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ayunhe
[外文]:the Grand Canal
中国自北京至杭州的运河。近人称大运河。它通连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太湖和钱塘江各水系,为中国南北主要航道。1924年实测全长为1782公里,今实测为1794公里。
开凿大运河的江南段和江淮段(吴王夫差所开邗沟)在春秋末已通航。东汉曹 *** (155~220)开白沟和平虏渠,在今临清以北一段。隋炀帝时,开通济渠(洛阳西苑入黄河、淮河至今淮安)、永济渠(洛口北通今北京南之涿郡),并疏浚江南运河(今镇江至余杭)。南北水系基本连接起来。这是隋唐大运河(见彩图)。南宋时,黄河改道,泗水南段、徐州以下的河道为黄水所夺。元至元间先开济州河(济宁北至今东平县须城西南之安山),又开会通河(安山至临清),两段后通称会通河。这就脱离了隋唐运河通洛阳的故道。由临清北至天津利用卫河通航,称南运河;由天津至通州利用白河,称北运河。后又开通州至大都(北京)一段,称通惠河。京杭大运河至此全线打通。
水源
运河水源尽量利用了天然湖泊河流。其中最缺水的有两段:一是通惠河。由元都水监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事郭守敬(1231~1316)设计施工,引用昌平白源泉和西山诸泉。二是会通河。在汶河上建堤城坝(在今宁阳县北),分汶水入洸河;在泗水上利用金口堰(在兖州城东)分水西流合洸河至济宁入运河,南北分流。由于济宁北面地势较高,水流不畅,元代会通河运量不大,漕运量仅占海运的1/10。明初,黄河决口,冲断、淤塞了会通河。永乐时迁都北京,永乐九年(1411)重开,用汶上老人白英建议,在堤城下游建戴村坝,逼汶水西南流至汶上县南旺镇,分流南北入运河。分流比例南三北七(一说南四北六)。由于南旺地势最高,后来南旺分水就代替了济宁分水。这两处缺水段都大量建闸控制,会通河上有三四十座闸;尽量引用两岸泉水和利用沿途湖泊作为调蓄水柜(水库)。其余如常州至镇江段和后来的泇运河都缺水,也有类似措施。
运河与黄河运河一方面利用黄河,一方面避黄河之害。最初徐州至清口利用黄河行运,航道最艰险。明万历三十年(1602)自夏镇(今山东微山)经台儿庄至宿迁开泇运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自宿迁接开中运河至清口。于是黄运分开,仅在清口有几里长的共同河道。原引黄水接济山东段运河,后来由于泥沙淤积,利不胜弊,也尽量避免。又黄河在徐州以上北岸决口往往冲决运堤,淤积运道。明中叶黄河北岸修成太行堤。嘉靖四十四年(1565)把济宁以南原在昭阳等湖(今山东南四湖)西面的运河改到湖东,名南阳新河,黄河决水时可利用湖泊得到缓冲。
淤塞和修整黄河、淮河和运河在清口汇流,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淮水不易流出,运道梗塞。自晚明至清前期修筑洪泽湖大堤(高家堰),建成洪泽湖水库,利用它调蓄洪水,抬高水位,逼水出清口。一方面可防淮河洪水,一方面可灌注里运河(江淮段),并可冲刷黄淮合流后的河道。清代修建了许多工程于清口,所谓“治黄、导淮、济运,萃于清口一隅”,但成效有限。淮河洪水常从高家堰南端溢出,从运河南入长江,或由运河东堤向里运河地区分泄入海,造成里运河淤塞。至嘉庆、道光时清口已很难通航,最后只能用“倒塘灌运”法,即在里运河口修建一个类似现代船闸的大型塘河来通漕运。漕粮也试行海运。
太平天国起义,攻占运河南段。清政府漕粮改行海运。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自大清河入海(今黄河道)。黄河和运河改在张秋镇以南交叉,通航更难。于是以轮船海运和后来的铁路交通代替了运河。清末和中华民国初,会通河淤断,交通繁忙的大运河完成了历史使命,仅能局部通航。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江南运河、江淮运河以及淮阴到济宁段运河先后开宽修整,各段年运输量可达一二千万吨。随着各段运河逐步开宽修整,古老的大运河将以新的面貌出现于世。
参考文章
- 大运河(DaYun he)的由来中国地理元大都的水运与大运河中国地理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中国地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