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1日,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库克(左)举行招待会,庆祝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和伍德库克在招待会上致辞。(新华社)
尼克松访华七年后建交。
尽管国务院在1970年初就策划了中美大使级会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过巴基斯坦渠道与北京建立了秘密联系,但白宫仍缺乏具体可执行的政策。
自1971年初以来,中国在外交舞台上表现出灵活和积极的态度,这很快引起了国务院的注意。4月初,罗杰斯国务卿和理查森副国务卿分别向尼克松和基辛格汇报了自1969年10月以来中国的建交和对外经济援助情况,以及与英国、日本和东欧国家关系的新发展,并指出:“有迹象表明,中国的外交攻势正变得更加有力和灵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果然,1971年4月7日,毛泽东做出决定,邀请正在日本东京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国领导人的突然举动让美国感到意外。理查森分析基辛格:这是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首次向美国运动队发出亲切邀请。从邀请的时间来看,它发生在北京开始允许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进入中国和美国于3月15日宣布取消对中国旅行的限制之后。
接着,基辛格在1971年7月秘密访华时向周恩来承诺:在政治上,尼克松总统在访华期间确认美国承认台湾省为中国,并在总统选举后正式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1972年2月访华期间,尼克松对周恩来说:“基辛格博士以前在这里表示过我们赞成五项原则。我完全同意这些原则,首相可以相信我们在其他问题上说的话。”
尼克松时期,白宫绕过国务院,以非常保密的方式与中国领导人达成协议的外交模式被后来的总统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继承。但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秘密外交,美国总统以个人身份向中国领导人作出承诺,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中方的信任,实现外交关系的突破,但难以获得美国各方的一致认同;能暂时抛开矛盾,却解决不了长远问题;可以绕过反对派,但难逃反对派势力的反d。这也是中美两国迟至1979年才建交的重要原因。
绕过国会的秘密谈判
1972年,毛泽东总统与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跨过太平洋握手,打破了冻结中美关系20多年的坚冰。但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提前下台。继任的福特总统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中美关系的新突破。
在1977年7月7日的日记中,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在日记中记录了他在建交前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伍德库克(后来的美国首任驻华大使)和国务卿万斯来到白宫,我告诉他们与中国正式建交的决定。伍德库克一周后将去北京,我告诉他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可行的。我要向所有美国人民解释这一点,我愿意为这一决定承担一切政治责任。”
1977年8月24日下午,就在邓小平回来一个多月后,他会见了万斯,向他全面阐述了中国的政策。他首先批评了美国在国际形势和美苏关系上的妥协政策,然后又谈到了中美美关系和台湾省问题。他指出:“我们多次说过,中美关系正常化有三个条件:废约、撤军、断交,应该用日本的方式解决。说实话,用日本的方式解决是一种让步。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中国人是有耐心的。如果你们美国人还需要台湾省,我们可以等。我曾经说过,事情要做就简单解决,何必拖泥带水!台湾省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其他人不能干涉。”
1978年初,中美领导人就建立外交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秘密谈判。为了保密,卡特避开了国会,甚至不让国务院介入。所有信息都直接从白宫发送到中国。
他在1978年8月的日记中写道:“国务卿万斯发誓保守秘密。我决定不让国务院知道谈判的细节,以免将来国会和公众提出强烈反对。......寄给邓小平的大部分建议和回答都是由布热津斯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亲自起草,从白宫直接寄给他的。”
接受美国中国提出的三个基本条件
从1978年春天开始,在卡特总统的安排下,布热津斯基逐渐取代万斯成为美中会谈的主导者。
1978年5月20日,布热津斯基奉命来华会见中国外交部长黄华。与万斯不同,布热津斯基强调中美战略关系,以回应中国的“一线”战略。第二天,当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他时,布热津斯基谈到了实质内容。他告诉邓小平,卡特总统现在愿意接受三个条件,但他希望当美国表示期待和平解决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湾省问题时,不要遭到中国的明显反驳,这样美国国内的困难就容易解决。他说:“关起门来,只有这里的每个人都能听。我可以告诉你,总统本人准备尽快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无意人为拖延。”“因此,总统准备在国内承担政治责任,解决我们之间的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承认这是我们的责任,不是你的问题。在双方的关系中,我们仍然依靠上海公报,遵循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如何解决台湾省问题是你们的事。”但他强调:“断交后,我们对台湾省安全的承诺将继续。”关于三项原则,他郑重地说:“我奉命向你确认,美国将接受中国的三个基本条件。”
1978年7月5日,中美举行第一轮谈判。卡特驻美国联络处主任伍德库克和副主任芮效俭被任命参加谈判。外交部部长黄华、外交部副部长张、等会见时在座。美国提出了谈判时间表:12月15日达成协议,1979年1月1日发表建交公报。
由于中美双方谈判策略不同,前四轮谈判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邓小平一直关注中美建交的谈判进程。1978年12月13日,他明显觉得是时候自己动手了。他要求外交部约见伍德库克。
其实新的草案双方已经讨论过了,只是把“废除”的措辞改成了“终止”,所以中文翻译基本准备好了。小平同志看后表示同意,但建议在上海公报中增加一段关于反对霸权主义的内容,“增加公报的分量”。
12月14日,伍德库克紧急约见邓小平,传达了美国同意重申反霸条款的建议,并将这一段加到公报草案中供中方批准。
邓小平做了最后的决定。
12月15日下午,伍德库克要求再次见到邓小平。当进入伍德库克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时,他神色凝重,好像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他坐下后,第一句话就是“奉总统指示,我想向中方澄清一个问题”。他接着说,1979年一年不向台湾省出售武器,并不意味着以后也不会出售。美方不会主动谈,但如果有记者问,总统就得解释这一点。
邓小平问:“正常化只是一年吗?”
对方没有回答。此刻,大厅里一片寂静,空气体似乎凝结了。邓小平用火柴盒轻敲茶几,似乎在强调他所说的话:“美国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和平解决台湾省问题,但如果继续向台湾省出售武器,只会给和平解决台湾省问题设置障碍,最终可能导致军事解决。在中国的和平统一中,美国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至少不是相反。”他明确表示,如果卡特总统公开表示继续向台湾省出售武器,中国不会同意,也会立即发表声明。
“那这件事呢?就这样?”邓小平盯着伍德库克问道。
最后,邓小平说,“我想是的,让我们先避免谈论它。但这件事还没完,以后再说。”
这里的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松了一口气。伍德库克笑着说,“好,好,谢谢你,副总理先生。我会立即向总统汇报。”
1978年12月16日,北京时间上午10点,华国锋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中美建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民自发贡献,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http://www.diemang.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907991599@qq.com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