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介质的中心峰介绍

关于电介质的中心峰介绍,第1张

关于电介质的中心峰介绍

[拼音]:dianjiezhi de zhongxinfeng

[外文]:central peak of dielectrics

1971年,T.里斯特在用中子散射方法去观察钛酸锶(SrTiO3)的相变时,发现在立方-四方相变温度(相变温度Tc=150K)附近,除了有对应于这种结构相变的软模的散射峰外,还有一个很窄的准d性散射的峰,它随温度趋于Tc而迅速增强。这些年来,已用各种实验手段(包括中子散射、光散射、磁共振、穆斯堡尔谱、超声、介电色散等)在许多种材料的结构相变中看到类似的现象。人们把这个准d性峰叫做中心峰。尽管不同实验手段观察到的中心峰形状略有不同,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它很窄,宽度只有软模的宽度的103到105分之一。二是在温度趋于Tc时,它的强度临界发散。对于中心峰现象目前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理论解释。最先的解释是把它看作是软模与系统内部的某些低频涨落相耦合的结果。如把软模当作是简单的阻尼振子,那些低频涨落当作是简单的弛豫型的涨落,可以得到有中心峰的系统响应函数,适当选择参数亦能唯象地说明一些实验现象。也有人认为这些低频涨落是晶体中声子密度的涨落。但这个模型难以说明中心峰与相变的本质联系,也难以解释它为什么如此窄。后来人们又提出两种类型的解释。一种认为中心峰的起因是在高温相中,当温度接近Tc时,会出现一些近程有序的“团”(称微畴),微畴的产生和畴壁的运动形成中心峰现象。一种认为中心峰的起因是软模与晶体中杂质、缺陷的耦合,这种耦合可能在温度近Tc时形成一些局部的有序化区域,它们的散射形成中心峰。这两种解释都有某些根据,但都同样不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43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