘米。冻土阻碍树根的发育,只有苔藓和地衣能够茂盛生长。由于永冻层以上的积水不能渗透到地下,常年低温,水分蒸发也很少,因而地面过湿,沼泽很多,形成了土层浅薄、有蓝灰色层的冰沼土。苔原带自北向南还可分为4 个亚带,即呈斑状分布的北极苔原、连续分布的苔藓地衣苔原(典型苔原)、有矮桦出现的灌木苔原和有落叶松、西伯利亚云杉出现的森林苔原。

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带

大致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相当。夏季温暖有降水,有利于夏季生长、冬季休眠的针叶林植被的形成,使西伯利亚具有地球上面积最大、分布最北的针叶林带,如泰梅尔半岛上的针叶林向北深入苔原带中,可达北纬72°30′,为地球上针叶林带的最北界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针叶林主要由耐阴树种云杉、冷杉组成,林内郁闭阴暗,当地称为泰加群落。东西伯利亚的针叶林主要由喜阳的达乌尔落叶松和松树组成,冬季针叶脱落,又称明亮针叶林。中国大、小兴安岭的针叶林,亦属本带。在针叶林下形成具有灰化层、呈酸性反应的森林灰化土。

温带落叶阔叶林-棕色森林土带

大致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相当。为了适应冬季的生理干旱,阔叶树种都冬季落叶,树皮很厚,夏季枝叶茂盛,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故又称夏绿林。主要树种有蒙古栎、辽东栎、槭属、椴属等。夏绿林南部向亚热带森林过渡,逐渐出现阔叶常绿树;北部向针叶林过渡,有一个针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在温带季风湿润的落叶阔叶林下,形成棕色森林土,以中国辽东、胶东两大半岛最为典型;在半湿润的落叶阔叶林地带形成褐色土,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北平原和冀北山地。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和红壤带

大致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当。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又不严寒,没有明显干季,有利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长。日本、朝鲜南部和中国东南部森林属于此类林带。中国是本类型森林的主要分布区,有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常绿乔木。由于树叶革质较厚,叶面有蜡质层,且叶面向着太阳,能反射光线,故又称照叶林。在本区生物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充分淋溶,富铝化作用明显,形成酸性的红壤和黄壤。

热带季风林-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带

大致与热带季风气候区相当。分干湿两季,季风林的林相、季节变化分明,雨季颇似热带雨林,干季多数树种落叶,柚木、娑罗双树是典型代表。在年降水量 500~1500毫米、干季较长的地区,分布着热带疏林或热带草原,如印度的德干高原和缅甸中部地区。

热带雨林-砖红壤带

大致与赤道多雨气候区相当。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沿海地带,如中南半岛东西两岸、印度半岛西岸、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以及中国海南岛南部、台湾南部和云南南部都有分布。这里树种丰富,树木高大,仅马来半岛就有6920多种,雨林结构复杂,层次很多,且多藤木和附生植物,林相常绿,上层乔木高逾30米。著名的藤本植物白藤属和木本真蕨八字桫椤属以及龙脑香科乔木,是亚洲的特有种。成土过程处于高度富铝化阶段,形成了砖红壤。

上述各类型的分布和更替,基本上反映出亚洲从赤道带到北极带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除台原-冰沼土带和针叶林-灰化土带是横贯全洲的自然带外,其余各带均因内部大陆性气候强、山地高原盆地多、围绕大陆的水体不对称、内地距海遥远等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向西延展分布受阻,而呈现为局部的地带性。

温带草原-黑钙土、栗钙土带

大致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相当。亚欧大陆中部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草原,由于降水量不足,形成由丛生禾草组成的温带草原。苏联的北方草原水分条件较好,以阔叶的禾草和杂类草占优势,但南方草原气候比较干旱,处于向荒漠过渡,草丛比较稀疏,以窄叶禾草占优势。中国的典型草原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西南部、黄土高原中西部以及阿尔泰山、天山和祁连山的一定海拔高度地区,以旱生丛生禾草占绝对优势。温带草原的北侧与亚寒带针叶林带之间和东侧与温带混交林、夏绿林带之间,有一个过渡带即温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土壤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生物积累过程和钙积化过程,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黑钙土和栗钙土。

