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自然资源介绍

关于农业自然资源介绍,第1张

关于农业自然资源介绍

[拼音]:nongye ziran ziyuan

[外文]: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一般指各种气象要素和水、土地、生物等自然物,不包括用以制造农业生产工具或用作动力能源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和风力、水力等资源。查明不同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特点和开发潜力,加以合理利用,不但对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国民经济。

构成

农业自然资源的构成主要可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气候资源

即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其特定组合。太阳辐射是农业自然再生产的能源,植物体的干物质有90~95%系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水既是合成有机物的原料,也是一切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条件;陆地上的水主要来自自然降水。温度也是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在水分、肥料和光照都满足的情况下,在一定适温范围内,许多植物的生长速率与环境温度成正比。因此,气候资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农业生产的布局、结构以及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

农业气候资源通常是采用具有一定农业意义的气象(气候)要素值来表示。例如,热量条件以生长期长短、总热量多少以及热量的季节分布和强度等表示;其中生长期和总热量分别指植物生长起止温度之间所经历的天数和日平均气温的积累值(积温);热量强度指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极端最低气温或气温日较差等。热量条件能否满足作物生长需要,还与其季节性变化能否与作物生育动态相适应有关。降水同农作物生育和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值是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变率、相对湿度等。有时还可以综合因子表示,如用干燥度,即最大可能蒸发量对同期降水量的比值来表示干湿程度等。用以表示光照条件的,有太阳辐射强度、光合有效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等。各个气候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雨日多,光照便少,温度也偏低。因此,在评价气候资源时,还必须考虑它的组合特征。

水资源

即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较低可溶性盐类而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通常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这是一种动态资源,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而以大气降水为基本补给来源。地表水指河川、湖泊、塘库、沟渠中积聚或流动的水,一般以常年的径流量或径流深度表示;土壤水指耕层土壤土粒的吸湿水和土壤毛管水;地下水指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壳岩石或土壤空隙(孔隙、裂隙、溶洞)中可供开发利用的水。地下水资源又可分为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前者系指一个水文地质单元中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接受补给而形成的资源,常用多年平均补给量来表示;后者则指允许开采的地下水资源数量。自然降水和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间不断运动交替,互相转化,形成自然界的水循环。河川地表径流及土壤水由自然降水不断补给;地表水通过蒸发或植物蒸腾以及流入海洋后的蒸发,又成为自然降水的来源。浅层地下水也和自然降水有直接联系,并和地表水存在着相互补给关系。河川、湖泊、塘库、沟渠等以渗漏方式不断补给地下水;在人类活动中,一部分地下水又被提取成为地表水。河川中的枯季径流,有时也靠浅层地下水补给。深层地下水和矿藏相似,与地表水的循环更替期很长,有的达千年以上,一经开采,往往很难补给,常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因此,不能作为常用资源。水资源对农业生产具有两重性:它既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又是洪、涝、盐、渍等农业灾害的根源。

土地资源

一般指能供养生物的陆地表层,包括内陆水域,但不包括海域。土地除非农业用地外,还有一部分是难于利用或基本不能利用的沙质荒漠、戈壁、沙漠化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寒漠、石骨裸露山地、沼泽等。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有些难于利用的土地正在变得可以逐步用于农业生产。

农业用地按其用途和利用状况,可以概分为:

(1)耕地,指耕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等。

(2)园地,指连片种植、集约经营的多年生作物用地,如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等。

(3)林地,指生长林木的土地,包括森林或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疏林草地等。

(4)草地,指生长草类可供放牧或刈割饲养牲畜的土地,不包括草田轮作的耕地。中国通常称北部和西部10个省(自治区)大面积连片的草地为草原,称南部和中部各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山丘地区较为零星的草地为草山、草坡。凡已加利用的草地(也称草场),按其不同的经营利用方式,分别有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等。

(5)内陆水域,指可供水产养殖、捕捞的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淡水水面以及苇地等。

(6)沿海滩涂,又称海涂或滩涂,是海边潮涨潮落的地方,位于大潮高低潮位之间,海岸地貌学上称为潮间带,是沿海可供水产养殖、围海造田、喜盐植物生长等的特殊自然资源。

在草地和林地中,适宜于开垦种植农作物或牧草的天然草地、疏林地和其他荒地称为宜农荒地;适宜于营造森林的疏林草地和荒山荒地则称为宜林荒山荒地,均属农业的后备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即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类型。但广义上,人工培养的植物、动物和农业微生物品种、类型,也可包括在生物资源的范畴之内。生物资源除用作育种原始材料的种质资源外,主要包括:

