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udai-Song-Liao-Jin shufa
[外文]:calligraphy of Five Dynasties, Song, Liao and Jin Dynasties
中国五代、宋、辽、金,是中国书法史上继晋、唐之后的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呈现出复杂局面。
五代十国书法这一时期,朝代频繁更替,战乱不已,人们有一种不安的心绪,再加唐人已把书法上的法度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境地,于是书法家们转向以书法抒发个人意趣的轨道,在这方面取得高度成就的是杨凝式。
杨凝式,擅长楷、行、草书,具有奇险、雄杰的风格。他师法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诸人,并按唐代书法发展的脉络上溯魏晋书法。他以破方为圆、削繁成简的办法,打破唐人的森严法度,兼融楷、行、草书与篆、隶二体的结构和笔法,创造出一种楷兼行、行兼草、并暗寓篆、隶遗意的新貌。从而使他的书法比较接近魏晋的书风。宋代书法家在他的基础上,演化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尚意书风。
偏处于江南的南唐和川蜀的西蜀,都曾有过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条件优于中原。南唐后主李煜,亦擅长书法,相传他能以战笔作书,笔画屈曲,谓之金错刀。又传说他写大字不用笔,卷帛代笔书写,称撮襟书。西蜀的贯休,俗姓姜,工草书,号称姜体。
宋代书法宋朝(960~1279)是一个软弱的王朝,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北宋初期的书法仍然沿续唐代余波,仿颜体的有李建中、 杜绶、 欧阳修、蔡襄等;学张旭、怀素草书的有苏舜钦、杜衍等;学李阳冰等小篆的有徐铉、徐锴、郭忠恕、释梦英等。他们构成了北宋书坛的主体,虽都得自唐代,但已变唐人书法的深雄气魄为雍容端丽。在这些书法家当中,最享盛名者为李建中和蔡襄两人。
李建中擅长楷、行、篆、隶书。其楷、行书师法颜真卿,但无颜体的丰肥朴拙,而是肥而能秀、拙中见巧。蔡襄工楷、行、草书,得颜真卿书法的端庄稳健。表现为端而正丽、健而洒脱。李建中和蔡襄的书法是由唐至宋的转变期。
淳化三年(992),宋太宗出内府所藏历代法书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刻《淳化阁法帖》10卷,遂盛刻帖之风。此后官、私刻帖不断出现。著名的有《绛帖》、《汝帖》、《大观帖》等丛帖,以及唐、宋以来书法名迹的单帖。刻帖的出现,一方面为学习晋唐书法提供了楷模和范本;另一方面,也对行书的迅速发展和尚意书风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李建中、蔡襄只是由唐至宋的过渡人物,真正确立宋代书风的是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三人。
苏轼是书法尚意的倡导者。他的书法最初师王羲之《兰亭序》,中年以后转学颜真卿、徐浩、杨凝式。擅长行书,少数楷书作品也带有几分行书笔意。他的书法,兼得《兰亭序》的姿媚和颜真卿、徐浩书法的沉雄浑厚,杨凝式的险劲多变的艺术特点。他创造出用笔丰肥遒劲,字势内紧外疏,应手生变,婀娜多姿而又雄浑沉着的苏体。苏轼为了学习晋唐书法,下过很大功夫。凡作书便有千秋之想,绝不苟且。但他强调书初无意于佳,才能真正达到书法佳境。认为艺术创作要能渐老渐熟,由绚烂而归平淡;又认为写好字要有多方面修养,主张识浅、见狭、学不足,有此三者皆不能尽妙。
黄庭坚早年师法宋代书法家周越;后得苏轼书法,乃得古人笔意;又得张旭、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学习颜真卿、杨凝式的字,而于《瘗鹤铭》所得最多。黄庭坚的书法有中宫紧结、笔画向外四射和有意拉长的特点。他的艺术见解,有些与苏轼接近,特别强调笔法。他的书法,运笔沉着迟涩,形成一种神闲意散的艺术趣味。
米芾的书法早年师法欧阳询、柳公权,中年上溯魏、晋、西汉,直至三代。家蓄古今法书名画甚多,临摹古人书法,可以乱真。多年追求字有古意,号称集古字。篆、隶、楷、行、草书俱能,以行书成就最高。米芾曾称自己的字为“刷字”。他能于疾书中做到用笔沉着,锋全势备。且擅长传势,字形跌宕多姿。他对唐人书法,特别是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多有贬抑。
历史上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宋四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蔡”原指蔡京,因蔡京名声不好,而改为蔡襄。在书法史上,蔡襄书艺的作用与苏、黄、米并不相同。苏、黄、米之间也不尽相同,大抵苏书尚意、黄书重韵、米书则以姿胜。但三者的艺术倾向亦有相通之处。
北宋时期还有一些书法家,如薛绍彭,书法颇具功力;宋徽宗赵佶,创瘦金书,亦颇有影响。
南宋高宗赵构耽于书画,其书法造诣颇深,理论上亦颇有见解。他早年学习黄庭坚、米芾,其后潜心王羲之、王献之,风格丰温淳厚,功力较深。南宋时期学习黄、米书法者很多,吴说、范成大、吴琚等是其佼佼者。当时一般文人的字亦颇可观,如陆游、朱熹等人都留下了为人喜爱的书法作品。
南宋在书法上能别辟蹊径的则是张即之。他的书基本出自唐楷,尤善大字榜书。用笔斩钉截铁,风格方劲古拙,技法娴熟,能行止自如。但他的字定型较早,变化不多,创造性不大。
辽金书法辽金是同宋并立的政权,它们不断地吸收汉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书法上也出现了一些有成就的人物。吴激为米芾女婿,书法师米芾。米芾外甥王庭筠亦学米芾书法,颇得其神韵,是有影响的书法家。赵秉文亦长于书法,初师王庭筠,后转学苏轼,兼融苏、米艺术特点,又以刚劲雄健的风格,反映出北方民族粗犷、豪爽的性格。金章宗(完颜璟),热衷于中原文物,也擅长书法,学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形模尽似,唯笔力稍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