温带荒漠-棕漠土、灰漠土带

大致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相当。由于水分奇缺,植物种类稀少,以超旱生的半木本植物类型为主,多耐盐碱的灌木、小灌木和半灌木,如梭梭、沙拐枣、猪毛菜、蒿类。苏联中亚荒漠可分为蒿荒漠(粘土荒漠)、猪毛菜荒漠(盐土荒漠)和灌木荒漠(沙漠),后者水分状况稍好,生长着沙拐枣属、柽柳属和灌木,还有著名的半乔木白琐琐。中国西北荒漠可分为小乔木荒漠、灌木荒漠和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后者分布最广,此外还有大面积无植被或仅疏生个别植物的戈壁和沙漠。

热带和亚热带荒漠-荒漠土带

大致与热带和亚热带干旱气候区相当。严重缺水,荒漠广布,仅在绿洲生长着椰枣、树头棕属和金合欢属的植物。阿拉伯荒漠是热带荒漠,植物种类贫乏,常见有旱生特征的三芒草属、一些半灌木和多汁植物,还有一些属风滚草型的一年生植物。小亚细亚盐质荒漠相当广泛。伊拉克有石质荒漠和砾质荒漠。波斯湾两岸有世界上最大的椰枣林。

亚热带硬叶常绿林-褐色土带

位于地中海沿岸,面积很小,是欧洲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带的延续。

植被-土壤带的垂直分布

高大山地和高原,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及其比例关系也发生变化,形成气候带的垂直变化,从而植被-土壤带也具有垂直结构。

动物界的主要特征和动物地理区

亚洲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大陆型动物区,动物的种类、数量都很多,许多种动物的分布范围也很广。动物界与北美洲和非洲之间有密切联系,如亚洲和北美洲具有同一的苔原动物种属(驯鹿、北极狐、北极熊、海豹等)和亚寒带针叶林动物种属(麋、獾、貂、熊、狼、松鼠等)。在红海形成以前,亚非连成一体,便于动物往来,两洲有共同的动物,如狮、豹、象、犀、猴等。亚澳之间动物联系极少,在苏拉威西岛和龙目岛以西为亚洲型动物,在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为澳洲型动物。而苏拉威西岛和小巽他群岛的动物,具有两洲间的过渡型。从全球动物界看,亚洲主要属于全北区和印度马来亚区,前者面积很大,但不适于动物发展的因累很多,又分5个亚区;后者远离冰川中心,北有高山屏障,动物种类最多,又分为 2个亚区。

北极亚区

分布于北冰洋沿岸和苔原地区。动物种类贫乏,但个体数量却多。北冰洋沿海一带,栖息着以鱼类为食的鸟类,形成“北极鸟市”,并分布着白熊、海豹、海象、海狗等动物。在大陆苔原带生活着驯鹿、北极狐、田鼠、雪羊等,它们多以苔原植物或一些小动物为食。

西伯利亚亚区

植被良好,食料很多,故动物种类比苔原带为多。坚果、浆果、草类为松鼠、豹鼠、田鼠等的食料,而这些小动物又是棕熊、狼獾、猞猁、黑貂、红狐等的食料。麋是针叶林中的大型动物,受狩猎法的保护。黑貂、红狐、猞猁、松鼠等,毛皮珍贵,常被称为“软金子”。

