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qing yubao
[外文]:forecast of fishing condition
对反映未来一定时期和一定水域范围内渔业资源状况的各要素如渔期、渔场、鱼群数量和质量,以及可能达到的渔获量(以下简称可能渔获量)等所作出的预报。按时间分长期、中期和短期 3类。长期和中期预报侧重鱼群的数量、质量和可能渔获量,其中鱼群质量指鱼群的年龄组成、鱼体大小等。短期预报则侧重捕捞对象动态,即渔场和渔期,特别是密集鱼群分布区(俗称中心渔场)随时间的变动情况。至于三者的时限并无严格规定,通常长期预报指在1年以前,中期和短期预报分别指在汛期前和汛期内作出的预报。中国习惯上将渔情预报分为可能渔获量预报、渔汛期预报和现场预报等。前者相当于长期预报或中期预报;汛期预报和现场预报则相当于短期预报。
渔情预报是为渔业资源管理和生产服务的。可能渔获量预报在渔业上应用很广,可作为对渔港、渔业基地设施等的投资决策、确定渔获量限额、编制年度和长期渔业生产计划以及生产单位对渔船的配置等的重要依据。汛期预报和现场预报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生产单位,可据以预报缩短渔船侦察鱼群的时间,从而及时掌握中心渔场,提高渔获量。
可能渔获量预报可分以下2类:
(1)经验性预报,又称统计预报。常用的统计方法有相关法、相似法和时序分析法等。相关法是根据某一个时期内捕捞对象的渔获量与在此以前的海洋环境、气象条件以及渔业资源生物学等方面的多年统计资料,从中选取与预报期间渔获量相关关系最密切的因素作为预报指标,经计算回归方程后进行预报。过去多用单因子作预报,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多元回归方程的计算量变得很小,现已逐步应用多因子预报方法以提高预报精度。相似法是以已有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将当年的情况与历史上情况最接近的年份相比较,并按最接近的年份作出预报。可以“聚类分析”等数学方法将历史资料分类,并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判别,从而使相似法更系统化、定量化。时序分析法则是根据某一个指标的长期资料,经过统计处理,从不规则的表面现象中看出某种规律性本质的方法。在渔情预报中常用的指标为总渔获量或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渔获量的规律性变动则有长期趋向(上升趋向或下降趋向)和周期性变动等。时序分析法通常在长期渔情预报中应用。统计预报的优点是简明,易于掌握;缺点是因各种关系仅仅是外部现象间的联系,预报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2)理论性预报。是在用数学方法分析捕捞对象资源量变动与各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后作出预报的方法。以渔业生物学资料为根据,一般需经设计数学模型、计算参数和确定预报期内捕捞力量等步骤。捕捞对象每年的资源量是资源量增加和减少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增减分别决定于资源的补充量和生长量及资源的捕捞死亡和自然死亡。渔业资源的增加和减少还与环境条件和捕捞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数学模型中涉及许多因子。但由于目前对上述各因素间相互关系的机制远未研究清楚,故预报时通常对数学模型进行简化:或提出某些假设以减少参数,例如假设自然死亡系数为常数、环境条件逐年不变等;或根据渔业资源自然死亡率波动较大的时期出现在个体发育早期某个阶段的一般规律,取自然死亡率比较稳定时的幼体数量作指标预测补充量。无疑,这些简化措施都会影响预报的质量。
汛期预报和现场预报通常根据捕捞对象的洄游分布状况与海洋环境诸要素(如水温、盐度、海流)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广泛搜集生产情况、海洋环境调查和试捕结果等现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作出。由于预报期较短,要求搜集整理资料和预报必须迅速及时,因此情报网的完善、通讯技术和鱼群侦察手段的现代化,是保证汛期预报或现场预报满足实用要求的重要条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