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是什么?

藏族舞蹈是什么?,第1张

藏族舞蹈是什么?

[拼音]:Zangzu wudao

[外文]:dance of Zang nationality

中国的藏族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舞蹈形式种类繁多,风格多样。

据西藏《拉达克王系》记载,远在吐蕃王朝以前的德晓勒王时期(约公元前2~前1世纪),“鲁”和“卓”(藏语歌与舞之意)已有了相当的发展。7世纪前后,吐蕃王朝统一了西藏及其周围地区,逐渐形成了藏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是在当时当地原始民间文化和本教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佛教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内容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反映在保留下来的藏族舞蹈中。

藏族舞蹈大体可分为民间歌舞和宗教舞蹈两大系统;又可具体分为谐、卓、噶尔和羌姆4大类。

泛指流传在广大农牧村镇的自娱性集体歌舞,其主要形式有:

果谐

即圆圈舞。是流传在前后藏地区广大农村的一种自娱性集体歌舞,以山南地区的最有代表性。它以娺拍为基本节奏,重拍起步,3步一变,顿地为节,步法扎实稳健,节奏鲜明,劳动气息浓郁,长于抒发欢快热烈的情绪。民间传说果谐节奏与动作的形成与打青稞和“打阿嘎”(夯房基)的劳动有关。舞蹈时,人们围着盛有青稞酒的酒缸,男女各站一边,拉圈起舞,从左向右沿圈踏步移动并分班歌唱。领舞者不时发出“休休休”的呼喊,指挥群舞者统一节奏。这种舞蹈一般分为 3段,中间一段舞蹈速度较快,男方跳完女方紧接着跳,形成男女舞蹈竞赛的场面。歌词内容多为歌颂家乡和赞美生活。

果卓

俗称锅庄,是圆圈歌舞的意思。舞蹈动作有力,舞姿矫健奔放,有模拟禽兽的动作,如模拟山鹰的各种形态。地区风格很突出,一般分为农区果卓、牧区果卓、林区果卓。农区果卓主要流行在昌都、川西等地区,它的结构分两大段,即从慢板歌舞逐渐到快板歌舞。开始时男女分班拉手走圈,轮班唱歌,歌声伴合舞蹈,多作甩袖应节踏步。歌唱一段之后,齐声叫“唾”!顿时侧身拧腰,舞步越跳越快,舞蹈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牧区果卓流传在藏北、青海、川西广大牧区,其结构和形式与农区果卓大体相似。但慢唱部分的舞蹈风格和农区的差异较大,歌唱性强,动作幅度更小,而快板歌舞段落动作雄健急速,多胸前晃双手、擦地跳跃、前顿步接左右翻身。林区果卓流传在西藏工布地区,故又称工布卓,也分慢板和快板两大段,只是在慢板接快板之间有一段擦地为节的过渡连接步叫“谷杂”(九点步)。舞蹈的节奏感很强。工布的人除农业外,兼营狩猎、采集,所以舞蹈动作中有模拟狩猎生活的射箭步和模拟飞鸟的动作。

堆谐

有两重含意:

(1)藏族人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仁、定日、拉孜、萨迦及阿里一带叫作“堆”,这些地区的农村圈舞就叫堆谐。

(2)上述舞蹈传入拉萨后,经过加工规范了的藏族踢踏舞。13世纪,“堆”地区出现了一种叫“札木聂”的六弦琴,当地居民开始用它为歌舞伴奏,致使农村圈舞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歌曲中出现了前奏、间奏、尾声3个纯音乐部分,促使有舞必歌的果谐摆脱了受歌词段落的限制,在纯音乐中踏出灵活多变的步法,构成了踢踏舞的雏形。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规定每年六月底七月初在拉萨举行雪顿节(酸奶节,后发展成藏戏节),让各地藏剧团集中到拉萨献艺。“堆”地区窘巴藏戏团的剧目中,穿插表演了这种已具雏形的踢踏舞,受到拉萨各阶层人士的喜爱。这种舞经过加工创造,形成了娺拍节奏、后半拍起步的各种打点的步法,如3步一变,右脚起步,左右连踏5步、7步、9步等步法以及踏步转等交错组合,脚下发出各种音响节奏的踢踏舞。配上洋琴、笛子、京胡、六弦琴(札木聂)、串铃等乐器的伴奏之后,把堆谐舞曲规范成由“降谐”(慢歌)、“谐个”(歌头)、“觉谐”(快板歌舞)、“谐休”(尾声)组成的较完整的结构形式,逐渐从自娱性舞蹈过渡到表演性舞蹈。