东北中国亚区

包括中国东部、朝鲜、日本和苏联远东部分地区,主要属于东亚阔叶落叶林地带,为全北区与印度马来亚区之间的过渡区。因未受第四纪大冰川的直接影响,成为第三纪动物的避难所。动物种类比针叶林带为多,基本动物群有啮齿类的花鼠、黑线姬鼠、东北兔等和食肉类的东北虎、豹、狐、林貂、黑熊等,以及有蹄类的鹿、麅、野猪等,鸟类有丹顶鹤、锦鸡等,许多是候鸟。

中亚亚区

中亚温带草原地带,多善于奔驰和掘地的食草动物,如羚羊、瞪羚、野驴、野马、双峰驼、黄羊等。高山地区有牦牛、西藏羚羊、雪豹、褐熊等。河口与沼泽地区则常是鸟类群集之地。

地中海亚区

为过渡性动物区,代表性动物有小亚细亚和高加索山地的摩甫伦羊、岩羚羊、山羊、鹿和山猫等。

印度-中南半岛亚区和马来亚亚区

为印度马来亚区。主要为热带森林类型的动物,在种类组成上与非洲有许多相似之处,拥有许多特有的高级类群,如哺乳类中的鳞甲目、长鼻目、狭鼻猴类、獭猴科、犀科等。红海形成以后,亚非两洲动物群又各自独立发展,演化为同属不同种的动物,如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的猩猩和非洲的大猩猩、黑猩猩,以及亚洲野牛与非洲野牛、印度犀与非洲犀等。终年高温和潮湿,有利于变温动物的生活,爬行类、两栖类得到充分发展。由于植物性食料全年丰富多样,营树栖攀援生活和食果性的动物种类特别繁盛,如灵长目、松鼠科、食果蝙蝠等。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还生活着东半球唯一的马来貘。本区的鸟类也极繁多,原鸡、孔雀等为特有鸟类。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和地域差异

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

亚洲属全球最大的陆地自然综合体。 东半球东北部、 亚欧大陆东部的地理位置,地势最高、起伏极端、结构特殊的地形,大陆性强烈、季风性典型、类型极复杂的气候,长河众多、内流区广大、辐射状的水系,以及植被土壤带与动物界分布空间组合错综复杂,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具有多样性、极端性和典型性;地理环境结构以纬度地带性为基础,兼有非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综合烙印;矿藏、水力、森林、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丰富性。总的来说,亚洲是以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性和结构的复杂性区别于其他各大洲。

地理环境结构的差异性

根据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的区域分异规律,亚洲区域分异的特点可概括为:

(1)由于大陆面积广大,包括从赤道带到北极带所有的纬度带,使亚洲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差异,表现有自北向南、循序更替的纬度自然带。亚洲自然带比较齐全,其他各大洲难与伦比。

(2)由于陆块庞大、构造地形复杂、山地高原汇聚、围绕的水体不对称,以及内陆距海遥远等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很大,形成东亚—中亚—西南亚之间以非纬度地带性为主的自然带结构,表现为由内陆荒漠、半荒漠向外经草原、森林草原而到外围的森林带,呈非纬度的环状分布。在高大山脉和高原区则具有垂直自然带结构。亚洲的温带草原和荒漠是世界上同类型中分布最广的。

地理分区

根据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的综合影响,亚洲自然综合体的第一级区划,可分成6大自然地理单元:

北亚大区

高纬的位置、广大的面积以及周围水体的不对称,使北亚具有强烈大陆性的寒湿气候和广阔的永冻现象。有耐寒的植被和特征显明的动物界,纬度自然带结构特别典型,北极冰原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均为全球性自然带。

东亚大区

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东缘,是一个沿经线方向延伸的自然区。地壳变动剧烈,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多山,具有季风型气候和水系,自然景观主要为亚热带到寒温带的森林。处于海陆交接地带,尤多半岛和岛屿,对东亚自然特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同时,本区南北跨有30多个纬度,区内的纬度差异也很显著。根据区域内部差异,东亚大区可划分为朝鲜半岛、日本群岛、中国东部季风区等副区。