(1)森林资源,指天然或人工营造的林木种类及蓄积量。

(2)草地资源,指草地植被的群落类型及其生产力。

(3)水产资源,指水域中蕴藏的各种经济动植物的种类及数量。

(4)野生生物资源,指具有经济价值可供捕、捞或采、挖的兽类、鸟类、药用植物、食用菌类等。

(5)珍稀生物资源,指具有科学、文化价值的珍稀动植物。

(6)天敌资源,指有利于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益虫、益鸟、蛙、益兽和有益微生物等。

基本特性

各种性质不同的农业自然资源也有共同的基本特性和演变规律,主要是:

(1)整体性。它们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的整体。如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群落。一种自然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甚至资源组合的相应变化,如原始森林一旦被破坏以后,就会引起气候变化、水土流失和生物群落的变化,成为另一类型的生态系统。

(2)地域性。由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及其运动特点,以及由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和地质地貌变化,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各不相同。从而不仅大的区域如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平原和山区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以至各种资源的性质、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等都有很大差别;即使在一个小范围内,如在水田和旱地、平地和坡地、阳坡和阴坡,以及不同的海拔高度之间,也都有不同的资源生态特点。严格地说,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只有相似的而无相同的地区。

(3)可更新性。与矿产资源随开发利用而趋减少的情况不同,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和可循环的。主要表现在土壤肥力的周期性恢复,生物体的不断死亡与繁衍,水分的循环补给,气候条件的季节性变化等。更新和循环的过程可因人类活动的干预而加速,从而打破原来的生态平衡。这种干预和影响如果是合理的,就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使农业自然资源继续保持周而复始、不断更新的良好状态,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反之,则某些资源就会衰退,甚至枯竭。

(4)可培育性。人类虽不能创造自然资源,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它的形态和性质。如通过改土培肥、改善水利、培育优良的生物品种等,进一步发挥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

(5)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地球上土地的面积、水的数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等,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都有一定的量的限制。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资源被利用的范围和途径,还受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但相对而言,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它的生产潜力却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有可能做到保持农业自然资源的循环更新,而且可以不断地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使有限的资源能无限地发挥其生产潜力。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

从全国范围看,中国的气候、土地、水和生物资源分别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光、热条件优越,但干湿状况的地区差异大。中国南北相距5500多公里,跨近50个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20°~50°之间的中纬度地带。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一般西部大于东部,高原大于平原。以西藏为最高,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的太阳辐射条件优于世界上不少平均温度相似的地方,长江流域优于日本和西欧。农作物生长期间的热量条件,除分别占国土面积1.2%和26.7%的寒温带以及青藏高原多属高寒气候外,其余72.1%的地区处于温带(占国土25.9%)、暖温带(占18.5%)、亚热带(占26.1%),以至热带和赤道带(占 1.6%),全年0℃以上积温均在2500℃以上。其中以海南为最高,达8500~9000℃,无霜期 100天至全年无霜。因而如仅就热量条件而言,夏季都可种植多种喜温作物,大部地区并可复种,一年种二熟或三熟。

全国各地的干湿状况大体可以 400毫米等雨量线为界,即从大兴安岭起,经通辽、张北、榆林、兰州、玉树至拉萨附近,沿东北斜向西南一线,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东南部为湿润、半湿润区,西北部为半干旱和干旱区,约各占国土的一半。东南部受太平洋季风环流影响,雨水较充沛,年降雨量随纬度高低和距海远近变化于400~2400毫米之间,干燥度一般低于1.5。且雨、热基本同期,80%以上的雨水集中在作物活跃生长期内,这是90%以上的农区和林区都分布在东半部的重要原因。夏半年南北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小。北方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方高,可使一年生喜温作物的北界大大向北推移。冬季气温则比世界同纬度地方低,又使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北界南移。季风气候的不利方面主要是它的不稳定性,即夏季风各年的进退时间、影响范围和强度都不相同,因而降水年内分布不匀,年际变化也大,洪涝、干旱、低温、霜冻、台风等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率较高。西北部半干旱、干旱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4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仅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干燥度在1.5以上,有的甚至达20以上。因而限制了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只在较高的山岭有少量森林资源。但这些地区有辽阔的草原,形成了中国的牧区。

