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unisi dianying
[外文]:Tunisia, cinema in
1897年突尼斯开始放映外国电影。1907年出现第一家影院。1922年,突尼斯电影工作者A.S.什克里拍摄了第一部短片《迦太基的姑娘》,1923年又拍了第一部长片《大街里的眼睛》,法国统治时期,法国人设有制片厂,拍了不少惊险片,如《鞋匠》(1926)、《素馨花》(1939)等。1939年后各城市普遍修建了影院。1942年农村出现电影放映车,1946年第一家电影俱乐部成立,同年,法国和突尼斯合资建立“非洲电影制片厂”。这是突尼斯,也是西非电影企业的起步。1954年电影资料馆成立。1955年第一家私人电影公司成立。1956年突尼斯独立,于第二年成立国家电影制片发行有限公司和电影爱好者协会。
60年代是突尼斯电影大发展时期,突尼斯电影之父O.克利非拍摄了14部短故事片和纪录片,如《我们历史的一页》、《莫丝贝大叔在城里》等。1964年,创办古莱比耶国际业余电影节,1966年创办迦太基国际电影节。
1966年O.克利非自己拍出了第一部长故事片《黎明》,之后又完成了《叛逆》(1968)、《游击队员》(1970)、《呐喊》(1972)等。1967年,建立加马特电影制片厂。1969年,颁布电影国有化法令,至1975年外国电影公司停止了在突尼斯的一切业务活动,突尼斯电影公司(ATPEC) 是唯一的电影进出口机构。该公司与许多外国公司合拍故事片,主要有《朱哈》(1956,与法国)、《加来拉》(1965,与民主德国)、《叛逆》(1968,与保加利亚)、《奇怪的死》(1969,与法国)、《尤斯里》(1971,与瑞士)、《太阳》(1977,与荷兰)、《大地的阴影》(1982,与法国)等。1979、1981年政府减免国产片发行税。
突尼斯生产的主要影片还有B.巴拜的《而明天?》(1972);A.阿马尔的《西西·南特》(1974,获1974~1975年度迦太基国际电影节银像奖)、《阿齐扎》(1978);N.克塔利的《使节》(1976)以及《沙漠中的航标》(1984,获法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大奖以及西班牙巴伦西亚国际电影节金奖)、《灰人》(1985,获意大利陶米纳电影节大奖、迦太基国际电影节金奖)。
突尼斯年产 3~5部故事片、近20部短片。有108家影院,其中国营占1/8。年进口400多部外国片。每两年举办一次迦太基国际电影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