东南亚大区

其地理位置对大区特点的形成有特殊意义,一方面它是亚洲大陆纬度最低的地区,属赤道带和热带;另一方面它正扼亚澳两大陆之间和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会地带,使其具有湿热的特点,从而形成繁茂的热带森林和繁多的动物种属。本大区包括两大构造单元(印度马来地块和新褶皱山地)、两大气候类型(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和两大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由于海陆分布、地形和风向等地区差异的影响,东南亚大区还可划分为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岛屿等副区。

南亚大区

素有“次大陆”之称的独特自然地理单元,具有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其自然景观与海陆分布、地形、风向尤其是降水量的多寡有密切联系。西高止山西侧、东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和阿萨姆邦地区,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为热带雨林景观。德干高原大部为1000~2000毫米,形成干季落叶林。德干高原内部和印度半岛西北部为 500~1000毫米,形成热带稀树草原。塔尔沙漠及其周围 ,降水稀少, 为热带荒漠和半荒漠。斯里兰卡岛西南部面向西南季风,降水量超过3000毫米,属于热带雨林景观。

西南亚大区

紧邻欧非,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副热带高压带笼罩本区大部,周围多为干旱地区,干旱性和大陆性是本区自然界的总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 地形、风向和降水的差异,还可划分为 6个副区:伊朗高原区、阿拉伯半岛区、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区、 地中海东岸区、小亚细亚高原和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区及高加索山地区。

中亚大区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又多为山脉围绕的高原、盆地与低地,很难受到海洋气流的影响,因而具有大陆性很强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水系主要为内陆流域,多著名的内陆湖泊。自然景观主要为温带草原、半荒漠和荒漠, 高山带具有高山气候和垂直景观带结构。从亚洲整体来看,中亚既具有介于北亚与南亚之间的纬度带的意义,又具有介于东亚与西欧之间的海陆相关位置的意义。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的气候对本区自然景观的形成起主导作用。根据中亚的地区差异,还可划分出帕米尔高原区、哈萨克丘陵和图兰平原区、蒙古高原区以及中国西北地区等副区。

发展简史

亚洲历史悠久,文化光浑灿烂。黄河流域(中国)、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印度)、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巴比伦,今伊拉克境内)是世界著名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中世纪亚洲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居领先地位,有许多科学发明创造,在农业、手工业、水利工程、医学、数学、天文学等科学技术,以及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在世界上都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从16世纪起,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开始侵略扩张,葡萄牙、 西班牙、荷兰、 英国、法国、帝俄等先后从海上、陆上侵入亚洲,在沿海建立据点,掠夺金、银、宝石、丝绸和香料(胡椒、肉桂、豆蔻)等。18世纪后半期起,西方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亚洲侵略,逐步向内陆扩张,进行残酷的殖民战争和经济掠夺,强占土地,奴役人民,并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强迫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甘蔗、橡胶、咖啡、椰子、茶、棉花等。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完成之后,他们进一步把亚洲变成发展工业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的倾销市场。为了掠夺资源,先后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开矿山、修铁路、建港口,并在西亚地区大肆勘探石油,占据油田,开采原油。18~19世纪,帝俄继续向中亚、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扩张领土,侵略中国和朝鲜。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之后,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向外扩张侵略,先后侵占了朝鲜和中国等大片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亚洲除日本发展为军事帝国主义外,其余的国家大都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直接占领成为殖民地的面积占全洲的2/3。还有些国家名存实亡。殖民统治长达二、三百年,严重地阻碍了亚洲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致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绝大多数国家先后获得了政治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到80年代亚洲共有41个政治单位,其中独立国家39个,还有两个尚未独立地区──东帝汶和巴勒斯坦。除日本外,都是发展中国家。

