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娩介绍

关于分娩介绍,第1张

关于分娩介绍

[拼音]:fenmian

[外文]:parturition

发育成熟的哺乳纲真兽类动物的胎儿连同胎盘、胎衣通过母体子宫阴道排出体外的过程。

分期

胎儿从子宫中产出的主要动力是子宫肌和腹壁肌的一系列强烈收缩。到了妊娠末期,子宫膨大,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逐渐增加,到分娩前数日,子宫收缩力逐渐加强。子宫肌的收缩具有阵发性的特征,每两次收缩之间出现一定的间歇,收缩和间歇交替进行,所以通常叫阵发性收缩,简称阵缩。阵缩的生理意义在于如果连续收缩而无间歇,则胎儿的血液循环将因子宫肌长期收缩而发生严重障碍,会引起胎儿的窒息和死亡。子宫强烈收缩压迫并引导胎儿归到临产前的正常位置。同时引起子宫口的扩大,以便娩出胎儿。真兽类动物分娩过程(产程)一般经历3期:

(1)子宫颈松开期;

(2)胎儿排出期;

(3)胎衣排出期。

子宫颈松开期(即开口期)

从子宫开始间歇性收缩起,到子宫颈口完全张开和与阴道之间的界限完全消失为止。此期内,子宫出现一系列阵缩。开始收缩时间很短,间歇时间长,以后收缩时间延长,间歇时间缩短。阵缩时胎儿和羊水挤入子宫颈,迫使子宫颈开放,部分胎膜通过子宫颈突入阴道中。最后胎膜因受到阵缩的强烈压迫而破裂,部分羊水从裂孔流出,胎儿的前部同时随羊水流进骨盆腔。

胎儿排出期

子宫颈完全张开到胎儿娩出为止。此期中,子宫肌发生更强烈、频繁而持续的收缩。同时腹壁肌肉和膈肌也发生强烈收缩,使腹腔内压显著升高,迫使胎儿从子宫经阴道排出体外。

胎衣排出期

胎衣是胎儿的附属膜的总称。其中包括部分断离的脐带。此期从胎儿排出后到胎衣排出为止。胎儿娩出后经过一定时间子宫肌又重新收缩,把胎衣从子宫排出。狗、猫等食肉类动物的胎衣随着胎儿同时娩出;马胎衣易脱落,排出快,一般不超过一小时;牛的胎衣不易脱落,故排出较慢,但一般不超过12小时;猪在全部胎儿娩出后很快排出胎衣。

动因

一般认为,分娩的发生不是由某一种特殊因素所致,而是由机械性扩张刺激、激素、神经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系、协同而促成的。根据绵羊等动物的实验结果认为,胎儿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分娩的起动起着重要作用。

机械因素

当胎儿迅速生长时,在子宫扩张的同时子宫平滑肌对雌激素及催产素的敏感性也增强。双胎比单胎的妊娠期短,这说明胎儿体积或子宫的扩张达到适当程度时,对子宫收缩和起动分娩有一定作用。然而,这些变化是渐进的,妊娠期较短的胎儿并不一定都大,因此不能说分娩的起动是由于子宫容积增大引起的。

激素

催产素可以使子宫发生强烈的阵缩,从而对分娩起重要作用。分娩开始阶段,血中催产素的含量变化不大,但当胎儿娩出时则达到高峰,随后又降低,因此催产素对于分娩过程的维持是必需的,但并非始动因素。催产素的分泌由来自内部和外部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通过下丘脑作用于垂体后叶而释放的。外源性催产素在妊娠末期也可以加速分娩。在妊娠时由于孕酮水平提高,这会减少子宫肌活动,阻滞兴奋在子宫肌内的传导,从而有助于妊娠的维持,而在妊娠末期,虽血中孕酮水平并无明显下降,但由于子宫局部孕酮水平的下降,子宫肌即由抑制中解脱出来,分娩就开始起动。雌激素能增强子宫肌的自发性收缩,并能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分娩时,雌激素和孕酮的比例,也有变化。妊娠末期,雌激素分泌量逐渐增加,它有克服孕酮的抑制作用,使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增强而有助于分娩过程。也有可能是雌激素通过刺激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而触发分娩。前列腺素在触发分娩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3点:

(1)对子宫肌有直接刺激作用;

(2)某些前列腺素如PGF2α有溶解黄体作用;

