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第1张

[拼音]:dao

道教教义的核心。《魏书·释老志》称“道家之原,出于老子”。道教奉老子为神明,称“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等,尊其书为《道德经》、《道德真经》等,并且沿用《老子》中关于道的概念。

《老子》关于道的论述甚多。道教因袭其“先天地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不可感知,不可认识,但又“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等论点,认为道乃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原,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东汉时,黄老学与神仙家学相结合,老子和“道”被合而为一。《老子圣母碑》谓:“老子者,道也。”《老子想尔注》进一步把“道”的化身的老子衍化为神明,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其后的《混元皇帝圣记》又说,“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同时,道教又将《老子》中“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衍化为长生不死之道,认为通过一定的修炼而可得“道”。《太平经》云:“道乃万物之师也,得之者明,失之者迷。”得“道”之人可以返本还原,和大自然之“道”同一体性,永恒不变。唐代道士司马承祯说:“夫道者,神异之物,灵而有性,虚而无象,随迎莫测。”人们只要得道,就可以“形体得之永固”,成为长生不死的神仙。《消魔经》说“真道之业,不衰不病,不死长生”,希望能通过修炼而取得和“道”合而为一,永存天地。

参考文章

    蠡湖街道的沿革专项地理你知道什么是鱼鳞病吗皮肤科与传染带“官道”的诗句大全文学带“从道”的诗句大全文学带“只道”的五言诗句大全文学带“复道”的诗句大全文学带“南道”的诗句大全文学带“妙道”的诗句大全文学《六十六道弯》读后感8篇300、400、500、600、800、1000字读后感作文两道三科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903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