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中学高一高二地理组同课异构活动

咸阳中学高一高二地理组同课异构活动,第1张

咸阳中学高一高二地理组同课异构活动

阳春三月,天气渐暖!2022年3月1日下午,我校地理教研组在远航五楼东一多媒体教室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参与人员有教科处主任许爱瑛老师、地理组教研组长何艳老师、高三地理备课组长屈海燕老师、高二年级地理备课组长李芳宁老师、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长田甜老师以及本组的骨干教师尹琼老师、许小林老师、李芳宁老师和青年教师黄静老师、李敏老师、李欢欢老师和曹卜凡老师;同课异构的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是高一地理组的程曼和高二地理组的韩娜。

高一地理课堂教学

高一地理组程曼老师本节课整体采用了情境导入法、案例分析法、知识探究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通过利用全球人口增长图导入,提问地球到底能养活多少人,适合养活多少人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同时暗含两个概念的实质;随后通过定义引导分析概念的实质和影响因素,引领学生通过两个案例进行影响因素的探究,学以致用,讲练结合。

课堂点评

高一地理组教研组长田甜老师点评:

1.本节课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学生活动积极,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到位,重难点突出;

2.板书设计通过最后一个表格框架将两个概念充分对比,直观展示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两个概念的区别;

地理组教研大组长何艳老师点评:

整个课堂娓娓道来,课堂节奏紧凑,结构完整,从两个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探究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实质,通过表格对比使学生既深刻理解了两个概念的区别,通过图表表达两个概念的影响因素,直观展示两者区别与联系,通过辩论问题,学生内化合理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核心素养,达到了掌握知识和提升素养的双重目标,最后讲练结合,课堂效果显著。

高二地理课堂教学

高二地理组韩娜老师本节课整体采用了考点梳理、知识对接、情境创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导入部分利用追寻复活节岛从兴旺到衰落原因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回忆起所学内容,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梳理考点内容,再以习题进行知识巩固。

本节课重难点部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的应用部分,则是采用真实情境创建、推进问题解决的方法,以我国新疆为例,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在图文材料中提取关键的地理信息,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合作探究后,通过板图,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更加明晰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而后知识迁移、利用高考对接练习,以澳大利亚为例,检测学生本节课所学。最后引导学生我国目前的地理国情进行分析,并简单探讨我国应该如何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和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未来仍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整体来说,本节课注重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

课堂点评

高二地理组教研组长李芳宁老师点评如下:

1.本节课利用观看视频探寻复活节岛由人口兴旺到衰落的原因,引出课题环境承载力的方法,使得导课十分新颖 ;

2.利用考点梳理,讲练结合的复习方法,有效提升课堂质量;

3.利用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突破了本节课重难点内容;

地理组教研大组长何艳老师点评:

1.板书图文结合,色彩分明,并且利用“关系图”做总结对比。

2.本节课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课堂上语言精准,驾驭课堂的能力相比之前明显增强;

3.题型训练部分,巧妙设置了开放型题目,亮点突出。

教科处主任许爱瑛老师总结道:本节课内容丰富,亮点突出,最后还设置了高考链接,符合高二年级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地理组的同课异构活动成功举行,此次活动不仅彰显了年轻人的风采和活力,更加展现的地理教研组的团结与力量。在新的一年里,愿地理组这个大家庭,能够继续充满活力、团结向上,走向更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002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