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林效益介绍

关于森林效益介绍,第1张

关于森林效益介绍

[拼音]:senlin xiaoyi

[外文]:beneficial effect of forest

森林生物群体的物质生产、能量贮备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表现的价值。森林的水平分布广、占有空间大、成分复杂、结构稳定。与其他植被相比,森林固定太阳能的效率最高,第一性生产率和生物量最大。森林生物通过生理代谢、生化反应、物理和机械作用,既调节、制约和改善林内的环境条件,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与森林相近的其他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

内容

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个方面。

经济效益

也称直接效益。即主要提供下列物质和能源的效益:

(1)木材。森林的主产品。可制作原木、坃木、板方材、三板材(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和削片,用于建筑、车辆、船舶、枕木、矿柱、造纸和家具制造等。 ②能源。每立方米木材可产生热量约1670万千焦。世界每年作为薪炭燃烧而耗费木材约有12亿立方米,占世界木材总产量46.9%。在发展中国家,薪炭能源占总能源的比重达84.7%。现在有的国家正试验从森林植物中提炼石油,以解决能源危机。

(3)食物。林木种子可用作油料资源的有核桃、花椒、油茶、油橄榄、油棕等;可作为食品的有板栗、枣、柿、榧子、松子等。从植物枝、干、叶中还可提炼食用淀粉、维生素、糖等。林副产品中蘑菇、猴头、木耳、银耳等都是佳肴珍品。森林中的鸟兽、两栖、爬行类等狩猎资源占陆生动物资源的绝大多数,出产大量肉、 皮、毛、羽、骨、蛋、 角等。

(4)化工原料,如松脂、单宁、紫胶、芳香油、橡胶、生漆等(见林产化学加工)。

(5)医药资源。药用植物如刺五加、毛冬青、人参、灵芝、猪苓、平贝母、冬虫夏草以及来源于动物的熊胆、鹿茸、麝香、五灵脂等都是名贵中药。20世纪70年代已从喜树、三尖杉等提炼出抗癌药物。

(6)物种基因资源。生存于森林中的生物种类甚多,其中有不少属于珍稀或濒危种类。

此外,森林还可为多种科学研究,如遗传、进化、生态和水文研究等提供科研材料或基地。

生态效益

由于森林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的调节作用而产生的有利于人类和生物种群生息、繁衍的效益。主要包括:

(1)调节气候。浓密的林冠阻挡太阳辐射,使林内呈现巨大的温室效应。与无林地相比,冬暖夏凉、夜暖昼凉,温差较小,有利于林下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在生长季节,森林强大的蒸腾作用有助于消耗热能而使温度下降;空气湿度的增加,则易形成雾淞、露、霜等水平降水;同时对垂直降水也有一定影响。

(2)涵蓄水源、保持水土(见森林水文作用)、防风固沙。森林的覆盖、截留降水作用, 使土壤免于雨水溅击和地面径流的冲刷。而降水渗透到地下,变成缓慢的地下径流,既有利于削弱洪峰水量,又利于森林水分、土壤的保存。

(3)减少旱灾、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夏季森林使地面温度降低,空气垂直温差变化减少,上升气流速度减弱,因而还可削弱形成雹灾的条件。

(4)改良土壤。枯枝落叶层经微生物分解变为有机质而增加了土壤肥力。

社会效益

表现为森林对人类生存、 生育、 居住、活动以及在人的心理、情绪、感觉、教育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社会效益难与生态效益截然分开。如降水经森林土壤渗透过滤,水中所含有毒物质如砷、汞、铅和氰、氯、氟等化合物以及病菌被阻滞在土壤里。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林冠枝叶表面吸附灰尘和有毒微粒,吸收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氟化物、氯气等,都有助于消除污染,有益人体健康。森林植物的叶、芽、花、果能分泌具有芳香挥发性的杀菌素,有的森林植物释放氧离子,都可杀死细菌。因此森林常成为疗养的理想场所。此外,枝叶树干对声波阻挡吸收作用还有利于消除噪声。森林所具有的优美的林冠,千姿百态的叶、枝、花、果,以及随季节而变化的绚丽多彩的各种颜色,还可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和陶冶性情的环境条件。

特点

森林是最丰富的物质、 能量、 信息资源库。它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直接效益(经济效益)和间接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森林的存在,在地质史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处于陆地植物群落演替进化的顶极阶段;森林的个体生长发育时间也很长,如有的乔木可达数十年、 几百年、 甚至上千年。所以森林的效益是相对稳定的。但效益的大小、 强度、范围和深度则依森林生物群体的数量、年龄、质量、分布、代谢功能、每一个生物成分的地位以及环境不同而有变化。森林生物(包括建群树种、伴生植物和动物)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分布结构、年龄结构和质量结构等都处于最佳状态时,才能发挥出最高的效益。这种状态一旦遭到人为(过伐、错误的经营方式等)或天灾(雷火、地震、火山爆发等)的破坏,其效益必然下降。森林效益还表现出整体性和多种效益之间的相关性。森林作为一个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生态系统,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巨大而完善的整体。因此森林的各种效益也都是其整体效益的一个侧面,并且总是同时得到发挥的。一种效益消失,常伴随着另一种相关效益的消失或削弱。因此如把森林仅作为掠夺木材的对象,就会破坏森林的其他动、植物资源,降低经济效益,其生态效益也随之消失(见森林生态系统)。

利用和研究

人类对森林效益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仅限于对木材的简单再加工和手工业生产。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对木材需求量的增加,森林采伐运输工业迅速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加工也得到相应发展。但同时,森林的大面积采伐,又导致生态失调,水土流失,沙化面积扩大,水、旱灾时有发生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迫使人们把过去单纯采伐木材的经营方针转变为注重整体效益,实行多功能、高效益的永续利用的经营方针,以求在不破坏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与此相适应对森林效益利用的研究也更趋全面。现在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定量分析和模型设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研究及模型设计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5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