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早期预警雷达?

什么是早期预警雷达?,第1张

什么是早期预警雷达?

[拼音]:zaoqi yujing leida

[外文]:early warning radar

用于早期发现洲际导d、潜地导d和远程轰炸机等目标的远程雷达,是地面雷达预警网的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作用距离远和目标容量大。早期预警雷达在其责任方位观测区的俯仰角上形成波束搜索扇面,不间断地对空监视,将探测到的上千个飞行体编成星历表,按衰变期不同,滤除卫星、陨石和极光等空间目标。其在对空监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可疑的来袭目标时,就可以立即增加探测次数,算出来袭目标的d着区和落地时间,估计威胁程度,并开始向空间防御中心报警,同时将目标参数送给目标截获和识别雷达,供反导d拦截系统和防空系统参考。早期预警雷达的作用距离为4000~5000公里,对洲际导d能提供15~25分钟的预警时间,对潜地导d能提供2.5~20分钟的预警时间。对距离为400~600公里、高度40公里以下的巡航速度的轰炸机,能提供20~30分钟的预警时间。早期预警雷达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60年代采用固定阵面的机电扫描和抛物面单脉冲体制(图1、2)。大型固定阵面机电扫描体制的早期预警雷达采用截抛物面天线,对锥形d头的作用距离约为4800公里,在俯仰面上形成双波束。大型抛物面单脉冲体制的早期预警雷达的抛物面天线,口径达25米。它对1平方米目标的作用距离为3200公里。70年代以来,电扫描成为预警雷达的主要体制。它又分为频相扫描体制和相控阵体制两种。频相扫描体制的早期预警雷达的天线阵列宽300米、高15米、峰值功率10兆瓦、作用距离为 5000公里。有一种对潜地导d早期预警的全固态相控阵雷达,它的工作频率为420~450兆赫,收发阵分开,采用共馈式阵面、低旁瓣,作用距离为5500公里,能对付射程为7800公里的潜地导d。早期预警雷达的发展方向是:采用全固态化相控阵体制、提高抗核能力、加大目标容量和采用分布式结构体系的计算机;设计复杂的发射波形,自适应于地面杂波、海浪杂波和各种干扰环境,提高抗干扰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169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