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古代叫什么

风筝古代叫什么,第1张

风筝古代叫什么

风筝古代叫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风筝古代叫做纸鸢、风鸢、纸鹞、鹞子。

风筝是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就运用竹子,改进了墨翟的风筝材质,直到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坊间才逐渐开始以纸做风筝,在当时称为“纸鸢”。

到了南北朝时期,风筝开始成为了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逐渐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代周密曾在《武林旧事》中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其中的“鸢”指的就是风筝。此外,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关于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拓展:

风筝为什么飞不起来?

1、可能是在放飞风筝的时候,风力过小,从而导致风筝就不容易飞起来。

解决方法:可试着将提线向上移,如果是多根提线的风筝则需要收紧上提线,放长下提线,或是等到风大再放飞风筝。

2、也可能是由于风筝太重,才会让风筝飞不起来。

解决方法:可适当减轻尾部的重量,这样也能更好的克服风筝后座的问题。

3、当然也有可能是在助跑的时候,速度过慢的原因导致风筝飞不起来。

解决方法:将风筝扔起来以后,需要开始奔跑,直到风筝能够飘到空中。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307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