(3)促使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根据测定,分娩时子宫静脉血液中PGF2α的浓度升高,但其来源不太明确,一般认为,子宫局部的PGF2α可能是由子宫内膜产生的,母体胎盘生物合成的PGF2α先到子宫肌层,继而进入子宫静脉血中。如牛、羊在分娩前夕子宫静脉血PGF2α的浓度开始上升,到分娩终止时,PGF2α的含量仍然较高。血浆中雌激素浓度上升,也能激发子宫中PGF2α的产生。

胎儿的作用

绵羊实验中发现发动分娩时胎儿也起相当重要作用。临近妊娠末期,胎儿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有明显的变化。当胎儿发育成熟后,胎儿的脑下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可以促使胎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胎儿胎盘,能抑制孕酮的分泌,刺激雌激素的产生;此外它又可作用于母体胎盘,刺激PGF2α的合成。同时胎儿的肾上腺皮质,又能分泌大量的雄性激素,这种激素也可能刺激胎盘中雌激素的产生。雌激素与PGF2α以及由母体的垂体后叶释放的催产素,都对分娩的起动有重要作用。

有人认为,在接近分娩时子宫肌对有关的激素和机械刺激敏感性逐渐增强,当胎儿发育成熟时,它的脑下垂体分泌大量的ACTH使胎儿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后者引起胎儿胎盘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同时也刺激子宫内膜分泌大量的前列腺素。前列腺素使妊娠黄体萎缩并抑制胎盘产生孕酮。在孕酮降低的情况下,雌激素刺激子宫,使子宫发生自发性收缩;胎囊和胎儿的前置部分对子宫颈及阴道的刺激会反射性地使母体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在催产素单独或与前列腺素共同作用下,子宫发生节律性收缩,从而使胎儿迅速娩出。上述观点的根据是从绵羊实验得出的,是否适用于其他动物还有待探索。

产后期

产后母体生殖器官恢复到正常情况的过程,通常叫做产后期。

子宫的恢复

分娩后,子宫内膜表层变性到最后脱落,继而再生,由新生的内膜代替曾作为胎盘母体侧的内膜。在再生过程中,变性脱落的胎盘母体侧内膜、白细胞、部分血液及残留的羊水、子宫膜分泌物等被排出,这种排出液叫恶露,最初呈红褐色,以后变为黄褐色,最后变为无色透明。各种动物恶露排尽的时间不同。如恶露排出的持续时间过长,一般说明子宫内有病理变化。

分娩后由于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在产后头几天子宫壁变厚。随后肌纤维变细,结缔组织退化变性,部分被吸收,此时血管也变细,部分退化,最后子宫壁重新变薄,此过程叫做子宫复旧。但不能真正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子宫复旧的生理机制目前了解还很少;基于肌细胞的细胞质迅速减少、细胞核聚集很近等变化,可能有核酸的重新分配。

卵巢功能的恢复

分娩后卵巢的变化因不同动物而异。例如,母马卵巢内的黄体在妊娠后半期已经开始萎缩,到分娩时黄体已经消失,因此,分娩后很快就有卵泡发育,产后第一次发情出现较早,一般在产后十多天便第一次排卵。牛卵巢中的妊娠黄体,在妊娠末期已开始有变性现象,到分娩后才完全退化。乳牛于产后30~72天出现第一次发情,肉牛是46~104天。猪的妊娠黄体在分娩后迅速退化,3~5天时有卵泡发育和发情现象,但不排卵,一般在断奶后才能正常发情和排卵。人类产后不授乳者,约8周后月经周期复现,卵巢功能恢复,个别产妇于产后4~6周就能出现月经。

其他器官的恢复

阴道、阴道前庭和阴门在产后头几天内就开始恢复,但还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大小。骨盆和韧带在分娩后4~5天可以复原。

参考文章

  • 养猪几个关键的“三天”(一)配种、分娩后三天猪
  • 春季母猪分娩前后如何管理?猪
  • 分娩母猪的暑期护理猪
  • 如何饲喂分娩期母猪?猪
  • 奶牛的分娩预兆牛
  • 母猪分娩产程过长的解因猪
  • 母猪分娩小常识猪
  • 养猪场分娩舍应该注意的常见疾病产生猪
  • 分娩母猪的暑期的护理猪
  • 母猪分娩后如何护理?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36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