居民

人口

亚洲人口约272770万(1984,不包括苏联,包括土耳其欧洲部分),占世界总人口的58.3%。在古代和中世纪,亚洲人口比世界其他各洲人口总和还要大1倍。近几个世纪,由于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和封建关系的束缚、经济发展迟缓,人口死亡率高,人口增长速度慢,1850~1900年间只增1.4亿,1900~1945年增加不到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家的独立,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和医疗条件的初步改善,死亡率显著降低,出生率仍保持较高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1950~1980年的30年间,人口增长了12亿,年平均增长率20‰,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以西亚为最高,一般都超过30‰。近年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正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已初见成效。

世界上有7个拥有1亿人口以上的国家, 4个在亚洲,依次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超过8000万人口的有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亚洲平均人口密度仅略低于欧洲,其中新加坡(4061人)、孟加拉国(657人)、巴林(596人)、马尔代夫(530人)、日本( 314人)等国居世界人口高密度国家的前列。亚洲有两个人口高密度区,一是东部和东南部,主要包括中国的东南半壁(特别是黄河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 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朝鲜南部海岸,日本中央横贯带(东京到福冈联线)两侧地区(特别是京滨、阪神和名古屋三大城市圈),中南半岛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三角洲地带,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马来半岛的西海岸和新加坡等。这里是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一般每平方公里人口都在300人以上。二是南亚次大陆,包括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以及巴基斯坦的东半部和尼泊尔的南部。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200人,其间恒河和印度河中下游平原高达400 人。北纬60°以北的原始林区、冻土地带、内陆高原和高山以及沙漠地区,地域广阔,人烟稀少,如蒙古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1人,阿拉伯半岛的沙特阿拉伯、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等也只有3~4人,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之一。

亚洲绝大多数国家是人口年轻型国家。儿童少年人口比重大,其中东南部、西部和南部各国高达42~43%。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略低于欧洲。老年人口比重相当于欧洲的1/2至1/3。西亚产油国是世界老龄人口比重最小的地区,主要是由于高出生率和大量青壮年外来移民造成的。如科威特和伊拉克65岁以上的老人只占 2%,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只有 3%。日本已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亚洲人口的职业构成也在变化中,第一产业人口比重下降,但仍居优势(20世纪80年代初)。其中以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为最高,如尼泊尔、老挝超过90%,孟加拉国、柬埔寨在80%以上,印度为72.1%,大部分国家为70%左右。西亚地区略低。新加坡与科威特属于特殊类型,第一产业人口不足2%,日本为 10.4%。第二产业人口比重明显上升,目前除日本、新加坡和西亚部分国家外,一般只占10%左右。第三产业人口多在20%左右,但新加坡与日本都占一半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亚洲城市人口有一定增长。1980年有城市人口6.7亿,约占世界总城市人口的40.2%。就城乡人口构成来看,亚洲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8%,低于世界平均值,仅高于非洲,尚属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但地区差异很大,大致西部高于南部和东部,如西部的科威特占88%,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占72%,伊拉克占68%;而南部的尼泊尔、不丹只有4%,泰国,老挝也只占10%稍强,印度占23.3%。只有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日本的城市人口也高占76.2%。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数目正在增加,1980年有60多个,其中上海、北京、天津、香港、东京、汉城、加尔各答、孟买、曼谷、雅加达、德黑兰、卡拉奇等都是超过500万人口的大城市。

种族和民族

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其中尤以南亚为甚。蒙古人种(黄种人)是亚洲主体种族,约占全洲人口60%以上;其次为欧罗巴人种(白种人),约占全洲人口 1/3以上;还有少数澳大利亚人种(棕色人)和人种的混合类型。

蒙古人种分南北两支,北支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蒙古、朝鲜、日本和苏联的西伯利亚、中亚和远东地区,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以及南亚的尼泊尔、锡金、不丹和西亚的土耳其等国。南支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南支又称马来人种,体型较小、肤色较深。有人认为它是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过渡性种族。欧罗巴人种的南支集中分布在南亚次大陆和西亚地区,包括孟加拉国、印度北半部、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等国, 以及除土耳其以外的西亚地区。肤色比欧洲白种人略深。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印度东南沿海和斯里兰卡的达罗毗荼人等都属于澳大利亚人种。亚洲历史悠久,不同族群间很早就有混合交融,黄白人种的混合类型遍布中亚和南西伯利亚地区。

