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续写的“雷锋日记”

公安民警续写的“雷锋日记”,第1张

公安民警续写的“雷锋日记”

家里电动车不翼而飞、年迈老人突然走丢、附近娱乐场所噪音扰民……事无巨细,在任何一个群众需要的时刻,日照广大公安民警都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人们对无私奉献和乐于助人的启蒙都是从课本中“雷锋”这个名字开始。而对于千万公安民警来说,他们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就是用贴心、耐心和恒心,解群众的一次次燃眉之急。

烂漫三月,我们迎来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通过梳理一位位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雷锋式”警察的故事,感受他们用脚步丈量城乡每个角落的真情,体会他们为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帮扶救援所做的付出。“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的感悟,油然而生。

彭振武:“有难事,找老彭!”

在东港公安分局日照路派出所辖区,民警彭振武有口皆碑。找到他很容易,在派出所沿街一处挂着“学雷锋实践中心”牌子的办公室里,只要不出勤,老彭准在这里值“雷锋班”。

面对各类纠纷和案件,彭振武总会首先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报警群众,我最希望警察怎么做?‘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不是空话,只有为老百姓做点实在的事,才能真正走进他们心里。”

在担任日照路派出所副所长期间,彭振武服务群众积极热情,调解纠纷周到细致,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480余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60余起,办理行政案件600余起。

2021年3月,因工作成绩突出,彭振武获得第三届“日照最美警察”提名奖;2021年11月,在全省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荣立个人三等功。

孟斌:“轿顶山,活地图!”

轿顶山社区是岚山区最大的一处居住型社区,有228栋楼、1.3万人口。2017年,社区民警孟斌开始负责这个社区的治安工作。四年过去了,他得到群众的最多评价是,“老孟是个有灵魂、有使命感的人。”

社区警务琐事多,但孟斌从不嫌麻烦,他把社区街巷当成了办公室,把走访笔记做到了极致,他不仅把每次走访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表格里,还总结出一套“看听问查”和“走访七问”心得:“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要有钉钉子的韧劲儿,只有成为社区‘活地图’才能成为岗位上的专家。”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2019年以来,轿顶山社区盗窃案件发案数下降70%,在孟斌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轿顶山社区警务室被授予“全省优秀警务室”称号,孟斌被表彰为“全省扎根社区、为民服务优秀社区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

陈志府:“港一区,有大府!”

上午10点钟,陈志府在“红日义警”App上发布任务:“今晚7:30,招募10名‘红日义警’在日照港第一生活区开展巡防。”15分钟后,报名人员满额。

吃过晚饭,10名社区居民不约而同走向临海路警务室。

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佩戴肩灯。“武装”完毕的义警队员在市港航公安局北区派出所临海路警务室社区民警陈志府的带领下,开始了夜巡,“红日义警”如今已成为辖区一道风景线,队员近百人。

作为日照市第一处开放性社区,日照港第一生活区有常住居民3300余户,治安情况复杂。作为社区安全“主心骨”的陈志府组织全社区的网格员、信息员、楼长、平安志愿者,成立了“红日义警”服务队,参与到巡逻、走访、救助、宣传、隐患排查“五位一体”工作中,不仅为警民互动搭建了新平台,也为社区撑起了平安伞。

点点滴滴、桩桩件件,“雷锋精神”就这样在悄然间传续着。作为人民警察,他们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融入血脉,用行动撰写着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最美注脚;他们用脚踏实地的付出,续写着一本又一本新时代的“雷锋日记”。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通讯员 王猛)

【来源:日照报业】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059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