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根脉!看一场南充书法展,听一段墨香萦绕的故事

寻找根脉!看一场南充书法展,听一段墨香萦绕的故事,第1张

寻找根脉!看一场南充书法展,听一段墨香萦绕的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实习生 梁永琪

千里嘉陵此地开,万卷楼前读书台,陈祚当年叙事地,江水至今犹徘徊。

四川南充,自古崇文尚学,文化厚重,读书藏书之风盛行,也滋养哺育出众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受明代侍读学士、书法艺术家黄辉的影响,南充书坛,百花齐放。1983年,南充便成立了书法家协会。2019年,西南地区第一家公立书法学院在西华师范大学开办。南充,书法专业人才济济。

南充的书法家,他们或生于南充,或长于南充,无一不热爱南充,用书法创作,书写南充这片热情的川北沃土。

3月8日,南充市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暨南充市书法家六人展在西华师范大学书法篆刻艺术馆举行。封面新闻记者进行实地探访,通过作品展,试图还原这些作品里的艺术坚持和缱绻深情。

诸体兼备

讲述南充书法和一座城、一城人的故事

3月8日上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充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党组书记李永平回到母校西华师范大学。

新落成的书法篆刻艺术馆里,南充市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暨南充市书法家六人展,刚刚开幕。 在二楼展厅,诸体兼备的书法作品挂满墙,大字大气有力,一气呵成,小字疏密有序,笔笔循法,吸引书法爱好者和市民驻足欣赏,交流互动。

“39年前,这栋楼是学校历史陈列馆,这里还挂过当时中文系研究生导师、南充著名书法家、原南充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克农先生的作品。”1983年,李永平来到原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入校1个多月,他的第一幅书法作品就在学校公开展览。这也开启了李永平的书法学习创作道路。

漫步观展,李永平眼前不断闪现近40年来,在南充书法创作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墨香萦绕,无声讲述南充书法和一座城、一城人的故事。

“如果要刻画南充书法家群体的群像,一定是一个文以载道、守正创新、以文会友、以艺通心的群体风貌。”李永平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他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和工作调研分析,南充的书法家讲政治、重主题、爱南充,“大家用书法,书写城市。这次书法展的作品,就可见一斑。”

190多幅新作

看几代南充书法人的根脉情怀

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嘉陵江自广元入川而下,在南充留下最美身段,蜿蜒向前汇入重庆。江水奔涌间,是成渝经济圈的蓬勃生机,也是川渝两地人文荟萃的交流融合。

1981年,15岁的重庆少年刘清扬,考入南充师范学院历史系。这个历史系新生偏爱书法,拜师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克农先生,学习书法篆刻。白驹过隙41载,他扎根南充,大半生献给了书画艺术,是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也是西华师范大学书法学院首任院长。

2019年11月1日,西华师范大学书法学院成立,这是四川省首个,也是西南地区首个公办书法学院。书法学科建设和书法本硕教育的开设,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巴蜀文化、赓续南充文脉提供新载体、新平台。

“书法是中国人的文化根脉,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诸子百家,都可以通过书法呈现出来,因此,把握了这一根本,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够得以触类旁通,不断的延展出去。”在六人展区,刘清扬向封面新闻记者讲述了南充书法的发展故事。

1981年5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北京成立。1983年南充地区书法家协会成立,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古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克农,出任第一届南充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团主席。 1990年陈克农主席因病去世,王绍康接任书法家协会主席职务;其后历经了以陈广兴、周杰峰为主席的六届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先后举办了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在第七届主席团成立之初,我们就谋划主办一次在各领域有代表性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展,迟迟未能如愿。当周杰峰主席离世时,我们更加感受到举办这个展览的紧迫性。在南充市文联、南充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此次展出得以与广大市民见面。”

刘清扬介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南充的书法艺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学古而鉴今、笔墨当随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这次展览,就能感受到南充几代书法人‘守正创新’的坚守。”

“这次展出的190多幅作品,来自南充书法界老中青和新生代各年龄段书法家,都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时代盛事背景下创作。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面展示南充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的整体创作水平。书法家六人展,就是要以大家研学的成果激励影响年轻一代守正行远。”刘清扬表示,作品展,想要展出的,是南充书法艺术创作的“根脉情怀”。

“00后”大学生讲解

普通市民也能看懂书法作品展

3月8日上午11时,在顺庆区北湖路工作的成都市民杨小宇,接受疫情防控检查后,走进展厅。琳琅满目的书法作品,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震撼之余,他也疑惑:楷书、隶书还好,这些行草、篆书,看不懂怎么办?”

“您好,我是书法学院的学生,可以让我陪您观展吗?”思绪未果,书法学院“00后”大学生刘季朋就上前做起讲解。

“楼梯右边的六人展区,有60幅作品,参加展览的作者有书法家周杰峰、文维义、何汉卿、刘畅、刘先湜、刘清扬,都是几十年长期生活在南充的书法艺术家,好几位都是我们平时学习的客座教授。他们在从事自己艺术创作的同时教书育人,学生多,粉丝也多。”在刘季朋带领下,自称“书法小白”的杨小宇沉浸式观展,看到了白纸黑字的作品,读到了作品背后的创作情怀。

刘季朋介绍,这次展览,将从3月8日举办到3月22日,书法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老师、教授,都会成为讲解志愿者,陪伴市民朋友看展、看懂展。

据了解,此次展览作品还结集成册正式出版,这也是南充书法届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大型书法合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作品,感受传承传统文化。

穿越时空的对话

用创作让传统文化充满时代价值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这是一场没有开幕式的作品展。但展馆一楼的小会议室里,19位书法艺术家开展的学术座谈,给这场书法展满满“仪式感”。

南充市文联主席、南充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从各区县赶赴而来的9县市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围案而坐,分享书法故事、创作初心和下一步谋篇布局。文人雅集,谈笑抒怀。

会议室外圈,是95后的书法研究生和00后的书法本科生。

“现在的学生这么小就有机会接受正统书法文化教育,还是大学高等教育,比我们当年打游击一样的练习幸福多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阆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炳俊的一番话,让95后研究生蒋俊文感触颇深。

“最近我构思研究生毕业论文,正在思考青年一代学习书法的时代意义。”蒋俊文告诉记者,耳濡目染前辈身们挥毫泼墨的故事,他找到了青年一代学习书法艺术的责任和使命:“用我们的作品,感染更多人。”

座谈会上,南充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主席何永康用一个“好”字直抒胸臆。何永康表示,周杰峰和刘先湜先生的隶书、文维义先生的篆刻、何汉卿先生的行草书、刘畅先生的楷书,刘清扬先生的篆书在南充都是有口皆碑的。

此次作品展,他看到人们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南充办展场地建设越来越好,书法家创作越来越好,青年学生学习热情越来越好,这些都让他点赞叫好。他希望未来在此基础上南充的书法艺术事业能更上一层楼,希望书法不是生产产品而是生产作品,用艺术创作让传统文化发挥时代价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037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