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当打之年|民办老年学校创办者上官子芮:“别人家的女儿”,当了嬢嬢们的校长

我们的当打之年|民办老年学校创办者上官子芮:“别人家的女儿”,当了嬢嬢们的校长,第1张

我们的当打之年|民办老年学校创办者上官子芮:“别人家的女儿”,当了嬢嬢们的校长

2021年的最后一天,上官子芮化了一个精致的妆。中午12点,下课钟声响了,她看着学员们有说有笑地走出教室,甜甜地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再见就是明年啦,新年见咯!

学员们跟这位年轻校长的关系很亲密,他们常常围在一起聊家常,女学员甚至还会和她分享口红的色号和减肥的成果。她与他们的年龄差少则二十四五岁,多则四十岁上下,但彼此之间却全无代际隔阂。

这是一所开设在武侯区栖霞路上的民办老年学校,34岁的上官子芮是创始人、办学者。

在这个时代,民办教育机构比比皆是。但专属于老年人的教育场所,似乎除了学位有限的公立老年大学,其他的选择并不多。而面向老年群体的服务机构,更多的是围绕“医、养、护”开设,绕开了“学”与“乐”。

开设民办老年学校,上官子芮也是在试水。但出乎意料的是,自2021年5月开校至今,满打满算才8个月,她的第二家分校已经开起来了,第三家分校也已在路上了。

“行业准备好了,我也准备好了。”在全社会倡导积极老龄观的当下,上官子芮说,自己的当打之年,真的来了。

上官子芮

崛起:

银发族也要有“燃起来”的机会

手机拍照及后期基础课,是这家老年学校的“爆款”之一。教室里,台上的年轻老师正在讲解“色温”和“色调”,台下的“学生”则按照老师的讲解,正在智能手机的摄影模式中进行调试,同时还不忘在本子上记下笔记。讲解完毕,老师下场逐一指导,但老年学员们消化得很好,几乎没人 *** 作不来或理解不了。

年轻老师是四川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在这所学校里,这样的年轻大学生老师还有很多。“老人们喜欢跟年轻人相处。”上官子芮说,愿意来上课的老人一般都积极而活泼。

手机课堂

走出手机课堂,进入隔壁的舞蹈教室,扎着马尾辫、丸子头的阿姨们正排着队形,对着镜子练习古典舞的动作。这也是一门受欢迎的课,即便招生结束,来咨询的人还是很多。

学校门前挂出的课程表很丰富,声乐、瑜伽、走秀、民族舞、健美 *** ,还有烘培、素描、书法、插花、葫芦丝……几乎门门爆满。

若不是下课后从学校走出的学生是“银发族”,这里清新的风格和年轻化的团队,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是儿童教育或者其他新潮培训场所。“其实大家本来也没什么不同。”在上官子芮看来,摘下有色眼镜来看,退休后老人的能力、意识、求知欲一样不差,他们渴望与年轻人一样参与学习和社会活动。

正因如此,她为学校取名为“忘年依燃”乐龄学园,希望老人忘记年龄对自我的束缚,也希望社会忘却他们的年龄,让他们仍有“燃起来”的机会和可能。

比起“老年人”,上官子芮更喜欢将学员称作“新银发族”。“老年教育面向的群体就是新银发族,他们大多是‘50后’‘60后’,比起人们传统认知里的老年群体,新银发族普遍更有自我意识,他们思想前卫,观念开放,而不是只围绕家庭子女做奉献。”上官子芮说。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成都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3764069人,占比17.98%。

新银发族正在“崛起”,围绕新银发族需求的服务供给却显然有着缺口。上官子芮试水的成效,似乎印证了市场的空白与需求。

抉择:

对老人天然的共情让她决定“冒险”

上官子芮有着弯弯的笑眼,看上去很显小,许多学员以为刚她毕业不久。实际上,在开办老年学校前,她已在金融圈奋斗了8年。

“哪个妈妈不想要个这样的女儿呢?”这是学员阿姨们常有的感叹,别家的校长像妈妈,这里的校长却如女儿一般,活泼、爱笑、讨长辈喜欢,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上官子芮是毕业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专业的硕士,一毕业就拿到了国内银行的offer。

