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牦牛介绍

关于牦牛介绍,第1张

关于牦牛介绍

[拼音]:maoniu

[外文]:Bos grunniens

哺乳纲牛科 (Bovidae)牛属。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草食性反刍家畜。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其他民族均引其音命名。现代所用的牦字,出自《吕氏春秋》。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第一次把家、野牦牛分开,称野牦牛为“犛”,家牦牛为“牦”。(见彩图)

驯化和分布

牦牛系由中国古羌人在藏北高原羌塘等地区驯化野牦牛 (Bos mutus)而来。野牦牛现在昆仑山区海拔4500米以上的寒漠高山以至6000米以上的岭端仍有存在。牦牛驯化迄今已5000多年。其后又从西藏扩展分布到青海、四川、甘肃、新疆、云南等地的高原山区。现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阿富汗、尼泊尔、印度等国的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生物学特性

牦牛头大额宽,耳小脸短。角粗,间距宽,角形开张弯曲。颈短无垂皮,胸深而丰满,肋弓长,有14~15对肋骨,后躯短小狭窄,尻斜臀尖。尾短,着生低。四肢结实短矮,蹄小,蹄缘坚硬。体型粗壮紧凑,遍体长毛,肩、肘、胸、腹、臀、腿部毛长20~50厘米,状似围裙;头、背、腰、尻部被毛较短,长7~10厘米。尾毛帚状,长达45~60厘米。肺大、心重,气管软骨环狭窄。经测定,每百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高达13克左右,故能适应高频率呼吸和新陈代谢(动物)对氧的需要。入冬后被毛间丛生绒毛,尤以肩、背部最为显著。全身汗腺不发达,耐寒而怕热。夏季粗毛间的绒毛自上而下地自动脱落。合群性好。反应和行动敏捷,嗅觉尤为灵敏。公牦牛在配种季节可寻找到数公里以外的母牦牛群;母牦牛在数十头犊牛群中能以嗅觉辨别出它的幼犊。采食能力强,在冰天雪地里能拱雪啃食低矮牧草的根茎。母牦牛季节性发情,每年6~10月为发情配种季节。发情周期约20天,发情持续期12~36小时,妊娠期255天左右。公牦牛在配种季节才进入母牦牛群;季节过后即自动离群。

类型与品种

中国的牦牛有两个生态类型。一为青藏高原型,其地方品种有:

(1)九龙牦牛。主产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及康定县南部。公、母都有角,被毛多为黑毛,少数黑白相间。成年公、母牦牛体重分别约为590和315千克。屠宰率56%左右。毛绒产量也较高,成年公牦牛平均剪毛14千克左右,含绒率约50%;

(2)西藏高山牦牛。主产于西藏自治区东部高山深谷地区,以嘉黎县所产为优。成年公、母牦牛体重420和240千克,产肉性能良好。一为横断高山型,其地方品种有:

(1)青海高原牦牛。主产于青海省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及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可能不同程度地含有野牦牛血液,鬐甲高而长宽,嘴唇、眼眶周围和背线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被毛以黑色为多。成年公、母牦牛体重分别为440和255千克左右。

(2)天祝白牦牛。主产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全身白毛,皮肤粉红色,多数有黑色素沉着斑块。体型小,成年公、母牦牛体重分别为265和190千克左右。

(3)麦洼牦牛。主产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红原县、若尔盖县一带,可能含有少量野牦牛血液。多数有角,被毛大多黑毛。成年公、母牦牛体重分别为410和220千克。

饲养和用途

牦牛终年分夏秋和冬春两季草场游牧,不补精料,多数逐水草而居,管理粗放。夏季以产犊护犊、调整牛群、去势阉割、抓绒剪毛、预防接种和药浴驱虫等为主。秋季以抓膘配种、打草贮草为主。冬前淘汰屠宰,减少存栏。冬春寒冷季节停奶保胎,补饲少量干草,控制掉膘死亡。

牦牛的乳、肉是高寒牧区人民的主要食品。乳汁浓稠香甜可口,乳脂肪球大,易加工成酥油。酥油茶和奶茶既是牧民的日常饮料,也是待客的上品。奶酪和酸奶也具特色。牦牛肉风味郁香,富含肌红蛋白,色泽鲜艳,营养丰富。牦牛绒是一种优质毛纺原料,织品挺括耐磨、有光泽,牢度强。牦牛毛是编织帐篷和衣衬的材料。尾毛更是珍品,如古人用于旗节、戈矛称为“髳”,用于尘拂称“毦”,编制假发称“髦”;现代常供制剧装冉口、假发和尘拂等用,并供应国际市场。

种间杂种

以牦牛与黄牛杂交来产生种间杂种,早在殷周时代已有采用。杂种名称,汉民族按羌语写成“犆”,秦、汉以后称为“犏牛”。以黄牛为父本、牦牛为母本的称真犏牛(正交犏牛),以牦牛的主产地,特别是西藏日喀则地区繁殖最多。以牦牛为父本、黄牛为母本的称假犏牛(反交犏牛),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主产黄牛的岷山亚高山地区繁殖。犏牛的外形介于父母亲本之间而偏向于母本,有良好的适应性,体重比牦牛大16~24%,产奶量为牦牛的170~200%。如用黑白花牛为父本,其种间杂种“黑犏牛”的产奶量比牦牛高2~4倍,成年体重比牦牛大45%左右。由于黑白花牛等培育品种的公牛不适应高山草地生态环境,现采用冷冻精液由人工授精术进行配种。牦牛与牛属的其他普通牛种、瘤牛、美洲野牛和野牦牛等进行种间杂交,也都能繁殖后代。所有的种间杂种都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母的能正常地生育,但公的(野牦牛杂种除外)则无生育力。以母犏牛与其亲代回交产的二代杂种公牛仍然不育,且生活力、适应性和生产性能下降,因而杂种犏牛一般只利用一代。

参考文章

  • 放牧牦牛群的养殖管理牛
  • 新疆牦牛牛
  • 牦牛良种:麦洼牦牛牛
  • 黄河牦牛是开展绿色食品建设基地的首选畜种牛
  • 高寒围栏草地短期放牧育肥牦牛效益高牛
  • 牦牛资源的开发及牦牛肉的烹调方法牛
  • 牦牛口膜炎的诊疗牛
  • 牦牛炭疽病的诊治牛
  • 麦洼牦牛的简单介绍牛
  • 新疆牦牛的简单介绍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63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