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总目标:明确说明文知识要点;掌握记说明文阅读方法;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具体目标: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在中考中如何有效的阅读说明文,确保这一部分的得分。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有效做好说明文阅读,你觉得首先要掌握哪些有关的知识。
二、知识盘点
1.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特征。如:《松鼠》、《苏州园林》
事理说明文:说明科学原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等
4.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语言特点
(1)准确严密性(平实说明)
(2)形象生动性(生动说明)
好!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说明文的阅读。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刚刚发给你们的《中考说明文专项训练》。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第1页上的《中国皮影戏》这个语段练习。
三、实战演练
(5分钟后)时间到!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你答题效率如何。
第9题,哪个同学来说说:你的答案是什么?这个答案你是怎么得出的?
(教师指名回答后,根据学生回答作恰当评价)
教师指导:
有效的解答过程应该是这样的:①通读文章;②逐段地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③利用题目中的有用信息,综合、归纳、概括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选文共7个自然段。第1段:简要解释什么是皮影戏;第2段,借助第一句这句中心句,可明确:皮影戏的悠久历史;3、4两段也有中心句(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这两段内容可概括为“介绍皮影的制作”;第5段,从“皮影戏表演时”这一关键词语可得知,是在介绍皮影的表演;最后两段,结合划线句和最后一段内容,可概括为(皮影戏的流传)。
再从题目中“皮影制作”“广泛流传”这两个已经给出的答案推断,横线上最好填写四字短语。
至此,就可以得出最佳答案。
第10题指导:
这是考查具体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理解,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两点:答题要规范(最好按一定格式);要具体(必须结合文中相关句子、关键词语)
出示10种常用说明方法的答题格式,中间教师强调:横线上所填内容,一般是从体现这种说明方法的句子中分析得到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了。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⑧作诠释:具体解释说明说明了,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摹状貌:对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用: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第11题指导:
这题要求考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
这类题目也要注意答题的规范和具体。(教师结合投影,一一做解释说明)
常见题型及对策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符合。
类型3:“**”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解释。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总结。这一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基本同类型1。将所选句子中能体现“准确”的词语找出并一一作具体分析。最好找自己有把握的例子。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第12题指导:
这题要求考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对策:找出材料中体现特称的关键词语,结合选文作分析、概括。
从“材料一”中“起源于战国”这一关键词语,可得出“历史悠久”这一特点;从“材料二”中“被全国人民认识”这一关键词语,可得出“影响广泛”;从“材料三”中“剧目很多”、“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关键词语,可得出“剧目丰富”
通过刚才的练习和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有效阅读说明文是不是更有信心了?老师介绍的这些方法你掌握了多少?下面,请同学们用10—15分钟的时间,完成《2009年中考说明文专项训练》第2—4页上“巩固提升”部分的三个语段阅读
四、巩固提升
(一)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6-18题。(06苏州)
16.D(A项“冰层覆盖赤道海洋”只是“全球结冰状态”的一个方面,B项“大量的生物死亡”是“雪球地球”造成的危害,C项“地球环境继续恶化”是将来可能出现的状况)
17.C(A项并没有说明原因,B项“地球上的水和氧气极不稳定”张冠李戴,D项因果关系颠倒)
18.用“如果”表示“地球环境继续恶化”是一种假设,表明后面的结果是一种推测,用“可能”、“将”这些词就显得极为严谨;“继续”则表明“环境恶化”的问题已经存在,两个“再次”强调后果的严重性。
18题指导:
再次强调“类型4”的“解题对策”
(二)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l5—19题。(14分)
15.引出说明对象(1分),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6.第②段举例在丁-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2分),第③段举例在于说明“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同时引出下文,说明不稳定的堰塞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2分,每点l分)。
17.“不稳定”体现在: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堆积体以松散士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2分,每点l分)
18.“大体”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或“不十分精确”)。(2分,对词语的理解和陈述的理由各1分)
19.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4分,每点l分,答到要点即可)
(三)阅读《绿色塑料》,完成13一16小题。(15分)
13.说明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绿色塑料的特点及种类。
解析:本题既考查考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又考查考生语言的概括能力。解答这样的试题,首先要逐段地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第①段由“白色污染”引出“绿色塑料”的研制成为中外科学家关注的问题;第②段说明什么是“绿色塑料”;第③段介绍“绿色塑料”的品种;第④—⑦段具体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第⑧段总结全文,指出绿色塑料的发展前景。“筛选信息”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整合信息”是获取信息的第二步,根据题目的要求,经“筛选”之后,去粗取精,再综合、归纳、概括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答案。
1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用具体事实说明“白色污染”难以根除。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的要点是:使用表明该说明方法作用的词语,再结合说明的具体内容表述即可。如举例子的作用是:“通俗、具体”+具体说明内容。
15.阅读第②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
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解析:下定义的方法是:用肯定的判断句,即:……是……;合理归类,就是要明确要下定义的对象是属于哪一类的;最后找到它能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添加到类别前,组成一句通顺的句子。
对“下定义”作更为具体的指导:
格式:
要定义的对象+“是”+该对象的特点+该对象所属范畴
解题关键:
从选文中找出体现要定义的对象的特征的关键词句,按一定顺序组合成句
从第2段中可以找出体现“绿色塑料”特点的关键词语:“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后,可以作几次重新排序的组合,选择最合理的一种。
16.仔细阅读第⑤、⑥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
相同:最终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不同: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两段的内容,明确这两段都是从制作方法、特点来介绍这两种绿色塑料的,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异同。
五、课后练习
(一)
1.低温粉碎、除虫灭害、打捞沉船等 2.低温液氮释放之后体积会急速扩大,能把鼠穴中空气排净,使田鼠窒息而死。3.节省时间4.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5.略
(二)1.超导磁石周期性变换磁极方向使车体上浮并获得动力。 2.无噪音无震动省能源 3.实用化技术的开发研究已完成了80%4.下定义车速之快5.①开发高温超导材料;②探究列车在高速通过隧道时的空气力学特性;③开发磁性屏蔽技术;(多开发列车控制系统等技术;⑤研究磁性对生物界的影响。
(三)1.人的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2.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 3.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4.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则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这层意思。 5.①②③ii④⑤6.打比方“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比喻脑子经常不用就会早衰;“经常运转就很润滑”比喻勤于用脑,大脑就会更发达。 7.(略,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四)(四)15.(3分)制冷、空气净化、保健。16.(4分)(1)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存雪制冷,能节约大量燃油。(2)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降雪积存起来可以制冷的功能。17.(3分)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冰状水,就是“超软水”。18.(4分)正面、负面略。
(五)7、风能将成就江苏沿海成为“海上三峡”(或“江苏沿海风能利用前景诱人)
(五)8、因为这里蕴藏着巨大的风力资源,一旦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9、①“黄金电“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动而形象地说明非并网技术将使风电产生巨大的效益,变得像黄金一样宝贵。②“一旦“表示时间的不确定,表明非并网技术还在试点阶段,将来有可能成为现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0、①较之于其他新能源的开发,风能的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②较之于油、气、煤,风能的蕴藏量大;③较之于水电,投资少,而且开发没有百万移民的负担,也不占用耕地和消耗水资源;④较之于火电,没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