(2)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大,按人平均占有的相对量少。根据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7.3%,仅次于苏联和加拿大而居世界第 3位。耕地面积按沿用习惯亩统计数字为14.9亿亩(注:较实际面积可能偏低),约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次于苏联、美国、印度而居第4位。林地面积17.3亿亩,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次于苏联、巴西、加拿大、美国而居第5位。草原面积47.9亿亩,其中可利用的面积约33.7亿亩,仅次于澳大利亚、苏联而居第3位,另有草山草坡约7.2亿亩。淡水水面2.5亿亩,其中可供养殖面积约7500万亩;海涂面积约2997万亩,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约23亿亩,为发展淡水及海洋渔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中国按人平均占有的各类土地资源数量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山地多、平地少,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占国土的25%。此外还有约19%难于利用的土地和 3.5%为城市、工矿、交通用地。人均耕地面积仅约1.5 亩,为世界平均数4.5亩的1/3,是人均占有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林地面积约 1.8亩,森林覆盖率为12.7%,而世界平均分别为13.6亩和31.3%。人均草地面积5亩多,也只及世界平均数10.4亩的一半。

(3)河川径流总量大,但水土配合不协调。中国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万亿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628毫米)中,约有56%的水量为植物蒸腾、土壤和地表水体蒸发所消耗,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7115 亿立方米,在世界上仅次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而居第 6位。但如折合为年平均径流深,则仅为284毫米,较许多国家为低。人均占有年径流量仅为2558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10800立方米的 1/4,美国的1/5,苏联和印度尼西亚的1/7,加拿大的1/50。按耕地每亩平均占有径流量也只有1819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2400立方米的2/3略多。此外,地下水资源中参加短期水量循环(一年或几年)的浅层水概算每年平均综合补给量(天然资源)约为7718亿立方米。扣除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部分,全国水资源平均年总量约为27362亿立方米,比河川径流量约增加3%。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国总耕地的37.8%,拥有的径流量却占全国的82.5%;黄淮海三大流域径流量只占全国的6.6%,而耕地却占全国的38.4%。长江流域每亩耕地平均占有水量达2800万立方米左右,黄河流域为260万立方米,海河流域仅为 160万立方米。水量在时程分配上也极不平衡,年际间变幅很大。如海河流域1963年径流量达 533亿立方米,1972年仅只99亿立方米,相差5.4倍。全国有相当大的地区,易受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的侵扰。

(4)生物种属繁多,群落类型丰富多样。造成这种多样性的原因是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另外也与引起北半球温带许多第三纪动植物种系灭绝的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小有关。就全国范围看,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植被类型,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到寒温带针叶林几乎都可见到,植物区系的丰富程度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水杉和银杉等,更是世界稀有的珍贵动植物种类。如此多样的生物资源不但是农业多种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为农、林、牧、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利用和保护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一切自然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需要的负荷能力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数量与自然资源不足的矛盾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因此,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愈来愈受重视。

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具体条件和资源的不同特点,制订符合国民经济全局利益和各种资源宏观经济效益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国家,由于人均占有可耕地面积和土地后备资源多少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农业集约化程度和集约经营方式;由于自然资源的性质和组合特点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

其次,为了有利于资源的不断更新和永续利用,需要在采取各项开发、利用措施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对资源系统所起的长远影响和整体影响,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各构成因素之间、农业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之间以及局部地区与全国以至世界范围的资源利用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只顾眼前利益的掠夺性经营,诸如种植业中的盲目开荒、林业中的过度采伐、草原牧业中的超载放牧、渔业中的过度捕捞等,对于农业生产力以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已为历史事实所证明。为此需要通过各种经济、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包括制订和实施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的法规,如土地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和水资源法等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有大量动植物种质资源集中蕴藏的地区,则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

再是,目前世界上一方面存在着人口不断增长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又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自然资源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被开发利用或处于开发利用上的落后状态。因此,人类在继续利用已被利用的资源的同时,需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不断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以便挖掘迄未很好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据测算,如现在栽培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全世界平均不到0.1%,而最高产的地块接近5%,在实验室中可达10~12%。此外,遗传工程、生物固氮等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电子技术、核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等,也已为农业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带来新的前景。

参考书目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农业自然条件和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出版社,北京,198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57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