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

虎门,第1张

虎门

[拼音]:Humen

中国清代珠江口海防要塞。又称虎头门。因江中有大虎(头)山、小虎(头)山昂峙如门,故名。位于今广东省东莞县西南20余公里处。北经狮子洋达广州,南过伶仃洋通南海,为广州出入南海的门户,古有“粤海中路咽喉”之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关,万历十六年(1588)设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横档、南山炮台,嘉庆十五年(1810)设水师提督,道光十九年(1839)增修炮台11座,置大炮300余门,遂成要塞。虎门地当珠江三角洲东南部,珠江经此入海,两岸丘峦对峙,江中岛屿错落,天然形成三重门户:江口处宽3~4公里,滩多流急,两岸大角山与沙角山束隘对峙,筑有大角、沙角炮台,构成要塞前哨,为外海入江的第一重门户;溯江而上3公里,江心有下横档、上横档二岛屏障,东西两岸有武山(南山)、芦湾山拱卫,附近设有横档、威远、镇远、靖远、巩固和永安六座炮台,江中置木桩、索链、火舟、战船,为第二重门户,是虎门要塞的防御中枢,素有“金锁铜关”之称;第三重门户,由大虎山、小虎山等岛屿构成,筑有大虎山等炮台,为扼控狮子洋的咽喉要地。清嘉庆十三年、道光十四年,英国舰船多次进犯虎门,窜扰广州,均遭守军抗击。道光十九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在此销毁英商私运鸦片237万余斤。次年,英国借此发动侵华战争,多次进攻虎门,林则徐与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众据虎门险要,英勇抵御英国侵略军,在中国近代史上揭开了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序幕。今沙角、威远炮台遗迹尚存。

参考文章

    虎门(HuMen)中国地理为什么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中国史《虎门销烟》读后感8篇300、400、500字读后感作文虎门名称的由来中国地理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林则徐虎门销烟》读后感3篇400、500、700字读后感作文广东东莞虎门镇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带“虎门”的诗句文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903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