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bei huaguxi
戏曲剧种。湖北各地花鼓戏、采茶戏、灯戏、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多唱打锣腔,有的唱大筒腔。
打锣腔,是在鄂东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受清戏(高腔)影响而形成,当地称“哦呵腔”。唱这种声腔的剧种有黄梅采茶、东路花鼓、黄孝花鼓(又名西路花鼓,楚剧的前身)、天(天门)沔(沔阳)花鼓(1981年改名荆州花鼓)、襄阳花鼓、远安花鼓、阳新采茶。它们的主腔名称及演唱风格虽然各不相同,但因渊源关系密切而具有共同特点,演唱时都用人声帮腔,锣鼓伴奏(现已普遍改用丝弦托腔)。主腔名称,黄梅采茶为〔七板〕,东路花鼓为〔东腔〕,黄孝花鼓为〔迓腔〕,天沔花鼓为〔高腔〕和〔圻水〕,襄阳花鼓和远安花鼓为〔桃腔〕,阳新采茶为〔北腔〕。唱腔结构以上下句为基本形式。常由起腔、正腔、腰板、落腔4部分组成,而又有多种板式变化。男女分腔的句式落音,多是男腔为下句落“do”的宫调式,女腔为下句落“ sol”的徵调式。男女不分腔的,则均为下句落“ sol”的徵调试。基本剧目大致相同,都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的说法。其中,有一批打锣腔的特有剧目,如《告经承》、《告堤霸》、《闹公堂》、《大清官》、《荞麦记》以及以喻老四、张德和为主角的组戏等,描写的多是黄梅、广济、圻水(今浠水)一带的故事,有“花鼓戏开了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和”之说。常演的剧目还有《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雪梅》、《吕蒙正泼粥》、《酒醉花魁》等。另有一戏一曲或数曲的小调戏,如《卖棉纱》、《绣荷包》、《双撇笋》等,表演形式保持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大筒腔,因主奏乐器为大筒胡琴(定 re-la弦)而得名,源于四川梁山,亦称梁山调。据清咸丰二年(1852)的《长乐县志》记载:“正月十五夜……张灯演花鼓戏,曰闹元宵……演戏多唱杨花柳戏,其音节出于四川梁山县,又曰梁山调。”唱大筒腔的剧种有钟祥、荆门的梁山调,崇阳、通城的提琴戏,鹤峰、五峰的杨花柳(又名柳子戏、或阳戏),恩施的灯戏,巴东的堂戏,一说黄梅、广清的文曲戏亦属大筒腔系的剧种。大筒腔的曲调结构,由上、下句唱腔和上、下句过门相对称的 4个乐句组成。基本板式有一流(或称“单句子”,一句词用上、下两句腔唱完)、二流(或称“双句子”,一句词用一句腔唱完)。唱腔有男女分腔和不分腔之别,音域宽广,真假声并用。尾音翻高 8度,也有的用“平腔”演唱。常演剧目有《天平山》(《刘海戏蟾》)、《打芦花》、《蓝桥汲水》、《杨氏送饭》、《铁板桥》、《雪山放羊》等。
兼唱以上两种声腔的,有郧阳花鼓和随县花鼓。郧阳花鼓〔八岔〕为打锣腔,〔琴子〕为大筒腔。随县花鼓〔蛮调〕为打锣腔,〔梁山调〕为大筒腔。
湖北花鼓戏的形成,按艺人师承关系推算及有关资料佐证,一般不迟于清道光年间。道光末年,叶调元写的《汉皋竹枝词》中,有“土荡(街名)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和“芦栅试演梁山调,纱幔轻遮木偶场”的词句,说明当时在汉口已有花鼓戏和梁山调。100多年来,湖北花鼓戏相传不绝,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皮簧戏的影响。在其兴盛时期,班社甚多,名角辈出,许多地方出现过“三里五台”台上唱台下和的生动景象。但是,除黄孝花鼓发展成楚剧外,大都长期活动于农村和集镇,停留在“三打七唱”的局面,有的甚至濒临灭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花鼓戏在整理创作剧目、革新音乐唱腔、提高表演艺术、培养艺术人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发展较快的天沔花鼓,现有5个专业剧团和许多业余剧团。他们整理的《站花墙》、编演的现代戏《拦花轿》、《小坚决》、《买摇窝》等均有一定影响。东路花鼓、远安花鼓、随县花鼓、阳新采茶、文曲戏也都有了专业剧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