做养老行业很冒险,但理性与感性的驱使让她做了冒险的抉择。理性是因为嗅到了行业在崛起,感性是因为自己的母亲与家庭。

“先说说我的妈妈吧,”她向记者缓缓讲述道。大学时,她经历了父亲离世。而后,母亲全力支持女儿出国留学,也因此少了女儿的陪伴。那还是十来年前,当时智能电子设备还不像今天这样普及,对电子产品一窍不通的母亲开始学着用QQ、电话视频跟女儿联络。为此,上官子芮还手绘了一本“傻瓜式”的QQ说明书给母亲。

也是因为母亲,上官子芮对老人有着天然的共情,让她一直有意涉足养老行业。只是早些年,她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行业也没有准备好”。

真正下决心是在2020年。那一年,成都的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到2022年,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镇至少建一个综合枢纽型社区养老综合体。

“更早以前,针对养老的规划更多是聚焦于新增医养床位、康养服务、日托等等。”上官子芮说,她这次从“综合体”三个字看到了风向。“综合体是个枢纽。”她说,这里面要承载高品质多元化的服务,而不再仅仅是生存型的医疗和康养。往前看就会发现,市场需要填补针对新银发族多元需求的空白。

是时候了,她想;想好了,就开始着手。“我是白羊座,不怕折腾。”于是,2020年她便开始筹备,到了2021年5月,她的第一家学校开始招生。

进击:

0到100,3个月;0到200,1个月

在公办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常态化现状之下,上官子芮开在社区里的老年学校,似乎没有经历太多市场上的观望期,很快就成了周遭老人们的“刚需”。

去年5月招生,第一家学校学员数从0到100,上官子芮只用了3个月。她很快就在金牛区北站西三巷开设了人北校区,也就是第二家分校。这一次更快,从0到200,人北校区只花了1个月时间。

这其中不乏口碑效应——许多本就热爱活动、喜欢热闹的退休老人们,放弃了昂贵的健身房,投入课堂,并自觉“带货”,一传十、十传百。如今,两所分校的学员数已经超过400人了。

事实上,不仅是周边社区的叔叔阿姨们,新都、双流……有些跨区的老人也会赶来,因为学校的课堂里有他们的闺蜜、好友。

还有一家三口来上书法课的,女儿担心来自外省的父母受限于方言难以融入课堂,于是坚决陪父母上课,从旁照顾。而这些d性灵活的招生,对于情况不同的老年学员而言,刚好满足了他们的诉求。

甚至学校里有的舞蹈和声乐老师也是社区的老人,他们本就是社区活动的活跃者,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粉丝”,专业能力备受认可,也时常教大家跳舞唱歌。“聊天时,学员常向我们提起这些老师。”上官子芮说,于是干脆把他们请来做了老师,效果十分不错。

比起单纯的授课,上官子芮更希望赋予老人们更多的舞台、更多的角色以及更丰富的生活。“我妈妈也会来这里上课。”说起来,她嗔怪中有藏不住的笑意:“来上了一节手机课就认识了新朋友,去公园照相还挑我的衣服穿……”

未来:

每个行业都将为老年人细分一次

不得不说,上官子芮的嗅觉的确很敏锐。

就在她的老年学校开设半年时,即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出炉。这一指导新时代老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将“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作为了创新新时代老龄工作的主攻方向。

其中,针对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问题,该《意见》也有所回应,提出筹建国家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开放老年教育。

老年人的服务和消费需求正在由生活必需型向发展型、参与型、享受型转变。成都也于近日公布了《成都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针对社会资本对养老服务投资积极性不高等现状,提出加大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培育,在“十四五”期间力争新注册养老服务企业不少于100家。

正因此,上官子芮有了今年开设第三家分校的计划。如果再向前走一些,她希望在更多社区开设分校,或者进入社区综合体,成为更多银发族“家门口的好学校”。

“现在,行业准备好了,我也准备好了。”上官子芮并不担心将必然到来的市场竞争,市场要良性发展,老人要多元选择,竞争和创新是必要的。她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行业起步,一切都在摸索。

但趋势是无疑的。上官子芮听过一句话:不久后,“每个行业都将为老年人细分一次”。他们将自然而然地参与社会,而不再是被市场忽略和屏蔽的群体了。

开年了。2022年的1月5日,上官子芮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那是学员们的结业典礼。照片中,老人们正在“凹造型”,笑得像花一样。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949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