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iyi xianshizhuyi
[外文]:rea1isme poetique
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它并无明确的系统理论,在创作上强调遵循人道主义和人性论。进入30年代以后,欧美电影趋向成熟,尤其是法国电影,在经历了20年代中期的先锋派运动后,在电影的表现特征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随着苏联电影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美国好莱坞电影影响的日益扩大,全世界几乎都发现并承认电影是一门艺术,它拥有无限广阔的能力去表现和反映现实,而这种现实又必然是同电影摄制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紧密结合的。
法国的一些电影艺术家,如R.克莱尔、J.雷诺阿、M.卡尔内等人便通过自己的影片,力主电影在宏观地表现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的同时,应具有某种诗情画意(如叙事结构、对白、表演、画面构成、光线照明和声响气氛、配乐、附有隐喻作用的道具等)。
最早具有上述表现特征的影片有R.克莱尔的《巴黎屋檐下》(1930),J.维果的《零分的 *** 行》(1933)、《驳船阿塔兰特号》(1934)等。这些影片以散文式的手法对生活中的人、日常的事物和环境作了诗意的再现。
1936年以后,一些电影工作者(包括J.雷诺阿、J.杜维威尔、M.卡尔内)开始摄制现实主义色彩鲜明,以普通群众的命运、经历为主要叙事内容的影片,如《兰基先生的犯罪》(1936)、《同心协力》(1936)、《在底层》(1936)、《生活属于我们》(1936)、《逃犯贝贝》(1937)、《雾码头》(1938)、《北方旅馆》(1938)、《幻灭》(1937)等等。这些影片一般都有诗意现实主义影片之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