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di dili
[外文]:geography of polar region
研究极地地区地理环境的结构及其演化规律,以及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领域。
地区范围一般把北极圈(北纬66°33′)以北的大陆、岛屿和以北极为中心的北冰洋叫做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公里,北冰洋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依据气温、林线、连续永久冻土、北极光带,以及水文等的分布状况划有其他界线。最暖月(7月)平均气温10℃的等温线常被认为是北极地区适宜的界线,因为它与林线的北界基本一致。以此为界,北极地区的陆地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为1500万平方公里。
南极地区的界线有 3个:
(1)南极大陆边界;
(2)南纬60°线;
(3)南极辐合带。南极辐合带位于南纬50°~60°之间,是一条气候、海洋水文和生物的重要界线。它与最暖月(1月)平均气温 10℃的等温线大致相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认为南极辐合带是最合适的界限。依此,南极地区应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以及南大洋(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面积约1820万平方公里)。
极地特征北极地区(见彩图)和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有明显差异(见表)。(见极地荒漠植被、极地气候)
研究简况极地地理研究是随着人类对极地的探险和多学科的科学考察而进行的。
北极探险和考察。早在公元前 4世纪就有人到北极地区探险。到16世纪中叶,英国和荷兰商人为寻找通往中国和印度的北部海上航线,不断派探险队到北冰洋地区探险考察。从17世纪开始,俄国多次向北极地区和远东派遣探险队。美国R.E.彼利于1909年4月6日到达北极。
1882~1883年的第一次国际极地年是国际合作进行北极科学考察的开端,挪威、丹麦、瑞典、芬兰、俄国、美国、英国等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科学观测站,派出了考察队,对气象、气候、地球物理、北极光和海洋等学科进行了详细的观测。1932~1933年的第二次国际极地年对北极地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以后进行的国际合作研究还有白令海大陆架过程和资源研究计划(PROBES)和南森漂流站计划(NDS)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金、金刚石、磷灰石等巨大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开采,冻土和极地工程的研究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对于极地环境的影响,又成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研究项目。北极地区最广泛的研究课题有 3个:
(1)北极地区大陆冰盖在世界的热量平衡和水、气循环中的作用,这对北半球的气候关系极大;
(2)北极光(见彩图)、无线电传播异常和高层大气中的能量粒子等与磁力线的关系;
(3)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保护。
南极探险和考察。经历了 4个阶段:
(1)帆船探险时代(1772~1900)。这一阶段始于1772~1775年英国J.库克的环南极航行。继J.罗斯1831年发现北磁极之后,为寻找南磁极的位置,1838~1843年法国、美国和英国先后派出了3支探险队。
(2)英雄探险时代(1901~1928),以R.阿蒙森率领的挪威探险队和R.F.斯科特率领的英国探险队分别于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到达南极点为代表。1909年1月,澳大利亚D.莫森第一次实测了南磁极的位置。
(3)航空时代(1929~1957)。1929年11月29日,美国R.E.伯德首次成功地飞越南极,开创了南极考察的航空时代。飞机为航空摄影测量和南极内陆的科学考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国际合作时代(1957年起)。鉴于南极地区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地位,各国科学家进行国际科学合作,最后促成了第三次国际极地年(1957~1958),即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诞生。在此期间,12个国家(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美国、英国和苏联)在南极大陆和附近岛屿建立了50多个科学站,除重点研究高层大气物理(包括气象、极光、宇宙射线、电离层物理等)外,还对地磁、重力、地震、冰川、地质、测绘和生物等作了全面的考察。60年代以来,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不断发展,突出的课题有:
(1)南极冰盖和邻近海域海冰研究,以揭示世界气候的长期变化和预测未来气候;
(2)高空大气物理(包括宇宙射线、电离层、极光)研究;
(3)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目的是找矿和揭示南极大陆的地质历史及其在全球构造中的地位;
(4)南大洋生物资源调查,为开发南极磷虾和渔业资源服务。目前着重进行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有:
(1)国际南极冰川计划(IAGP);
(2)南极实验(POLEX)(属于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3)干谷钻探计划(DVDP);
(4)罗斯冰架计划(RISP);
(5)深海钻探计划(DSDP);
(6)南大洋海洋生物资源调查(BIOMASS)。现在,在南纬60°以南的常年科学站有几十个。除定位观测外,航空物探和火箭探测、钻探以及卫星资料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
中国南极考察1980年1~3月中国科学家对南极进行了首次考察。1981年5月,成立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0~1984年,先后派出40余名科学工作者分别到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智利、日本和联邦德国的南极考察站或考察船,参加合作研究。研究课题包括:地质、地貌、地球物理、高空大气物理、气象、冰川、生物、海洋、极地工程和后勤保障等。1984年11月20日至1985年4月10日,派出了由“向阳红”10号和“J121”两艘万吨轮和 591人(包括南极洲考察队 54人和南大洋考察队 74人)组成的首次南极考察编队,历时142天,在乔治王岛南端建起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南纬 62°12′59″,西经58°57′52″)(见彩图),并且在站区进行了地质、地貌、地磁、地震、高空大气物理、气象、测绘、生物、医学和极地工程等学科的综合考察。南大洋考察队则在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了海洋生物、海洋气象、海洋化学、海洋水文和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等6个学科23个项目的考察。1989年2月26日,中国在南极大陆普里兹湾附近的拉斯曼丘陵上建成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南纬69°22′24″,东经76°22′40″)。现以长城站和中山站为基地,中国已开展对南极的常年科学考察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