是弦子舞的意思。流行于巴塘、昌都、云南、青海一带的藏族聚居地区,西藏境内也有流传。每逢节日,一人 *** “白旺”(牛角胡)站在排头,拉起胡琴带领人群挥袖起舞,边唱边舞,基本队形是圆形,顺时针方向行进,时聚时散。舞者膝部连续柔缓地颤动,舞姿优美抒情。它的拖步、点步转身、晃袖等动作,很有特色。谐里的《孔雀吸水》,是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泛指表演性强的集体舞,包括多种鼓舞、拟兽舞、性格舞等。这类舞蹈一般重技巧表演,歌时不舞,舞时不歌,或歌与舞穿插进行,如后藏的卓(大鼓舞)、山南、拉萨一带的卓谐(扁形腰鼓舞)、热巴卓(铃鼓舞)、拉姆夏卓(藏戏舞蹈)、孔雀舞等。有代表性的卓有下面两种:

热巴卓

热巴流传在昌都、工布地区和四川、云南藏族聚居区,是包括铃鼓舞、杂曲、民间歌舞的一种综合表演艺术。表演热巴的多数是流浪艺人,过去将这种艺人也称为热巴。而热巴卓是专指热巴中的铃鼓舞。表演这种舞蹈开始要向观众说一段颂赞吉祥、炫耀技艺的话,然后男执铜铃,女持带把的扁鼓,边敲边舞,情绪热烈。观众增多以后,就拉开场子进行技巧表演。先是女子集体表演鼓技,然后男子各自表演不同的技巧动作。铃鼓舞的鼓点可分为1点、3点、5点、7点、9点5大组,每组鼓点均有一套技巧动作。各地的热巴各有所长。




卓谐

流传在拉萨、山南等地农村的一种鼓舞。舞者携扁圆形腰鼓,多在喜庆节日的礼仪场合表演。表演时有身披羊皮、头戴面具的指挥者(“卓本”)指挥舞蹈进行的次序和鼓点的节奏。表演形式大体分3段,第1段是纯舞,节奏由慢到快,击鼓跳跃,变化队形,中间穿插鼓技表演。第 2段是徒歌,歌词内容为吉祥如意之词。第3段是边击鼓边歌唱,最后以施礼拜揖结束。这种舞的表演者,多在膝部或腰部拴一串铃铛,随着跳跃发出声响。日喀则地区的大鼓舞所用的鼓比一般卓谐的鼓大一两倍,带长把,横插腰后,表演起来气魄宏伟。

噶尔

藏语意为专业性的表演歌舞。这里主要是指17世纪噶丹颇章王朝时期,拉达克国王献给五世达赖的一部乐舞。这部乐舞,一直表演于西藏宫廷。它吸收了部分藏族舞蹈的韵律和动作,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族宫廷舞蹈。表演这种乐舞的是男性儿童,称噶尔巴,他们身穿彩衣,头戴白布圈帽,靴上系铃,每人手中拿一柄小斧子。噶尔的表演特点是:唱一句歌词,变换一种舞姿造型,如双臂托天举斧,送胯成三道弯式的曲线姿势等。舞蹈内容多是驱邪迎祥、歌颂政教昌隆和达赖喇嘛的。主要伴奏乐器有达尔玛(近似新疆的铁鼓)、加林(长唢呐)、根卡等。整个舞蹈,从服饰、舞姿和音乐,都受到中原武舞及西域乐舞的影响。

羌姆

泛指驱鬼酬神、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的宗教性舞蹈,包括民间“鸟冠虎带击鼓”的大型巫舞,主要是指喇嘛寺的跳神。这种舞蹈,最早是根据印度佛教瑜伽宗的礼仪,吸收本地苯教反映自然崇拜的巫舞、拟兽舞、法器舞混杂而成。在表演时,没有歌唱,气氛庄严肃穆。

每逢宗教节日,喇嘛寺举行跳神活动。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执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出场,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金刚力士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在各段舞蹈之间,还穿插喇嘛的摔跤、角斗等表演,以娱乐观众。有的还表演《舍身饲虎》之类的佛经故事。此外,还有表现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鹿舞、仙鹤舞等。最后一场是驱鬼,众神兵将酥油和糌粑制作的想象中的鬼首──“朵玛”押送到寺外旷地点火焚烧,逐一年之邪,祈一年之福(见喇嘛教寺庙舞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291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