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lian
[外文]:plastication,mastication
橡胶加工的一个工序,指采用机械或化学的方法,降低生胶分子量和粘度以提高其可塑性,并获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和成型进一步加工的需要。塑炼过程是使橡胶大分子链断裂,分子链由长变短而使分子量分布均匀化的过程。在塑炼过程中导致大分子链断裂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机械破坏作用;二是热氧化降解作用。低温塑炼时,主要是由于机械破坏作用,大分子在强烈的机械力作用下发生断链;高温塑炼时,热氧化降解作用占主导地位。
塑炼可分为机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机械塑炼法主要是通过开放式炼胶机、密闭式炼胶机和螺杆塑炼机等的机械破坏作用。化学塑炼法是借助化学增塑剂的作用,引发并促进大分子链断裂。这两种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
开放式炼胶机是一种传统的塑炼设备。生胶在炼胶机两个旋转辊筒间,凭借前后辊相对速度不同(常用速度比为1:1.25~1.27)所产生的剪切力使橡胶大分子断裂,从而达到增塑的目的。此法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仅小型企业中仍有使用。目前,多数工厂采用密闭式炼胶机(即密炼机)进行塑炼(见图)。密炼机的主要工作部分为密炼室,内装两个带突棱的旋转转子。橡胶在密炼室中受到转子之间及转子与室壁之间的剧烈机械作用而降解,从而达到提高塑性的目的。通常在密炼机塑炼时还加入增塑剂(如五氯硫酚等)以缩短塑炼时间,提高塑炼效率。
塑炼胶的可塑性直接影响橡胶制品的性能(见表),它主要根据混炼胶工艺性能和制品性能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涂胶、浸胶、刮胶、擦胶用的胶料可塑性宜高些;模压用的胶料可塑性宜低些;供压出用的胶料,则介于两者之间。
生胶和塑炼胶的可塑性测试方法很多,中国最常用的方法为威氏塑性计和门尼粘度计。威氏塑性计是将试样置入两块平行的板中,在一定负荷作用下,测定其压缩形变的大小,以及除去负荷后保持形变的能力。所得的可塑度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表明可塑性也越大。门尼粘度计是测定胶料在模腔内对粘度计转子转动所产生的剪切阻力,通常用 ML
来表示(1为胶料预热时间1min,4为转子转动时间 4min,100为测试温度100℃),门尼粘度值一般为0~100,其数值越大,表明可塑性越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