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聚煤古地理介绍

关于聚煤古地理介绍,第1张

关于聚煤古地理介绍

[拼音]:jumei gudili

[外文]:coal-accumulation paleogeography

含煤岩系形成过程中居主导地位的沉积环境或地貌景观。主要包括:聚煤盆地距侵蚀区的远近;聚煤盆地距海岸线的远近;聚煤盆地的地形特征;聚煤盆地的水动力条件;水介质的化学特征;聚煤盆地的水动力条件;水介质的化学特性和生物群落的分布等。

含煤岩系古地理类型,是德国K.F.瑙曼于1854年提出的。当时只划分为近海和内陆两个类型。这个分类对聚煤古地理的研究起过很大的作用,并沿用至今,即现在的海陆交替相和陆相含煤岩系。但随着煤地质学的发展,这个分类过于笼统,难于从成因上阐明含煤岩系的古地理类型。

中国各地质时代的含煤岩系分布广泛,聚煤古地理环境多种多样。1956年,黄汲清在论述中国含煤地层地质时代及分布规律时,曾划分为陆相或基本陆相沉积区、海陆交替相宽广盆地沉积区、内陆山间盆地和山前盆地沉积区以及浅海沉积区等。

苏联地质学家 Г.Ф.克拉舍宁尼科夫分析若干地区含煤岩系的沉积特点,将聚煤古地理环境划分为6种类型:广阔滨海冲积平原、广阔大陆冲积平原、滨海山间或山前盆地、滨海山前平原、大陆山间平原、大陆山间或山前盆地。

上述两个分类自50年代提出以来,中国煤地质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增加了一些新的类型和亚型,如海湾型、三角洲型等,但大的分类及其划分原则与以前的大体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43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