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ngqu
中国沟通湘江和漓江的运河,又称兴安运河、湘桂运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长33公里。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命监御史禄开凿运渠,连通湘江和漓江,可使粮船由中原进入岭南。运渠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竣工,初名秦凿渠,后因漓江上游为零水,又称零渠。唐以后称灵渠。
湘江上游的海洋河和零水上游的始安水在兴安县城北相距最近处不到1.5公里,中间隔一小土岭,名太史庙山,岭宽300~500米,相对高度20~30米。灵渠工程就是劈开太史庙山,引湘入漓。但此处湘江水位低于始安水,所以工程选在兴安县城东南两公里的分水村处建分水建筑物铧咀和大、小天平石堤,将海洋河水分为两支,并从这里开南渠通往漓江,开北渠归入湘江,从而沟通湘、漓两江。海洋河水约3/10进南渠,7/10入北渠。
南渠上段自铧咀向北流经兴安县城,穿越太史庙山,再向西流与始安水汇合,全由人工开凿,长约4.5公里,宽7~14米。汇始安水后,南渠沿零水河道流至溶江镇附近汇入漓江。此段系利用原河道扩建而成,宽10~60米。南渠全长约30公里,落差29米。北渠自铧咀向北流至洲子上村附近入湘江,长3公里多,落差10米左右,渠宽一般13~15米。铧咀高约6米,宽约23米,由巨石砌成。大、小天平石堤分别长380米和120米,自铧咀斜伸向下游两侧,将海洋河水导入南、北渠。枯水期这个分水建筑物拦截全部河水入渠,保证航行所需水量;洪水时则成为溢流埝,将南、北渠不能容纳的水量泄回湘江故道。
灵渠天然比降大,不利航行。因此,在渠中水浅流急处设置陡门(现称闸门),可随船舶前进而顺序启闭,调整水位,使船只逐级上行或下行通过渠道。据记载,唐代曾设陡门18座,后改为36座,北宋时一度减到10座,南宋又恢复到36座,清代为32座。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闸运河,也是最早的越岭运河。
灵渠在历史上对物资运输起过重要作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还可行驶载重10吨左右的木船。但因渠道狭窄,而且弯多水浅,不能通行更大船舶。湘桂铁路通车后,灵渠的运输作用逐渐下降,1956年航运停止。灵渠现已改作灌溉用渠。
参考文章
- 灵渠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连接湘漓的灵渠中国地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