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angtu diqu zhulu
[外文]:road construction in loess zone
中国黄土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有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主要分布于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黄河中游地区,包括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宁夏等省(区)的一部分或大部分。
根据黄土沉积时代的不同,可将黄土分为新黄土、老黄土和红色黄土三类,三类黄土性质有显著差别。老黄土、红色黄土组织结构紧密,虽成因不同但性质差别不大。新黄土组织结构松散,成因不同,性质差别显著。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同地区的黄土,由于形成环境不同,性质也有明显差异。
黄土地区处于半干旱和干旱区,植被稀少,暴雨集中,土质冲刷严重,千沟万壑,塬(面积较大的高地)、墚(两条平行的沟谷分割地面而成)、峁(凸出的小山包)起伏频繁,形成特殊的地貌景观。黄土是以粗粉粒为主体骨架的结构,富含碳酸盐等形成胶结性的联结。黄土具有多孔隙性,以垂直节理为主,干燥时能保持陡峻的坡面。黄土的水理特性:
(1)透水性;
(2)遇水膨胀,干燥后又收缩,多次反复容易形成裂缝及剥落,剥落与边坡所处的位置、土质、易溶盐含量有关;
(3)崩解性,新黄土浸入水后很快就全部崩解,老黄土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全部崩解,红色黄土浸水后基本不崩解。
黄土地区的道路常出现许多病害:
(1)路堑边坡坡面呈片状、层状或鱼鳞状剥落;
(2)边坡坡面或坡脚受地表径流冲刷或淘刷而形成细沟和洞穴;
(3)土体沿节理裂隙崩塌;
(4)斜坡上的黄土层因不正确开挖,地下水活动或坡脚受淘刷而产生顺层滑塌;
(5)因湿陷和地下水潜蚀作用而产生暗沟、暗洞、暗穴,统称陷穴。
黄土地区筑路的中心问题是防止冲刷和减少湿陷。为此,常采取排水、水土保持和坡面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一般路段上设置的各种排水沟渠(如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等)应特别注意防渗和防冲。沟渠的长度和纵坡不宜过大,当长度超过200米或坡度为3~4%时,须采用浆砌片石或石灰三合土加固。腰岘(塬面因相向侵蚀缩小到两侧成为陡削的马鞍状地形)、深路堑、高路堤、滑坡或陷穴等路段的坡面,可采用开挖鱼鳞坑、水平沟,设置护坡埂(小土堤)、挡水堤,种草植树等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进行调治。对路旁冲沟可在沟头植树,沟中筑坝淤地等,防止冲沟继续侵蚀。黄土路堑应根据土层、坡高、降水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危及路基、路堑和路堤边坡的坡面,应视当地降雨量及边坡的具体情况(类型、形状、土质、陡度等),分别采取种草、草泥抹面、石灰三合土抹面或浆砌片石护坡等坡面防护措施。
黄土地区在 6度烈度区内即可出现地震激发滑坡和崩塌。
在中国黄土地区,修筑有不少公路,当它通过腰岘、跨越冲沟时,常采用类似于民间打土墙的工艺建造一种特殊的高填土路堤(可达数十米),其边坡较陡(1:0.2~1:0.1),填土夯实程度较高,路堤底部可视需要设置泄水结构物,这种路堤在当地俗称为土桥。早在没有现代公路之前,民间已修建了不少土桥,有的土桥已经历了几百年,现仍完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