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依然异常激烈,至今没有达成停火共识。和猛烈的炮火一样,要求停火的呼声也很高。看起来国际社会正在联合起来反对普京,但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效仿美国和西方大国制裁俄罗斯的措施。一些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认为,通过选择保持中立,不向任何一方靠拢,世界似乎正在发起一场全新的“不结盟运动”。有两个阵营参与或不参与制裁。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3月2日,193个成员国以141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决议。其中,俄罗斯的欧洲盟友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也罕见地投了赞成票,公开谴责莫斯科的“恶行”。但这是不具约束力的谴责。只是说说而已,与利益无关。
俄乌战争,世界所引起的国际变化,政治版图所带来的变化,显然不止这些。即使你投票,不直接参与制裁,你还是能看到立场和是非,或者说这个世界盛行只谈利益不讲是非的利己主义。
政治经济学家、左派国际组织“进步国际”总召集人埃德勒·嘉德(Edeler Guardian)评论说,全世界似乎都团结一致反对俄罗斯,但我们不能只看联合国大会等外交舞台,还要根据各国参与制裁的程度,看国际社会如何以具体行动参与或抵制战争。
事实上,在是否参与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世界分为两大阵营。埃德勒指出,除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欧盟,其他国家都没有表现出参与这场针对俄罗斯的经济战的意愿。他们保持中立,谁都不想得罪,以免损害自己的利益。
中国、印度、巴西、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北约盟国土耳其都拒绝加入西方主导的经济制裁。近日,印尼外交部更公开表示:“我们不会盲目追随其他国家的脚步。”都表达了只站在自己一方的立场。
曾经被称为“美国后院”的拉美,无一例外地在“中间”位置站稳了脚跟,不管自己的事情,高高挂起。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奥布拉多尔说:“我们认为(这场战争)与我们无关,也不会采取任何形式的经济报复,因为我们希望与所有政府保持良好关系。”一旦你答应了,你就不必去做了。
尽管联合国大会已投票赞成公开谴责俄罗斯,但阿根廷外长卡菲罗仍表示,阿根廷不认为自己能在乌俄战争中贡献出任何促进和平、拯救生命的方式。露出无奈的神色,不愿意跟进西方的制裁。
还有非洲国家,他们通常从美国那里得到很多好处。他们追随拉美国家的立场,拒绝偏袒任何一方。想象非洲研究所所长萨内说:“在过去的五个世纪里,非洲国家一直是欧洲国家战争中的马前卒,他们只想掠夺非洲的人力和自然资源。”他似乎想表明,他们都不是什么好鸟,非洲国家都是被别人欺负的,不想牵扯到你们的相互欺负中去。
萨内还强调:“如果战争继续升级,我们会大声说:请不要把战争带进我们的家。”
都说政治只有立场,没有对错。保持“中立”是否意味着没有立场?或许也是立场吧,因为政治只有利益可算。怎么会不公平呢?俄乌战争本身就是大国利益所在。它与大多数小国和希望保持中立的人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或者说即使有利益也不想引火烧身。更何况这个世界是利益驱动的,大国或者实力说话。
所谓“中立”,就是离自己太远的地区政治与自己无关;另一种是小国没能力,介入也没用;更何况即使利益相关,也不想引火烧身,可以避免结果。当然会有摇摆。让我们看看结果。
不过目前战争胜负还没有定论,未来不结盟会不会成为一种趋势还真不好说。乌克兰提出了一个非北约模式。如果成型,小国向大国寻求保护会不会成为一种趋势?很难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民自发贡献,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http://www.diemang.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907991599@qq.com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