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全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你必须全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第1张

“你必须全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又一起年轻人猝死的悲剧。

2月23日,28岁的字节跳动工程师吴伟,在公司健身房运动时,突发心肌梗塞,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

事发后,吴伟妻子的一封信传出,字字是悲恸和无奈。

妻子怀孕两个月,也刚刚在北京买了房子,丈夫的猝然离世,让她不得不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

每月2.1万元的房贷、孩子出生后的抚养压力,都压在了妻子身上。

她在业主群咨询能否退房退款,之后她会回江西老家和父母一起生活,把孩子抚养成人。

一个即将在北京落地的美好小家庭,伴随一场意外的来临,轰然崩塌。

《夹缝生存——不堪重负的中产家庭》是一本社会纪实,作者阿莉莎·夸特采访了包括大学教授、律师、医生等中等收入人群,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城市中产”。

白天上课晚上开网约车的教师;人到中年进修第二学历、却被“二次收割”的失业者;忙于工作无法照料孩子、只能交给托儿所的上班族……

阿莉莎这样描述美国中产家庭的真实境况:面对着高额的房租、不断上涨的生育成本、医疗成本,中年失业成为常态,他们不得不为了维持体面的生活疲于奔命,越来越多的白领难以拥有正常的工作时间,更别提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从“中产”到“破产”,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根据2016年5月的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美国中产阶级指的是2014年家庭年收入在4.2万至12.5万美元的工薪阶层(以三口之家计),占美国家庭的51%。

博林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她就职于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

作为兼职教授,她教一门课能挣4350美元,一年教四门课,挣的钱不会超过2.4万美元。

她租的两居室房子一个月要975美元,租金已经拖欠一个月了,银行账户里只有55美元,xyk欠着3000美元。

事情本来不该是这样的,博林常常想,她拥有外语本科学位和一个研究先锋派诗歌的硕士学位,上学时热爱阅读,相信自己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薪资。

“我喜欢好东西——我其实有点小资,”她说,“我以为到35岁的时候,我能穿上没有破洞的衣服,在银行里有一些存款,但我只能在便宜的商店购物,穿5美元一件的衣服,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

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的今天,良好的教育可能已经无法确保你不在贫困线上徘徊了。

2007年至2010年间,美国拥有研究生学历却要接受食品援助或其他形式联邦援助的人数翻了将近三倍。

高学历穷人,成了一个新的群体。

他们面临着中等危险阶级的所有典型问题:债务、过度工作、孤立,以及贫穷带来的自卑。

他们没有休闲时间,连跟伴侣一起喝点啤酒,跟朋友聚在一起诉诉苦、聊聊八卦的机会都极其难得,也几乎没有什么假期。

他们中的许多人告诉作者,尽管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远低于自己,但在经济上却更为宽裕,他们的生活也不像年长的同事那样拥有更多保障。

博林的爸爸是位轮胎工,没有上过大学,母亲是家庭主妇,有一个家政学的本科学位。

博林说爸爸“9点打卡上班,晚饭时间就回到家”,他工作是为了生活,而不是反过来。

不只是教师行业,美国法律就业协会披露,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从2007年的近92%下降到了2012年的84.7%和2016年的87.5%。

此外,建筑、市场研究、数据分析、图书出版、人力资源和金融等专业领域也没有从经济衰退导致的就业机会萎缩中恢复过来。

白天,32岁的马特·巴里是一所高中的历史老师;晚上,巴里是行驶在城市里的一位网约车司机。

巴里和妻子都是教师,年薪都是6.9万美元,看似收入稳定,但不断上涨的生活支出让他们不敢轻易生孩子。

为了给未来的生活打好经济基础,巴里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做起了网约车司机。

在一些经济繁荣地区,比如硅谷,教师工资与当地居住成本之间的脱节越来越明显。

有的人能为带游泳池和巨大地下室的房子一掷千金,有的人就像巴里一样,凭本职工作只能维持基本的生计。

作者采访了十几位网约车司机,他们大部分已经为人父母,而且几乎都是男性,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抓住中产阶级的身份,比如在住房或收入方面。

否则的话,不仅是他们自己,就连他们的孩子也面临着难以预知的发展前景。

《下跌的恐惧》一书中说,“中产阶级的主要焦虑在于我们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孩子重建我们自己的阶级地位。”

约翰·库普曼曾经是一名记者,他报道了美国入侵伊拉克,被提名普利策奖。

50多岁时,报社裁员,他被解雇,充满了无法排解的愤懑。

逐渐地,他接受现实,“别人问我:’你难道不想回来做新闻吗?’我回答说:‘不太想。谁在乎呢?你们不在乎。’没有人在意我还能不能当记者,唯一重要的是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账单。”

除了网约车之外,还有很多共享经济平台为兼职者提供打零工的机会。

比如图片网站可以确保摄影师有一份收入,民宿网站能将自家公寓转为营业的旅馆……

阿莉莎·夸特说,自己之所以记录这些人的故事,是因为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身边很多人的生活变得不堪一击。

他们中有长期的兼职教授,也有无法靠码字养活孩子的记者,还有图片编辑、行政人员和木匠等等……

面对生活的改变,他们都有一个无解的问题:“为什么生活不是越努力,就活得越好?”

阿莉莎在采访这些摇摇欲坠的中产时,常常宽慰他们,不要苛责自己。

她告诉因为孩子上不了优质的公立学校而责备自己的妈妈,“你已经为女儿尽了最大的努力”;

她告诉自己的收入没有父母高的教师,“并不是你的能力有限,决定工作稳定性和收入高低的原因有很多”……

生活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红皇后所说,“你必须全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019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