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双基”,彰显美术专业特色

夯实“双基”,彰显美术专业特色,第1张

夯实“双基”,彰显美术专业特色

2021年9月1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作出部署,引起考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面对“新艺考”指明的新方向,我们如何相应地调整复习备考策略?

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指导学生开展生涯规划

“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五育’并举,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选拔质量,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要。”《指导意见》提出的高校选拔录取艺考生的基本原则为高中艺术生的培养指明了方向。美术教育要对突击强化专业而忽视其他能力的极端行为进行纠偏,坚持“五育”并举,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美术教育要建立大教育观、大人才观,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是“新艺考”背景下,高中学校要开设的一门重点课程。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人数仅次于工学和管理学,位居第三,而近三年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60%,总体就业状况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指导意见》中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指导思想,对学生生涯规划要加强分类指导,将个人专业优势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将目前学业选择和未来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将个人价值追求和国家建设要求结合起来。我们不仅要赢得现在,还要赢得未来;我们不仅要赢得现实高考中的竞争,还要赢得未来国家间的竞争。

强化文化基础支撑,彰显美术专业特色

“艺考”非“易考”,“短频快”等套路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后劲不足。《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加强考生文化综合素质考查,进一步提高考生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逐步扭转过去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

高素质艺术人才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专业人才。厚实的文化基础积淀和跨学科能力的融合对艺术专业特色的彰显有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此,在美术特长生的培养方面,我们要把好“四关”。一是把好选拔关,把文化成绩和综合素养作为进入美术班的重要参考。二是把好课程关,严格执行高中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三是把好融合关,突出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和体育、音乐、心理以及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课程与美术学科的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四是把好质量关,在不同时间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学科分层次教学、个性化辅导和心理疏导,聚焦文化学科重点知识和学科能力,着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为学生文化课成绩提高赋能,为学生未来持续发展蓄力。

夯实美术专业功底,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指导意见》指出,艺术类高考要“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改进考试方式,完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当前,疫情常态防控、校外培训整治、教育“内卷”治理、高校校考严审等多重因素叠加,以往艺考生全国各地奔波赶考的现象不再,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和考生赶考焦虑,但原有的多次校考机会和“以考代练”的训练方式也将成为历史。省级统考“一锤定音”和依据统考成绩进行校考初选分流的重要性更加突显。

扎实的美术专业功底是专业考试的通关秘籍。

一是要注重美术高考三大基础科目的训练,夯实基础。在全面掌握素描、色彩和速写的基本特点、基本要求、基本技法、评分标准等基础上,反复进行多角度、多场景、多渠道、多方式的基础性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基础绘画技能和基本学科认知。美术的三大基础学科能力是美术的基本功,正如“唱不离口,拳不离手”,“唱念做打”要样样精通。只有夯实基础,站稳脚跟,才能挥洒自如。

二是要坚持教师示范教学和个性化指导,“下水作画”。对于美术这样以实践性习作为主的训练,我们要采取分类教学、示范指导,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绘画技法,学会在绘画训练中快而准地抓形、定明暗调子、设色、注重整体效果、掌握技法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的示范引领能为学生打下坚实专业基础,甚而对学生一生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拓展是未来人才竞争的关键。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也必将成为“新艺考”的方向。多年来,国内著名的美术学院一直都在积极寻求考试内容和考题形式的突破和创新。如中国美术学院的彩色头像、线性素描、大场景速写等常常出人意料。这两年,中央美术学院的考题开放超前,注重思维方式的考查,让人耳目一新,例如今年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科目考题“并存不悖”,要求从列举的6个悖论论证中挑选其一,理解后进行绘画表达。这类考题,既考查艺术思维能力,又检测绘画表现能力。

美术教育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时代节拍,适应国家未来创新发展的要求,描绘学生未来美好的人生画卷。美术教育不能仅教会学生绘画的基本技能,还要以美育德、以美育心、以美怡美、各美其美,在涵养艺术气质、熏陶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独特育人功能。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但为高校输送具有培养潜质的专业人才,需要我们有前瞻眼光、宽广视野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鼓励在传承中创新、在创作中创造,在反复的训练中唤醒创新思维。这样,我们所培养的美术生才能在激烈的美术新高考中抢占先机,在未来的艺术之路上走得长远。

“新艺考”指明新方向,新格局孕育新希望。高考改变人生命运,妙笔丹青描绘人生精彩。只要根植于厚实的文化沃土,辛勤耕耘于百花齐放的创新园地,艺术之花就一定会在美丽中国绚丽绽放。

(作者系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美术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29日第5版

作者:蔡梦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914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