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湖水利史?

什么是太湖水利史?,第1张

什么是太湖水利史?

[拼音]:Taihu shuilishi

[外文]:history of Taihu Lake water conservancy

太湖流域北到长江,南到钱塘江,东至海,西至石臼、固城等湖。隋唐以前多开发湖西塘堰灌溉及湖北边的水运(见图)。唐中期以后湖东多水地区的塘浦及围田迅速发展,形成河网化地区;但向江海排水的问题更为突出,成为宋元以后近千年的治水重点。同时海塘、江塘工程也迅速开展(见中国海塘史)。太湖流域的水利发展可分四个时期。




早期开发

先秦及秦汉时期(221年以前)。这一时期各类水利事业文字记载虽少,但水利事业已开始发展,并显示出多雨多水地区的特点。

航运

相传商末吴泰伯曾开泰伯渎。春秋后期修胥溪、胥浦、蠡渎等。吴王夫差时水运已可自钱塘江通长江,太湖向西通长江可能有中江水道等。秦汉时江南运河已初步形成。

塘堰

最早的塘堰是东汉熹平二年(173)余杭县(旧治在今杭州西)县令陈浑于县南修上下二湖,名南湖,蓄苕溪水灌田千顷。唐代重修,后代经常维修,近代逐渐淤废。

第一次大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这时太湖水利发展迅速,重点仍是航运及灌溉。

水道渠化

三国吴开破冈渎,始有堰埭记载。东晋南北朝时,大量修建,渠化河道,堰埭过船常用畜力拖拉。当时河道上公私堰埭都大量修筑,过船收费,形成一种苛捐杂税,梁代曾明令毁废不少。

塘堰灌溉

本时期的塘堰灌溉大量发展。三国吴曾在海昌(今海宁)开发水利屯田。相传赤乌二年(239)还修过句容西南的赤山湖。永安三年(260)曾开丹阳湖田,筑浦里塘,因工程量大未成功。西晋开练湖灌溉。东晋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农业和水利加速开发。大兴四年(321)筑新丰塘(在今镇江东南35里)灌田800顷。相传东晋时还修过湖州荻塘,灌田1000顷。刘宋时建湖州吴兴塘,溉田2000顷。长兴西南15里的西湖亦开于南朝时,灌田3000顷。南齐建元三年(481)萧子良曾提出南京以南各县旧塘堰很多,整修后可垦荒熟田8554顷。

排水

刘宋时出现太湖排涝工程。 元嘉二十二年(445)吴兴人姚峤因吴兴常闹水灾,经过20年的调查研究,提出由苎溪向东南开渠排水入杭州湾的方案,工程未成功。到梁中大通二年(530)又大致根据原建议施工,收到一定效果。

河网化及围田发展期

隋唐至南宋时期(589~1279)。河网围田是太湖最见特色的水利。塘浦河网包围的田块,即形成围田,后又称圩田(见圩垸)。塘浦入江或入海口门常建闸控制。太湖东部多水区及西部丹阳、石臼等湖区河网围田规模最大。

河网的构筑

太湖区的河网由纵浦横塘水道构成。先秦的固城圩,孙吴的浦里塘是否河网形成的圩田或最早的塘浦,只能从名字上猜测,唐中叶才有河网修建及围田的确切记载。广德元年(763)开浙西(太湖流域)屯田水利三处。其中嘉兴一处最大,当时开挖沟渠,修筑塘岸。自太湖至海边曲折一千多里构成能灌、能排、能通船的河网系统,形成纵有浦,横有塘,岸上有路,水内有船,故交通十分便利。

骨干塘浦的开浚

太湖流域排水入海,古有三江之说,但解释不一。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中有松江(吴淞江),东南有东江,东北有娄江,最重要的是吴淞江。这些天然水道是塘浦的骨干。人工所开大渠如隋代之江南运河也是骨干,而且纵贯南北,对治理太湖有重要影响。唐中叶以后陆续开了几条塘浦。如元和中(806~820)开:元和塘自苏州至常熟长90里;常州西北的孟渎长41里,引江水南通运河,可以通航并溉田4000顷,后为通江运道之一;无锡的泰伯渎长80里。还有长庆中(821~824)开海盐县古泾约三百条。太和七年(833)开汉塘等。