亚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一半。其中有几亿人口的汉族,也有人数不到1000人的民族或部族,如印度安达曼群岛上有明科皮人,印度尼西亚的托亚拉人等。

语言

通常按语言词汇和基本语法相近似的程度,分成若干语系(其下又分若干语族)。亚洲有 8个语系,人口在 400万以上,其中汉藏语系人口约占亚洲人口的40%。主要包括汉、藏、缅、苗、瑶、壮、侗、泰等语族,集中分布在中国和中南半岛各国。其次为印欧语系,主要包括印地语、波斯语,约占亚洲人口的1/4。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闪含语系,包括西亚的阿拉伯语,约有1400多万人。还有朝鲜、日本、阿尔泰(蒙古、满族)和达罗毗荼语系,以及乌拉尔、维吾尔等语系。

宗教

亚洲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佛教是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早在公元前6~前5世纪,起源于印度和尼泊尔毗邻处。主要传播在中南半岛各国和斯里兰卡。其中,泰国把佛教奉为国教。

伊斯兰教起源于沙特阿拉伯的西部,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都是伊斯兰教的圣地。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西亚与北非同为主要分布区。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亚,以及南亚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居民也多信奉伊斯兰教。在亚洲有信徒约4亿人,教徒通称穆斯林。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伯利恒和耶路撒冷是基督教圣地。黎巴嫩与塞浦路斯部分居民信奉东正教,菲律宾是东方信奉天主教的国家。还有印度广为流传的印度教。犹太教在以色列占统治地位。日本普遍信奉佛教和神道教。

经济地理

亚洲除日本外,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大多数国家独立以来民族经济都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工业产值和对外贸易额成倍增长。国民生产总值逐年上升。单一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改变,部分国家发展粮食生产,争取自给,效果显著。

亚洲有许多农业、矿业和工业产品在世界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目前有如天然橡胶、茶、 黄麻、 马尼拉麻、水稻、生丝、胡椒、金鸡纳霜、柚木等十几种农产品各占世界总产量的 80%以上;花生、 粟等各占一半以上;棉花、甘蔗、 烟草、水产品等也都占1/3左右。亚洲矿产资源丰富,石油蕴藏量为 500多亿吨,约占世界总蕴量的60%。原油产量10亿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年产锡矿砂14.6万吨,占世界的63.4%。此外,铁、铜、镍、铝土、铅锌等矿石产量都占有一定地位。亚洲的棉纱和棉织品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钢、生铁、汽车、船舶、水泥、化肥的产量都占1/4至1/3。

经济(除日本、新加坡外)仍以农业、采矿业为主,加工工业不甚发达。

农业

在亚洲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中仍占首位,农产品在出口值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长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5个农业地域类型:

水田集约化农业

是亚洲典型的代表性农业类型,亦称亚洲农业类型。亚洲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水热同季,水田率高,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地带,年产水稻谷约4亿吨, 占世界水稻产量的90%以上(1982)。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中国是水稻种植的源地。 中国、 日本、朝鲜的深耕细作,单位面积投入劳动量多,施肥量高,每公顷产量为4~7吨。东南亚和南亚以单季稻为主,一般每公顷产量2吨左右。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要出口区,年输出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0%以上。1982年泰国(占31.9%)、巴基斯坦( 7.9%)、缅甸、印度、中国和日本是主要出口国,多输往印度尼西亚、朝鲜南部、苏联、伊拉克和马来西亚等地。水稻主要分布在平原,中国的长江流域 、珠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和中南半岛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带,以及爪哇岛、恒河中下游和印度河三角洲等地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生产区,其中中南半岛的三角洲地带基本上是单一水稻种植区和出口区。

