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虫激素类农药介绍

关于昆虫激素类农药介绍,第1张

关于昆虫激素类农药介绍

[拼音]:kunchong jisulei nongyao

[外文]:insect hormone

一种新型农药。由昆虫激素和对昆虫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植物性物质制成,或为人工合成的仿昆虫激素。昆虫激素是由昆虫自身分泌并影响其变态、发育、繁殖或互相传递信息的微量化学物质。当它的分泌受到抑制或增加时,昆虫的发育或正常活动即受阻碍、干扰。在多种昆虫激素中只有一部分可用作农药。其特点是活性高、用量少(一般在1微克以下的剂量即发生作用)、专一性强,且无公害。由于这类药剂与传统杀虫剂毒杀害虫的致死作用不同,故也称作“软杀虫剂”或第3代杀虫剂。主要可分内激素和外激素两大类。

内激素

70年代后逐步被用作农药。主要包括下列类型。

保幼激素

昆虫在幼虫期咽侧体内(与脑连接)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使昆虫自卵孵化后继续保持在幼虫状态。幼虫经数次蜕皮到最后一龄时,保幼激素停止分泌,才蜕皮化蛹。若在这时用保幼激素处理,可使昆虫化蛹不正常而死亡。昆虫成虫用保幼激素处理,可使其不产卵或产卵后不孵化。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类似物,比天然保幼激素活性高几百倍,现已有不少种类。其中有的对蚊类幼虫、贮粮害虫和温室内同翅目害虫有较高的药效。保幼激素也可用于家蚕饲养,使桑蚕摄食后延迟化蛹,从而增加蚕丝的产量。

抗保幼激素

即存在于熊耳草、胜红蓟等植物体内的早熟素,能抑制昆虫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从而使幼虫早熟、死亡。抗保幼激素对害虫的各龄期都有效,但离实际应用尚有距离。

蜕皮激素

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控制蜕皮的一种激素,缺乏或过多时会使昆虫发育不正常而死亡。这种激素结构较复杂,合成困难,且不能从昆虫体壁外渗入,某些昆虫(如蝗虫)在消化道内也不吸收,因而至今尚难实际应用。

抗蜕皮激素

主要指灭幼脲类物质。具有抗几丁质合成作用,使昆虫蜕皮时不能形成新表皮,变态受阻而死亡。用灭幼脲类处理成虫,可抑制成虫产卵或产卵后不孵化。已作为商品性农药的灭幼脲I,其优点是对高等动物和鱼类、鸟类的毒性都低,选择性强,可保护益虫而对马尾松毛虫、粘虫、棉象、舞毒蛾等有较高药效。

外激素

或称昆虫信息素,是昆虫向体外释放,用于相互传递信息的物质。其中雌虫或雄虫分泌的相互吸引求偶的物质称性信息素。种类很多,用作农药时有3方面的作用:

(1)测报虫情。将微量性信息素吸收在载体内,制成诱捕器,根据诱捕某种害虫的数量可预报虫情,确定施药适期。

(2)诱杀。在有信息素的捕获器中,加一些杀虫剂,可诱杀成虫,从而减轻幼虫的危害。

(3)迷向。在一定的区域内,大量释放性信息素,可扰乱害虫雌、雄之间的正常求偶行为,从而失掉繁殖力。

在推广使用上,为使空气中较长时期保持性信息素的一定浓度,可将其制成微胶囊、空心纤维剂或多层片剂,以便持续缓慢释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52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