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名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名单,第1张

外交部发言人名单(中国外交天团五位成员)

外交部发言人与世界对话,与中外媒体沟通。所有的代言人都强硬而温和,不卑不亢,不回避敏感问题。都挺普通的,也有自己的风格。“金句”频出,被网友称为“外交部发言人田团”。

许多在国际舞台上知名的中国外交官,如钱其琛、李肇星、吴建民等。,都曾经是这个强大的外交部发言人团队的成员。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外交部发言人天团”的成员。

“外交部发言人田团”的由来

外交部于1983年正式建立发言人制度,这一机制延续了37年,直至今日。目前,外交部是中国唯一一个每个工作日举行例行记者会的政府部门。

1983年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之初,新闻发言人每周主持一次新闻发布会,只发布新闻,不现场回答问题。

自1983年9月起,每月举行第一次记者招待会,现场回答问题。

从1988年开始,新闻发布会每次都改为回答问题。

从1995年开始,新闻发布会的次数增加到每周两次,每周二和周四下午各一次,翻译由交互式口译改为同声传译,节省了更多的时间。

自2011年9月以来,定期新闻发布会的次数从每周2次增加到5次。信息发布的主动性和及时性再次得到提升。

“天团”的历任成员都是谁?

自1983年以来,外交部共有32名发言人。它们是:

钱其琛、齐怀远、俞志中、王振宇、马玉臻、李肇星、金桂花、李金华、吴建民、段锦、范慧娟、李剑英、沈国放、陈建、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玉玺、章启月、孔泉、刘建超、秦刚、姜瑜、马朝旭、洪磊、刘为民。

目前的三位发言人是华春莹、和赵。

《天巡》中的“五朵金花”

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共有五位女性发言人——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姜瑜、华春莹,堪称“外交部发言人团”中的“五朵金花”。

第一位女发言人是李金华,1987年被任命为发言人,当时她55岁。这位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女外交官,外交生涯的一半时间是在新闻部门度过的,曾在中国驻巴基斯坦和智利大使馆工作。

1991年,李金华下台,第二位女发言人范慧娟出现。当她还是代言人的时候,已经快六十岁了。做了两年发言人后,她成为中国驻爱尔兰大使。

1998年章启月成为代言人时,年仅39岁。她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女发言人。她出生在一个外交世家,父亲是前中国驻比利时和日本大使张数。

2006年,42岁的姜瑜被任命为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之前有近20年的职业外交生涯,长期与媒体打交道。不仅在新闻部,在纽约的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香港专员公署等地,其工作也与新闻有关。

华春莹是首位“70后”代言人。她在外交部欧洲司、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和欧盟使团工作了二十多年,是外交部三位发言人中唯一的女性。

即将离任的发言人在哪里?

事实上,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职一直是“两出两进”。

△2019年7月18日,鲁抗宣布离任新闻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

其中,2019年7月18日,现任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鲁抗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离任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2020年2月24日,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赵作为第31任发言人首次亮相外交部蓝厅。

△2020年2月24日,赵作为第31任发言人首次亮相。

2020年6月5日,耿爽最后一次以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出现在外交部蓝厅;2020年7月17日,外交部蓝厅迎来新任发言人王文斌。

△2020年6月5日,耿爽最后一次以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出现在外交部蓝厅。

外交部发言人卸任后一般去哪里?

据媒体统计,外交部发言人大多有两个目的地。一是晋升为外交部等部门的高级官员。例如,钱其琛曾担任外交部部长,后来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李肇星担任外交部长;齐怀远、陈建、沈国放、崔天凯、孔泉担任外交部副部长或部长助理。

△钱其琛(左)李肇星(右)|资料图

其他发言人去外国使领馆担任重要职务。比如吴建民出任中国驻荷兰大使,孙玉玺出任中国驻阿富汗大使,章启月出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刘建超出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

据悉,自2000年以来,历届新闻发言人大多在卸任后被派往国外,然后前往外交一线担任重要职务。

例如,洪磊在2010年至2016年担任外交部发言人。2016年赴美任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2018年9月,洪磊重返外交部,任礼宾司副司长。

△洪磊|资料图

洪磊下一任新闻发言人刘为民卸任新闻发言人后升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现任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与救援司司长。

△刘为民|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至2009年,刘建超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卸任发言人后,历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中国驻印尼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2015年离开外交系统,先后担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2017年4月起任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2018年起,他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担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刘建超|资料图

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外交部发言人?

目前,对于一个演讲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说,当好新闻发言人,要政治成熟,立场正确,敢于担当。知识对内知道国情,对外知道世界;表达逻辑流畅,理性克制;善待记者。

“外交部发言人既是人,又不是‘人’。”李肇星曾经这样说过。这是因为扬声器代表一种机制。发言人就是发言人。他是一个发布消息、表明政府立场、回答政策问题的渠道。他所说的不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话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

法国前驻华大使吴建民曾经说过,要做一个发言人,就要做一个聪明的发言人,一个有魅力的发言人。政府给我们的政策界限大体上是清晰的。演讲者可以在这个范围内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民自发贡献,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http://www.diemang.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530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