北宋治水规划

五代吴越政权在苏州设捞浅军七八千人,导河筑堤,经常维修。北宋初曾一度放松,后亦常有兴修,熙宁时(1068~1077)大兴水利。昆山人郏亶提出苏州的水土治理规划,指出太湖下游旧有塘浦遗迹,每五、七里有一纵浦,七里、十里有一横塘,中间形成圩田。他列出塘浦旧迹260多条,其中水田区共四项130多条,旱田区三项130多条。主张先治田:旱田高,要开深浦引江海水入浦,提水溉田,并设斗门控制;水田低,要筑高大圩岸。后治塘浦:水田要高堤岸,宽塘浦,拥高水位,逼水流归江海;旱田因入江海的水位高也有利于提水。他曾主持实施,由于反对的人颇多,中途停工。

元祐四年(1089)宜兴人单锷提出治理水灾的意见,主张上游阻截西面永阳江(青弋江支流)流域东流入太湖的水,即在胥溪恢复旧有五堰;中游开宜兴、常州等地的沟渎,分水北流入江;下游开吴江堤岸(唐元和时所修吴江塘路),改为千座桥梁,疏引塘浦泄水入海。徽宗时郏侨、赵霖等主张开浚塘浦,筑圩裹田,河口建闸控制等三项,是北宋多数人的意见。赵霖等实际兴工的为开塘浦及大修苏州、湖州、秀州(今嘉兴地区)水田圩岸,围湖为田等。

宋以后大量围田

南宋至元继续围湖造田,南宋淳熙十年(1183)已有围田1489处,元延祐四年(1317)苏州路就有9929处。围田一般无全面规划,盲目围垦太多,形成旱时缺蓄水引灌,涝时无排水出路。政府屡次下令禁止新围,但围田仍不断增加,于是有废田还湖及垦湖为田的争议。

以排水为主的治理期

元代至民国时期(1279~1949),太湖地区多雨,农业发达,涝灾较多。自元代至明清疏浚排水工程最为重要,总计大小工程不下三四千次。

疏浚排水

疏浚吴淞江干支次数最多,元代疏浚不下百次,以任仁发在大德、泰定时两次浚吴淞江干支水道规模最大。

明代疏浚工程规模最大的为永乐元年(1403)夏原吉治水,始开黄浦江为主要排水道,代替了吴淞江,并引吴淞江水通浏河。其次有:正统(1436~1449)中、天顺四年(1460)、弘治七年(1494)、正德十六年(1521)、嘉靖二十三年(1544)、隆庆三年(1569)、万历五至八年(1577~1580)等各次修浚。此外小规模的疏导不下千余次。泄水主要走黄浦、白茆、浏河等干支水道,但疏浚吴淞江水道次数仍最多。

清代大小疏浚不下两千多次,吴淞江已不如前代重要。黄浦江比较通畅,吴淞江和白茆、浏河、七鸦浦等水道虽经常修浚,但日益浅狭。较大工程有:康熙中有4次;雍正五至九年(1727~1731)普遍修太湖水利;乾隆中次数最多,以二十八年(1763)工程最大;嘉庆中两次;道光中陶澍、林则徐、陈銮等大修江浙水利。自道光四年(1824)起,连年施工;同治以后至民国也屡次修浚。

治水总结

清人总结宋元以来治理太湖流域办法不外五项:

(1)控制上源及中游,如高淳修五堰、东坝等防堵西水;杭州修长河堰等防南水;苏州修望亭堰等防北水并分引入江。

(2)下游分疏入江通海,如东开吴淞江、黄浦、浏河;北开白茆、七鸦浦等。

(3)修纵浦横塘构成河网,调蓄水流。

(4)修围岸,筑成圩田并设置斗门控制排灌。

(5)塘浦通江、通海口门建闸,引拦潮水并防止泥沙,便于排泄。

在太湖流域于清末以后出现较早的新技术有机械疏浚,民国时的机电排灌在全国是最早的。

参考书目
    归有光:《三吴水利录》,商务印书馆,上海,1936。王凤生辑:《浙西水利备考》,重刻本,浙江书局,杭州,187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190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