旱田农业

该农业区降水量在 300~1000毫米之间,雨量变率大,有良好灌溉系统的地区能旱涝保收。多为分散个体经营、集约化的自给农业。单产低于水稻。以粮食作物为主,有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粟;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等。同时饲养马、牛、羊、猪等。以中国华北、东北地区和印度的德干高原、恒河中下游以及日本的北海道为代表区域。

游牧半游牧农业

是蒙古和中国内蒙古、西北地区以及西亚的干燥半干燥草原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多逐水草而居,放牧牛、绵羊、山羊和骆驼。以自给为主,商品率低。在绿洲地带,发展灌溉农业,以种植麦类和杂粮为主。

种植园农业

是近代出现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多为西方殖民者入侵后,资本主义经营的大农园,生产技术水平较高,还有一些当地居民或华侨经营的小种植园。种植供出口的热带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棕、椰子、甘蔗和茶等。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斯里兰卡等国。

迁移农业

是一种原始的农业经营方式,放火烧荒,然后耕种,不施肥、不灌溉,两三年内土地肥力耗尽,易地再耕。这种耕作制度对自然资源破坏大,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和中南半岛北部山区,以生产杂粮为主。

工业

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产值一般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采矿业和农产品加工的轻纺工业为主。重工业正在发展。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并各具特点。

东亚

1949年后,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充分发挥原有的上海、东北、华北等工业区的基地作用,并在西北、西南、华中资源丰富的内陆建立起重、轻工业区。新兴的深圳等经济特区正在蓬勃发展。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经济大国之一。形成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的工业体系。工业集中分布在以京滨、阪神、名古屋为中心的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朝鲜立足本国原料燃料,发展了重、轻工业,主要集中在大同江下游和东北部沿海地区;南半部的京仁、釜山工业区发展较快。蒙古工业以畜产品加工为主,多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

东南亚

60年代以来,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工业发展迅速(包括利用外资,发展进口原料加工工业)。新加坡并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南亚原油生产有较大发展,已成为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的主要经济支柱。在苏门答腊和爪哇岛建立了新的炼油中心。还建有许多出口加工区。

南亚

印度工业较发达。以孟买为中心形成了纺织工业区;加尔各答的黄麻工业居世界之冠;东北部的达摩达尔河流域,在丰富的煤、水力资源和附近铁矿的基础上,建立起钢铁工业基地。南部班加罗尔为新兴的机械工业中心。

西亚

除阿富汗、黎巴嫩和土耳其外,多数国家均以生产原油和炼油为主。原油生产在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国民收入中占绝对优势(占90~99%)。在世界能源中也有极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西欧、北美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西亚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大油田、油港和炼油厂主要集中在波斯湾沿岸地区。

交通运输业

80年代初,亚洲铁路总长约19万多公里,公路长400多万公里,内河通航里程24万公里。中国东半壁、日本、爪哇岛、斯里兰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发达,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广大内陆地区和沙漠地区以畜力为主。东南部沿海海上运输发达,有上海、横滨、神户、香港、新加坡、曼谷和孟买等国际性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空运发展迅速。

参考书目
  1. 吉林师范大学等编:《世界自然地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2. 刘德生编著:《亚洲自然地理》,商务印书馆,北京,1960。

参考文章

  • 亚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地理意义?地理知识
  • 广东柑橘新害虫亚洲玉米螟粮食作物
  • 病虫手册——亚洲玉米螟粮食作物
  • 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粮食作物
  • 白头发的亚洲妇女如何化妆?美容/塑身
  • 亚洲的北部和南部在地形上各有哪些特点?地理知识
  • 巴西培育出抗亚洲锈病真菌大豆品种经济作物
  • 北美洲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与亚洲同类型气候相比有何独特之处?地理知识
  • 亚洲矿藏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和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地理知识
  • 亚洲的蓝莓生产?果树园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93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