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粟栽培史介绍

关于中国粟栽培史介绍,第1张

关于中国粟栽培史介绍

[拼音]:Zhongguo suzaipeishi

[外文]:history of foxtail millet cultivation in China

古称禾、谷或谷子,其子实称小米。中国北方是粟的起源中心,其野生种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在中国广泛分布。黄河流域从西起甘肃玉门,东至山东龙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炭化粟出土的近20处(见彩图),其中最早的是距今约7000多年的河南裴李岗和河北磁山遗址,表明黄河流域粟的驯化栽培历史悠久。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也可说是旱农耕作的粟、黍文化。《诗经》中出现了与粟有关的字“黍”、“稷”和“秫”、“粱”、“糜”、“芑”等。“稷”一说即粟,一说为黍;“秫”指粘性粟,后泛指一切粘性的谷粒;“粱”指穗大芒长粒粗的粟,“糜”是赤色的“粱”,“芑”是白色的“粱”,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粟的不同类型,早已有所认识。

粟在春秋、战国时期仍是首要的粮食作物。《汉书·食货志》称:“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禾”、“谷”二字常被用作主要粮食作物的通称。直到隋唐时水稻生产发展,粟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才有所下降;但在北方地区仍不失为农民的主粮。

粟是耐瘠作物,吸肥力强。战国时《吕氏春秋》有“今兹美禾,耒兹美麦”,北魏《齐民要术》指出:“谷田必岁易”,说明很早已知粟宜轮作,忌连作。粟性耐旱,较能适应黄土高原的干旱条件,但仍需必要的水分供应。魏、晋时已趋完整的耕-耙-耢整地体系,就是适应北方抗旱保墒需要,保证粟生长良好的重要技术。《齐民要术》等农书中对粟进行中耕的必要性阐述甚详。至清代,《知本提纲》指出:“禾赖中根以生。然浮根不去,则中根不深,不能下吸地阴,上济天阳,则子粒干缺,所收自薄。故锄不厌频”,已从当时的经验认识水平上,将中耕的作用与植株吸收地下水分和利用阳光联系起来。关于粟的品种选育,西晋文献记载有10多个,至《齐民要术》中收录的达86个,包括了诸如早熟、晚熟、耐旱、耐水、耐风、有毛、无毛、脱粒难易、米质优劣等不同性状,反映了当时选种工作的发展和品种多样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66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