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elu jiaqiang he gaijian
[外文]:betterment of existing railway
把战争与政治的影响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除外,铁路的运量总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的。为了提高铁路的输送能力、提高行车速度、降低运输成本,需要对运营中的铁路进行加强和改建。
措施根据既有铁路的现状和运量增长情况,在技术和行车组织方面可采取下列措施。
增大牵引重量主要是指增大货物列车的重量,以提高铁路的输送能力。采用的措施是:
(1)使用大功率机车,双机或多机牵引,在有些运送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铁路上,采用这种措施,牵引重量可以达到万吨以上;
(2)当区段内只有少量的陡坡坡段限制牵引重量,且削坡的工程量很小时,可考虑将这些陡坡减缓。在中国和苏联等铁路客运量很大的国家或地区,也用提高旅客列车牵引重量,即增加编挂车辆以增加载客量、提高客运输送能力。
增加行车密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更新信号装置,即采用较完善的信号装置,可使列车的交会和越行的车站作业时间缩短,从而提高通过能力,同时还可使行车更加安全,机车车辆周转加快,运输成本降低。
(2)在单线铁路上增设车站或线路所(在区间设置的控制行车的信号设施)。增设车站可以缩短运行周期(见铁路选线),提高通过能力。加设线路所可将控制区间分为两个闭塞分区,以组织同方向连发列车,提高通过能力。
(3)延长站线、修建第二线。双线铁路的通过能力一般为单线铁路的3~4倍,但由于修建第二线的工程投资很大,一般应分阶段加强,逐步过渡到全线双线,以节约初期投资。过渡步骤,一般采用向控制区间或车站两端延长站线,以组织不停车交会,或在控制区间铺设第二线。最后,在全区段或全线铺设第二线,过渡为双线铁路。
提高行车速度主要是提高旅客列车的速度。其措施是:使用高速度的机车车辆或电动车组,改进车辆构造及制动装置,采用先进的行车指挥系统。同时,还要适当地改善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提高某些线路标准,以保证行车安全、平顺。提高行车速度,并不是要求全线所有路段一律采用高标准。在少数改建工程特别困难的地段保留原有线路标准,并不会对全线的运行速度产生明显的影响,却可节省大量工程投资。
在采取以上加强与改建措施的同时,往往要加强轨道结构,增加车站设施,改善货物装卸的技术装备等。应协调多种措施,以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设计原则(1)尽量利用原有设备与工程;
(2)在必须加强设备或进行改建工程时,采用分期投资以节约财力;
(3)在加强的各期,各种设备和工程的能力应该是协调配套,不受薄弱环节的控制;
(4)更新技术设备后,换下的旧设备可以在其他线路利用,将节省的费用计入经济比较项目中。
选择各种分期加强方案及确定其实施年度和适用年限,可借助能力分期加强图进行研究。
实践证明,采用更新设备来提高能力与效率,往往比大量改建线路要经济合理,如采用增大机车功率往往要比削坡改线经济;采用重载货车往往比延长站线经济;采用改进机车车辆走行部分的措施往往比加大曲线半径的改建措施经济。
对于单线铁路来说,修建第二线能大量地提高输送能力,同时列车的运行速度也有所提高,但投资很大。把运量猛增的既有铁路修建为双线是必要的;但在路网还没有形成的地区,不一定单纯着眼于既有铁路的发展,还要考虑修建分流线的可能。多修铁路对繁荣那些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而交通不便的地区是有利的。这类方案的比较,不但要对本线的技术经济条件进行分析,而且需从路网的形成和全局效益,进行宏观评价,才能制定决策。
线路设计在既有线改建和增建第二线的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以减少改建工程,并需要在不间断行车的前提下,把施工干扰减至最小。所以线路设计时,除设计线绕行地段按新线设计外,其他路段的线路平面、纵断面和路基横断面的设计,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平面设计既有线改建时,改建线中心线可按其距既有线中心线的距离(称拔距)确定。设计第二线时,其中心线可按距既有线中心线的距离(称线距)设置。区间直线路段的线距由机车车辆限界与行车要求的安全距离确定;曲线地段的线距要相应加宽。
纵断面设计既有线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因维修的起道落道,或路基病害,或改建中提高标准,则需进行纵断面改建设计。进行这一改建设计,常采用将高程比例尺加大的放大纵断面图,且设计的是轨顶纵断面,以提高精度,尽量减少改建工程。第二线设计时,应以既有线纵断面改建设计为基础,进行设计。
横断面设计既有线改建时,根据既有线的中线拔动量与纵断面的升降值;第二线设计时,根据既有线与第二线的线距和高差,分别结合运营与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设计。施工时维持通车的临时路基,其路基宽度与边坡坡度标准可适当降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